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
    威廉毛瑟覺得自己撞到了大運,天上砸下了一個肥美的肉餡餅,他甚至都不敢相信,特意跑去符騰堡駐法國公使館,向外交人員打聽了一下世界上是不是真有大明這麼個國家,該不會是什麼騙子吧。

    外交人員很明確的告訴他,這個國家確實存在,只是建國時間不長,但是經濟實力非常雄厚,顯然對符騰堡這樣的小國來說,大明的經濟實力確實非常雄厚。

    本國外交人員的確認,更是讓威廉毛瑟覺得如同做夢,連夜乘車趕去比利時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弟弟保羅毛瑟。

    保羅毛瑟比他大哥還要興奮,不過年輕的毛瑟兄弟此時還真是老實人,他們找到他們的資助人諾里斯,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諾里斯,並且承諾他們的專利中有諾里斯的一份,邀請諾里斯一起出資,去大明辦軍工廠。

    美國人血液中的冒險精神讓諾里斯百分百的支持這個建議。

    收穫了毛瑟之後,朱敬倫似乎打開了幸運之門,他終於看到了那個讓他興奮的名字,維爾納西門子。

    西門子此時還只是一個小公司,而且受限於沒有統一的德國狹小的市場,他們被迫一開始就向國際擴展,歷史上他們的電報機70年代就進入了中國,而之前他們就在法國、英國和俄國開設了分支機構,國際化的非常早。

    朱敬倫聯繫了一下發現,西門子希望得到大明政府支持,在大明境內開辦一家經營電報機和電報線路的公司,而不是朱敬倫在世博會上看到的電動機,顯然西門子對這項技術的未來或許看好,但他們很穩健,並不打算孤注一擲冒險投入生產,或許正是這樣的穩健,才早就他們日後的成功。

    朱敬倫聯繫西門子費了一些力氣,因爲西門子是在柏林公使館諮詢的情況,可是西門子本人是漢諾威,漢諾威現在還是獨立的公國,以前大公頭銜還是按在英國國王頭上,因爲維多利亞女王繼位,才因爲德國習慣不承認女性繼承人,英國才失去了這塊領地。

    現在的漢諾威是一塊獨立的政治實體,但跟普魯士結成了關稅同盟。

    朱敬倫讓公使跟西門子談判,願意支持西門子在大明開辦公司,並且大明政府優先採用他們生產的設備,但是他們必須接受大明政府的入股51,但大明政府只進行財務性投資,不干涉他們的經營管理。

    西門子經過權衡之後回覆,願意按照大明政府的意願接受入股,小公司就是好打交道。

    但很快朱敬倫看到了一份大公司的名字,不是在某國公使館送來的名單上,而是這家公司自己親自跑來的,經過法國外交部牽線,因爲這是一家法國公司,法國施耐德鋼鐵公司。

    施耐德家族歷史上是從普魯士移民法國的,這個家族一直都是個銀行家家族,到了這一代掌門,阿道夫施耐德和歐仁施耐德手中,他們纔開始涉及實業。主要是弟弟歐仁施耐德對鍊鋼很感興趣,而哥哥則不顧家族其他人的反對,大力支持弟弟的事業。這才讓施耐德家族在大工業時代分到了一杯羹。

    歐仁是1836年纔在法國東部小鎮樂魁索收購了一家鑄造廠,然後進入鋼鐵業的。但是他有家族銀行業資金作爲後盾,揮舞支票一開始就大開大合,從各地挖人才,包括從美國挖來了天才技師波頓。在這個人的幫助下,施耐德公司才生產出了第一臺法國的鐵路機車。

    顯然施耐德一開始就不是小工廠,從一開始就全面發展,四處擴張,這是一個一出生就是巨頭的公司。

    朱敬倫在西歐各國招商引資,加上他本人就在法國,法國人不可能不心動,施耐德公司早就看到了消息,他們開過會研究過,他們掌握的資源更多,請專業的人士分析過大明國的市場,專家認爲,如果這個東方國家願意加入開辦各項現代事業中的話,他們的市場沒有道理會小。

    所以施耐德果斷的決定馬上跟大明政府合作,但是他們不會像西門子那些小雜魚那樣,乖乖的按照報紙上的信息去報個名然後等大明政府挑選,他們直接聯繫外交大臣主動上門。

    這樣的公司做事,確實跟西門子不一樣,尤其是很不好說話。

    首先他們不缺錢,他們看重的是市場,因此他們表示不需要大明給他們提供貸款。

    但他們也不願意接受大明政府的投資,這一點上雙方爭議很大。

    他們想在大明開辦鋼鐵公司,不但從事冶煉鋼鐵,而且還要生產從蒸汽機到鐵路機車等一系列設備,這果然就是朱敬倫設想的那種,一家就能代表一個行業的公司,可是唯一不好的是,他們堅持不肯接受大明的投資,無論是來自政府的還是私人的,他們都不接受,他們認爲他們的財務狀況良好,不需要接受別人的資金。

    經過艱苦的談判,許諾各種條件,告訴他們如果大明政府對來自歐洲的企業不放心,那是不可能接受他們去投資的,大明跟各國的通商條約中都沒規定各國有在大明投資辦廠的權力,尤其是跟法國連外交關係都沒有的情況下,所以只要大明政府不同意,施耐德就不能去辦廠。

    朱敬倫還給他們描繪一個光明的前景,告訴他們,大明正在打算修建本國的鐵路,目前計劃以廣州爲中心,修通連接福健和廣西的鐵路,將三省相連,第一條鐵路長度超過一千公里,如果施耐德在大明投資辦廠的話,大明政府投資的鐵路將優先採購施耐德的鐵路機車和鋼軌。

    但施耐德表示他們還需要考慮。

    其實施耐德並不是朱敬倫真正中意的公司,他真正想要拉攏的,其實是克虜伯,克虜伯的鑄鋼質量不用說,能做大炮的鋼材,肯定是一流的鋼材,克虜伯生產的鐵路設備,水平也相當不錯,另外還有其他機械設備的生產能力,這也是一個可以代表一個產業的公司。

    但是克虜伯並沒有找上門來,山不就我,我就去就山,朱敬倫一點都不扭捏,見跟法國人一時談不攏,而他也不是很中意法國人,就讓普魯士公使直接去拜訪克虜伯,提出合作的誠意。

    可是那邊反饋回來的消息讓朱敬倫很鬱悶,克虜伯表示他們沒有在國外投資的計劃,他們既不需要貸款,也不接受投資,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打算在國外辦廠。

    德國人還是太保守了,保守有保守的好處,那就是能夠安下心踏踏實實做事,遇到困難也能夠堅持到底,比如克虜伯年輕的時候,就常年在英國潛伏最終偷取到了英國的鑄鋼技術,但保守有保守不好,那就是有些缺乏想象力,所以德國公司一向都秉持穩健經營,他們的質量可以做的很好,但是他們很難引領一個新興產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