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
    前些年大明的艦隊就去過蘭芳公司,跟蘭芳公司的幫會首領會晤過,決定保護他們,而荷蘭人卻早就有吞併蘭芳公司的念頭,結果大明一去,這些以廣州梅縣、潮州等地客家人爲首的立刻擁護。

    荷蘭馬上進行抗議,可是在這一地區不是大明的對手,求助於英國,在英國的調停下,大明保證荷蘭人的統治地位,但得到荷蘭人保證當地華人的自治權,每年會個荷蘭人繳納一筆稅收。

    利用這個自治權,大明不斷擴大墾殖區,過去蘭芳公司主要是爲了在當地淘金,後來隨着定居下來,也開始種植胡椒、大米等作物,大明勞務輸出公司去後,主要以開墾土地,生產糧食爲主,移民了上百萬人。

    但是婆羅洲的土地貧瘠,產量有限,要改良這種雨林土壤,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必須得一代一代人持續的辛苦經營,所以勞務公司後來投入的願望也不是很大了。

    後來移民主要向新幾內亞轉移,儘管荷蘭人同樣聲索哪裏的權力,可是他們在當地沒有建立控制機構,連一個據點都沒有,大明不予承認,兩國這幾年爲此沒少交涉,可是一直都拖延了過去。

    荷蘭人希望大明能夠承認新幾內亞是荷蘭領土,而大明則堅持認爲那是大明商人開拓出來的無主土地,大明不所求哪裏的領土歸屬,但聲稱那是大明商人的私有產業,也不會允許任何勢力侵犯。

    荷蘭人沒有力量改變現狀,大明也沒有公開將哪裏納入國土,英國人決定不插手,因此暫時就保持現狀,誰也不打算去改變。

    以這些私有墾殖地爲中心,潘家、伍家在附近幾個沒有被西方人佔據的大型島嶼上都建立了據點,開闢了一些小型的聚居區,而且還將移民武裝起來,對抗叢林裏的原始人,所以荷蘭人即便想動武,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拿下的,事後還要擔心大明的報復,得不償失,他們漸漸也就默認了。

    不過荷蘭人加強了他們在幾內亞島西部的控制力,在西半部建立了好幾個據點,甚至還修建了要塞,修築了炮臺,顯然他們不能接受西半個島也丟失的代價。

    另外英國海軍多次出入,卻始終保持了沉默,顯然英國人已經過了對領土貪婪的時期,或者說他們作爲一個海洋民族,從始至終對土地就沒有農耕民族那麼看重,在發現大明並沒有侵犯澳大利亞之後,也就聽之任之了。

    悄無聲息間,大明取代了歷史上的德國,成了南太平洋新的攪局者,不過這個攪局者比較低調,並沒有聲張,打算悶聲發大財。

    同樣的做法,還在北美、南美一帶進行,如果真的開始顧忌大明的野心的話,英國人的國際情報網肯定已經注意到了,大明已經沿着太平洋四周,建立了一圈華人移居地,而這些移居地,將通過日益成熟的交通運輸,連成一個網絡,這個網絡所能帶來的利益,超乎這個時代人的想象。

    而這纔是朱敬倫堅持在美洲,尤其是移民成本高昂的北美輸出移民的最大目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