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
    此時是五月底,大明艦隊在大半完好的主力艦護送下,帶着十艘受創的戰艦,小心翼翼的通過越南海域,一路都沒有見到法國軍艦,因爲此時法國也需要休整。

    法國之所以答應暫時停戰,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法國人自己,他們千里迢迢從歐洲送來了四十萬人,徵調了一百多艘遠航輪船,塞滿了士兵、武器裝備和糧食、煤炭等物資,好容易到了東方,卻不想被人給堵截了,打了一場大型海戰,結果還打輸了。

    在海軍官兵爆發的高度犧牲精神下,運兵船成功的逃離馬六甲,返航到了印度殖民地,但卻已是驚弓之鳥。海軍遭受的重創尤爲嚴重,目前剩餘的主力艦還有二十五艘,都是大型鐵甲艦,噸位在八千到一萬一千噸級,應該說還具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但軍心士氣低落,此時再跟大明海軍開戰,海軍自己不說,關鍵是法國國內的政客們都不敢冒這個險,此時大明提議雙方停止軍事行動,法國人巴不得呢。

    大明需要給海軍制造平安北上的環境,法國何嘗不需要一個安全運兵的環境呢。

    在讓他們冒着大明不知道在哪裏的伏擊,將四十萬人送往交趾支那,沒人敢冒這個險。

    於是大明海軍艦隊,平安回到了廣東,然後在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下登上港口休息,軍艦則拖入一個個造船廠,受創的進行修理,完好的進行維護,抓緊時間讓所有軍艦恢復最佳狀態。

    這時候的主旋律是和平談判,大明向英國表示願意讓法國體面的撤出交趾支那,但法國人可不想撤出,他們表示願意將越南局勢恢復到戰爭之前,恢復到1873年的局面。也就是說,法國繼續抱有整個越南南圻。在這個基礎上,法國願意跟越南和大明商定新的條約,法國的底線是放棄對越南北方的權力要求,但要大明和越南保證法國在南圻的合法權力。

    這一條越南人自己倒是可以接受,但大明反而不能接受,大明不接受,越南代表就不敢點頭。大明要求,法國必須全面撤出南圻,將越南國土歸還越南。大明能夠保證的是,讓法國繼續在南圻保留一定的商業利益。

    雙方的底線相差太大,談判倒是十分激烈,可就是無法達成共識。

    激烈的談判了一個月後,雙方遺憾的宣佈無法達成一致,談判破裂。

    雙方同時互相指責對方,大明說法國人毫無誠意,根本就不想做出合理的讓步,法國則表示大明野心勃勃,希望西方國家警惕這個充滿侵略性的國家。

    談判不歡而散,大明代表團對外界表示,除非法國願意以撤出南圻爲基礎進行談判,否則大明將不再跟法國再次進行任何談判,直到徹底將法國勢力驅逐出越南的神聖國土爲止。

    七月,雙方重新開戰。

    用這一個月時間,法國安撫了軍隊驚惶未定的情緒,法國政府重新組建了新內閣,平息了國內百姓的抗議。大明則抓緊時間修復了受損戰艦,成功開回國內的五艘重傷鐵甲艦,四艘受傷巡洋艦全部修復完成,再次恢復了戰鬥力。

    還將在戰鬥中重創的五艘法國鐵甲艦俘虜了回來,經過重新修復後,編入大明艦隊,但這些型號複雜的鐵甲艦,大明沒有將其編入主力艦隊,而是跟明軍老舊的廣東號、廣西號、福建號、江西號四艘十年到二十年艦齡鐵甲艦,加上廣州號、惠州號、高州號和韶州號四艘裝甲巡洋艦一起,另外組成了一支新的艦隊。

    這隻新艦隊雖然存在艦齡老,速度慢的缺點,但加在一起的噸位也不容小覷。加在一起也快十萬噸了,只要不遇上法軍駐紮峴港的主力,那麼在這片大海上依然可以橫行無忌。

    至於法軍在峴港的艦隊,則由大明三十艘鐵甲艦和裝甲巡洋艦組成的新艦艦隊,將起封鎖在峴港,大明主力艦隊整日在峴港外圍遊弋,只要這隻法軍艦隊敢出港,大明海軍就敢跟他們決戰。

    通過兩場大海戰,大明海軍徹底打出了信心,而法軍則變得毫無信心,他們很擔心一旦出航,會遭到護航艦隊的命運。

    封鎖了峴港法國艦隊後,老舊戰艦組成的第二艦隊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南下了,不但南下到了西貢一帶徹底封鎖法軍,而且在發現法軍打算徹底死守之後,駛出南海,去更廣闊的大洋作戰了。

    七月底抵達潘家和伍

    家在新幾內亞島上一南一北建設的兩座港口訪問,接着繼續東進,進入島嶼衆多的南太平洋海域,法國人在這裏建立了幾處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和塔希提是最終綱要的兩處。

    人口不多,開發價值不大,新喀里多尼亞擁有鎳礦,塔希提則只有黑珍珠值得一提,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要到二戰的時候纔會大規模開發,塔希提的黑珍珠完全野生,產量有限,因此法國人並沒有大規模經營這裏,只是作爲傳教和流放犯人的地方。

    新喀里多尼亞的主要港口努美阿的岸防大炮甚至還是前膛炮,根本就抵擋不了鐵甲艦的巨炮,結果在大明第二艦隊摧毀了他們的炮臺和要塞之後,他們就選擇了投降,從新幾內亞島上跟來的同文行殖民地管理人員帶着潘家的僱傭兵馬上接管了這裏。

    法國跟大明處於戰爭狀態,他們沒什麼好說的,反倒是英國人表示了關切,因爲這裏靠近英國殖民地澳大利亞,英國能允許法國這個熟悉的老對手在這裏繼續做鄰居,可是對大明的到來,就感到不自在了。

    英國不希望該地區的平衡被打破,他們表達了他們不希望這裏換主人的態度,大明以這裏是法國殖民地,攻打這裏是防止法國利用這裏爲基地,威脅大明在新幾內亞的僑民安全,大明雖然沒有宣佈新幾內亞是大明殖民地,可是哪裏有大量大明僑民墾殖的情況,卻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英國還需要大明去幫他們封堵俄國,並沒有表達出強硬的態度,暫時默許了大明的佔領行爲。

    但大明艦隊之後的軍事行動,就讓英國人無法接受了。大明艦隊攻佔塔希提和新喀里多尼亞之後,返航北上,經西北方新幾內亞島南方,伍家建立的怡和港莫爾茲比港位置,從澳大利亞北方穿過印尼羣島,之後跨過了馬六甲海峽,竟然直逼印度而去。

    歐洲七年戰爭1756年開始之前,法國和英國都在全球擴展殖民地,而且法國佔領的殖民地一點都不比英國少,因爲那時候的法國可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結果七年戰爭,英國一邊在歐洲大陸上資助普魯士跟法國、奧地利和俄國組成的強悍陸權聯盟對抗,一面則在大海上玩命收割法國殖民地,就是在那次戰爭之後,法國失去了加拿大,也被英國趕出了印度。

    戰爭之前,別說加拿大了,法國在印度的殖民地滲透上,也一點都不輸給英國。

    戰後英國雖然出於平衡的考慮,將印度的幾處殖民地交還給了法國,但法國已經失去了跟英國在印度爭霸的資格,這幾處殖民地也僅僅是作爲基地,失去了滲透印度的作用。

    時至今日,這幾處以本地治裏爲中心的殖民地,也不過是幾處商棧,人口加起來不過幾萬人,土地加起來不過幾百平方公里,在佔有全印度的英國勢力面前,猶如幾隻蒼蠅。

    可問題是這幾隻蒼蠅可是趴在印度身邊,趴在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奶油蛋糕旁邊,如何讓英國人放心他們是需要大明在太平洋方向封堵俄國,可是大明的意義也僅限於太平洋,如果大明滲透到了印度洋,怕是英國反倒要優先封堵大明瞭。

    於是英國立刻就表達了他們的嚴正態度,他們明確表示不支持印度洋範圍內的任何領土變動,希望大明剋制在印度的軍事行動。

    大明艦隊已經奉命出港,大明洋務司以聯繫不上艦隊爲由,拒絕停止軍事行動。但是向英國表示,大明對印度的領土沒有野心。

    之所以去攻打法屬印度,那是爲了逼迫法國儘快就範,爲了讓法國儘早認清現實。

    英國接受了大明的態度,但卻加強了印度艦隊,宣佈從本土調動四艘鐵甲艦和十二艘巡洋艦組成的新艦隊加強印度洋艦隊。

    儘管早就沒什麼前途了,但畢竟是老牌殖民地,本地治裏的防禦可比新喀里多尼亞強大太多了,大明艦隊炮擊這裏的要塞,竟然沒有佔到便宜。護送三千陸軍從附近登陸後,才迫使法軍殖民地投降。

    攻佔本地治裏之後,這纔算真正切斷了法國本土跟越南之間的聯繫,此時法國人除了選擇退出越南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而大明第二艦隊,卻沒有停下行動,開始繼續西進,這一次直撲法國去年才成功逼迫加欺騙將其變成自己保護國的馬達加斯加,目標是馬達加斯加北部的法國海軍基地迭戈蘇瓦雷斯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