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
    胡雪巖帶着忐忑的心情,坐上了開往廣州的客輪,三日後抵達廣州。

    他不知道的是,在這三天,胡雪巖的名聲,已經成爲了一個熱詞,先是由朱敬倫邀請他南下相會引起關注,接着他跟洋人進行商戰的故事,被各大報紙加工後不斷的報道,三天時間,他已經揚名天下了。

    三天內,朱敬倫也將胡雪巖的底細摸了個透徹,發現這還真的是一個梟雄。

    也只有這號人物,纔敢在上海跟洋人進行資本衝突。

    關鍵不是他有錢,而是他有手段。說到錢,完成了工業化的西方國家最有錢,可是沒有一家洋行能夠壟斷三分之一以上的生絲,可胡雪巖可以。

    他通過深入一個個村莊,一個個作坊,甚至一個個繅絲女工,採用支付定金的方式,早早將生絲訂購。

    這種深入鄉村的能力,不可能是一個人所能掌握的,因爲你面對的是一個個複雜的鄉村社會,有宗族,有地主,有自耕農,甚至還有不良豪紳。

    胡雪巖的方法是,跟當地勢力合作,通過跟江浙一帶大大小小的絲棧簽訂協議,借錢給他們經營,通過這些絲棧,深入一個個鄉村,將大量的土絲壟斷了起來。

    顯然胡雪巖不是通過去跟一家家農戶建立關係,而是跟一個個中小型絲棧建立了關係,這個關係網已經覆蓋了三分之一的繅絲作坊,假以時日誰敢說不能覆蓋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呢。

    突然朱敬倫發現,胡雪巖最厲害的人脈,也許並不是跟左宗棠這樣的官僚,而是通過錢莊,組織起來的一家家中小商人的人脈。難怪胡雪巖對阜康錢莊念念不忘了,因爲唯有通過這個錢莊,他才能將那些鄉村商人網絡起來。

    有這樣一個網絡,只要熬過這個難關,胡雪巖何愁不能翻身。他只要每年能壟斷三分之一的生絲交易,營業額就不會少於一千萬兩,利潤百萬只是平常,幾年之後又是一方鉅富。

    而且胡雪巖雖然虧了上千萬兩銀子,但他的財產總數其實還是正的,因爲他真的有兩千多萬兩的資產。其中在上海的上萬畝土地等資產,爲了救急已經低價變賣了。可是在杭州,他建造的豪宅,可是前後投入了上千萬兩的園林,裏面蓄養了幾十個嬌妻美眷,不過這種園林不方便脫手,所以他纔會破產。另外即便他破產清算之後,也不是別人想象的窮困潦倒,他還保住了一項產業,旗下的藥店胡慶餘堂,而這個胡慶餘堂資產達兩百萬兩,跟北方老字號同仁堂齊名。

    胡慶餘堂是一座藥店,也許是出於對血腥資本積累的負罪感,也許是富漲良心的原因,胡慶餘堂常年救死扶傷,低價甚至免費爲窮人看病,可實際上,這座藥店還是盈利的,因爲他開發出了幾款外傷用藥,十分適合戰爭中使用,左宗棠的大軍,就是他最大的客戶。

    根據這些財產狀況,朱敬倫覺得,一旦胡雪巖度過難關,激活了他的資產,他依然是一個身家千萬的豪富。任由他倒閉,看着他苦心積累了幾十年的無形資產消失,那不但是胡雪巖的損失,更是民族資本的損失。這種資本有的是看到到的金錢,有的是看不到的信用,商業時代,信用就是金錢。而一旦翻身,胡雪巖三個字就是堅挺的信用,何愁弄不來錢。

    只是他對阜康錢莊念念不忘,朱敬倫也發現,他好像還真的離不開這個錢莊,因爲這個錢莊就是他所有產業的紐帶。弄清楚這些關係,朱敬倫赫然發現,雖然經營形態還很原始,但是在操作方法上,胡雪巖的產業已經有了後世財團的雛形,那就是以銀行資本爲核心,輻射出千絲萬縷的相關產業鏈條。

    朱敬倫收走胡雪巖的阜康錢莊,主要目的是爲了樹立一個旗幟,給上海市場注入信心,但收走了阜康錢莊也等於打斷了胡雪巖的一條腿。

    “我聽說你想收回錢莊”

    胡雪巖被帶進皇宮之後,一直十分的拘謹,讓他這種六十多歲,半輩子活在舊時代的人突然見到皇帝,如果不拘謹,那真是難爲他了。

    胡雪巖坐在椅子上,始終都做不踏實,只坐半個屁股不說,全身上下還繃得緊緊的。

    聽到朱敬倫問話,馬上如彈簧一樣彈了起來,接下來跪在地上。

    “不敢不敢”

    朱敬倫看到他的樣子,頗爲不忍:“有什麼不敢的,是自己的東西,想拿回去,天經地義”

    胡雪巖不敢說話,朱敬倫擺擺

    手,旁邊伺候的黃三公馬上扶他起來。

    朱敬倫繼續說道:“我跟你定一個君子之約,你想拿回錢莊也可以,但不能白白拿回去,我給你三年時間,三年時間你賺夠了錢,按實價在把錢莊買回去”

    胡雪巖不知道該怎麼答話,囁喏了半天,再次跪下來道:“草民謝皇上恩典”

    朱敬倫笑了笑,又讓三公將他扶起來,然後開始跟他談起了生意。

    說起生意來胡雪巖就自信多了,將上海的生意經頭頭是道的說了起來,一時間甚至都忘記了是在跟皇帝說話,等反應過來,就又不敢說話了。

    朱敬倫聽的是很過癮,都是一些如何發橫財的訣竅,但抱着這種心態經營,太過冒險,發起來很快,破產也很快。

    朱敬倫又跟他講起了股份制的好處,這樣能夠規避風險,不至於一處產業連累的所有產業都破產。就像這次一樣,如果生絲賠了,能把生絲行號拋棄,其他產業就不會受影響。

    還跟他談實業的事兒,告訴他,做生意賺錢是沒夠的,實業纔是最穩的,纔是能長久傳下去,甚至福澤子孫後代的產業。鼓勵他繼續做生絲生意,投資辦廠的事情,如果有難度,可以找工部支持。

    朱敬倫心想,如果胡雪巖能將他的人脈和渠道拿來經營機器繅絲業,那會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因爲他既然能深入鄉村收購生絲,那麼也就有能力深入鄉村收購蠶繭,他能壟斷三分之一蠶繭的話,短時間內就能借助技術的力量,成爲一個繅絲業巨頭。

    榮記絲行雖然在江南經營日久,但規模始終是一個問題,而且大多集中在輯裏湖絲上,普通白絲涉足很少,這讓江南的繅絲業依然是以手工加工爲主,浙江還好說一些,現在接受了大明的管理,廣東的繅絲資本家也開始北上,但滿清統治下的江蘇就不好說了,還得靠胡雪巖這種兩面通喫的商人,才能將江蘇的蠶繭資源轉變爲工業化的高品質生絲原料。

    另外胡雪巖還是一個大茶商。他經營的絲茶、藥品和錢莊,可以說都是高附加值行業,所以短短三十年,就能達到晉商家族幾代人的積累。如果將這種積累,轉變爲工業資本,對江南工業化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也許後世大名鼎鼎的江浙工商業財團,會提前二十年形成氣候,而胡雪巖最有可能轉變爲第一代財團的掌門人。

    “股份制、實業都是好東西。如果不清楚的,可以找伍守業問,他這幾年都會在上海。我是很想看你把阜康銀行收回去的。”

    “陛下厚恩,草民沒齒難忘”

    結束了跟胡雪巖的交談之後,就送他離開了,派工部的專家帶他去工部尚書家裏的大型繅絲廠等工廠去參觀了幾天,然後就打發他回上海去了。

    胡雪巖從法國訂購的設備也到貨了,裏面讓法國來的工程師幫忙安裝設備,調試設備,胡雪巖打算今年就開始生產,儘快出貨,早日回本,他是一定要把阜康錢莊再買回來的。

    在大明的所見所聞,確實讓他大開眼界,也堅定了他開辦機器復繅絲廠的信心。跟朱敬倫的一席談話,也讓他下定了決心,開始改組胡氏資產。按照大明的法律,將杭州的產業進行重新註冊,邀請江南一帶的富有絲商入股,改組爲股份制公司。

    在伍守業的參謀之下,江南最大的傳統商業巨頭,也是最後一帶輝煌的徽商家族,胡氏家族開始了步履蹣跚的轉型,向着一個新時代的工商業巨頭蛻變,破繭化蝶之日,就是一代財團成型之時。

    隨着心裏有了新方向,胡雪巖的身體好像也換髮了新的生機,原本的歷史上,在破產之後,第二年他就鬱鬱而終,而現在的他,好像還能再活二十年。

    上海的市面在官府銀行的勉勵支持下,在蕭條中穩定下來,大明的經濟則在央行的穩健保護下,雖然屢有破產之事發生,但卻始終沒有發生金融崩潰,大方向是朝着穩定過度的,此時新的產業,卻可能在軍事訂單刺激下,逆市成長起來。

    海陸軍的擴軍備戰雖然還沒有開始,但是一批批訂單卻通過工部悄然發向了一個個相關企業。新組建一百萬軍隊所需要的服裝、武器裝備都是一筆豐厚的買賣,紡織業,機械工業,都能從中獲益。

    尤其是海軍訂購的幾千萬兩的軍艦訂單,更是能夠催生一個造船業巨頭出來,這個巨頭也做好了準備,打算貪婪的接納所有的訂單,爲此不惜動用他所有的人脈關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