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
    陸雲起的報告引起了兵部的爭議。

    現在兵部的權力變得極大,他們直接向戰時內閣負責,他們的意見可以直達皇帝耳中,這種直線型的權力結構,讓效率變得極高,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持,他們可以得到任何資源。

    兵部的結構也跟平時不同,陸海軍參謀部變得極爲重要,陸軍和海軍參謀長直接歸屬兵部尚書管轄,共同制定的計劃,經過兵部尚書審議之後就能行動,只有戰略方向上的調整,才需要有朱敬倫的同意。

    陸雲起的行動建議雖然規模不大,牽扯的不過是登陸加州的三個軍,可是卻要打亂兵部之前的計劃。

    尋常情況下,陸海軍都會制定一些針對性的計劃,模擬跟某些可能發生戰爭的敵人作戰之時的情況,甚至需要進行相應的軍事演習。

    大明之前先後制定過對法國、對俄國,甚至制定過對英國的作戰計劃,可唯獨沒有制定過對美國的作戰計劃,因爲在這場戰爭之前,誰都沒想過大明會跟美國開戰。

    所以計劃其實是在決定開戰之前才制定的,一共做了三個計劃,是三套不同的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登陸美洲,那些美國西部沿海地區,軍政兩屆高層都認爲,只要大明能夠拿下這些地方,美國必然會尋求和解,然後通過談判來保證華人在美國應有的權力。

    這個方案只需要動用十萬兵力即可。

    第二個方案,是第一方案失效之後,或者美國人不願意和解,或者談判破裂,這時候明軍就要跨過美國西部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組成的複雜山地,進逼美國大平原,最終進兵至密西西比河。這時候美國無論如何都應該妥協了,這時候明軍將不再只要求華人的合法權利,而是要進一步謀求割讓美國領土和賠款。初步目標是取得加利福尼亞州,如果在國際形勢不允許的情況下,則退而求其次要求租借舊金山。

    這個方案需要投入的兵力在一百萬,陸軍需要進行一定的動員。

    第三個方案,是進兵美國大平原不順利,或者美國始終不願意和解,或者有其他意外的情況,讓戰爭必須以戰爭的方式來結束。此時大明軍隊將繼續向美國東北進發,目標是華盛頓。第三個方案,還有兩個備案,一旦在向東進軍不順利的情況下,允許改變進軍方向,可以向美國東南發展,向墨西哥灣進軍,攻打德克薩斯等州,然後積極謀求墨西哥加入戰爭。

    在第三方案之下,是要進行全面戰爭,此時大明陸軍需要進行最大限度的動員,預備兵全部進入現役,總兵力擴張到三百萬人,並且視情況進行下一步動員。

    現在第一方案進展的很順利,還沒等到美國求和,陸雲起就要求立刻開進大平原地區,顯然跟軍事計劃是衝突的。

    可現在美國沒有求和,洋務司的態度是,應該由美國首先提出和談,這樣能夠在談判上佔據主動,更容易達到戰略目的,如果由大明提出和談的話,會暴露大明的戰爭意圖,讓對方察覺到大明沒有進行全面戰爭的打算的話,他們很可能不會在談判桌上做太多的讓步。

    至於美國人是怎麼想的,在美國的情報機構由於排華問題,起到的作用不大,情報工作主要是通過收買的一些洋人傳來的,可信度有待商榷,總之美國政府公開的態度是憤怒,他們將大明的入侵做了大範圍的宣傳,已經引起了整個美國的同仇敵愾,政府藉此進行了大規模的動員,招募了大批士兵,顯然美國有打大仗的打算。

    這倒也沒有超出朱敬倫的預計,美國人如果那麼容易屈服,也不會成長到後來的地位,任何一個強大的帝國,必然有其內在的雄心壯志。只靠局部的襲擊式的戰爭手段,是很難讓美國人屈服的,反而會激發其怒火,就像二戰時期日本人做的那樣。

    “我看不如就准許陸雲起出擊,趁美國無法在西部集中兵力之前,佔領更多的戰略要地,以此給予美國巨大的壓力,逼迫其早些就範。”

    “不行,登陸部隊第一要務是要肅清反抗力量,現在四處都有反抗的情況下,怎麼能夠冒進”

    “海軍目前還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證,在我們徹底消滅美國太平洋地區海上力量之前,不建議陸軍進行大規模戰鬥。”

    “可現在如果不搶佔有利地勢的話,那就錯失良機了。現在只用一萬兵力能拿下的地方,也許今後得幾十萬人才能拿下。與其到時後悔,不如現在克服一下困難。”

    有兩派態度僵持不下,說的還都很有道理。

    連朱敬倫都不知道該支持誰了。

    他折衷了一下意見:“我看不如這樣,等第二期部隊登陸之後,在准許陸雲起前進。讓他儘快肅清抵抗力量,做好進軍的準備。”

    朱敬倫對前來彙報的梅啓照說。

    梅啓照點點頭,再去進行協調,與其說是協調,不如說是傳達皇帝的態度的。

    但是反對派依然不罷休,反對派的骨幹請求面見皇帝。

    朱敬倫不由有些不滿,他堅信自己的態度已經兼顧了各方意見,算是一個穩妥的方案,怎麼還要反對。

    反對者是鄧世才,以他的身份來反對很奇怪,目前主要的激進派是陸軍,主要的保守派是海軍,陸軍看到成熟的果子而不摘,這很難,而海軍則出於後勤補給考慮,反對陸軍速戰的傾向,如果陸軍打贏了,跟海軍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打輸了,沒準倒要怪海軍沒有負責好補給。

    鄧世纔是陸軍出身,以他的身份,應該支持陸軍的態度,可他偏偏是最激烈的反對速戰的軍官。

    “叫他進來”

    鄧世才進了戰時內閣的辦公室後,一圈敬禮,這裏所有人的職位都比他高。

    “你反對進兵”

    朱敬倫張口就問。

    鄧世才毫不客氣:“是的,陛下”

    朱敬倫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鄧世才道:“因爲我軍現在極其危險。”

    朱敬倫一愣,不由皺起眉來。

    “危言聳聽,直接說你的道理。”

    他不太喜歡這種一開口就唱高調的,像極了春秋時期的縱橫家口氣。

    鄧世才道:“目前的戰局,看起來對我軍極爲有利。可這本就在意料之中,美軍已經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了,高級將領還都是南北戰爭時期的老將。中下層軍官幾乎沒有任何與強國對陣的經驗,而我軍幾年前纔在越南與法軍血戰過,所以取得目前的戰果並不值得驕傲。”

    朱敬倫催問道:“還有呢”

    鄧世才道:“目前我們連基本的情報真實性都無法保證。美國國內情況一無所知,所有的情報要麼就是從美國的內線發出來的零零散散的消息,且不說真實性如何,這些消息自身就很矛盾。最有用的信息,反而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可這些消息,也不過是一些美國公開的新聞報道,其中對美軍的信息,對美軍的消息,目前根本就無法保證。深入敵國,卻不知敵情,這本身就是危險的。而且還要深入腹地,後方還不穩固,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朱敬倫道:“我不是說讓後續部隊登陸後,才准許陸雲起進軍的嗎”

    鄧世才道:“即便後續部隊到了,也應該以穩定後方爲要,不能急着進攻。目前當務之急,是儘快恢復情報網。上次我們能打贏法國,英國人提供的情報至關重要。可這次英國不會向我們提供情報。一切消息都經過歐洲來蒐集的話,恐怕準確性和失效性都無法保證。”

    朱敬倫冷靜了一下,鄧世才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深入敵國,後方不穩,一旦稍有敗績,則進退失據,進不得,亦退不得,倒時候就沒有了迴旋餘地。

    朱敬倫發現他也犯了錯誤,那就是看到目前進軍太過容易,而輕敵冒進,實在是不願意看到那麼容易摘的果子錯過了。

    “倘若我們一直都無法恢復情報網,那我們就不進攻了嗎”

    朱敬倫反問道。

    鄧世才道:“如果無法恢復情報網的話,微臣以爲,必須做到三點方可進兵。”

    朱敬倫道:“哪三點”

    鄧世才道:“其一,海軍攻佔夏威夷,從而徹底將美國海上力量趕出太平洋。這樣確保兩條運輸補給線路,一條從上海往西北至阿拉斯加中轉,一條從臺灣出發經夏威夷中轉。其二,必須肅清敵後力量,徹底穩定後方,才能放心前進,否則容易重蹈拿破崙侵俄之覆轍。其三,必須得到墨西哥的支持。”

    輕敵冒進導致徹底崩潰的例子朱敬倫知道,還知道很多。鄧世才舉的拿破崙的例子是一個,拿破崙一路進兵至莫斯科都勢如破竹,可就是因爲始終無法肅清反抗力量,結果一旦前方受挫,連一個後退的機會都沒有。另外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統治者或者軍官都受不了擴大戰果的誘惑,結果導致擴張過大,最後造成了整個局面的崩潰。從古代的亞歷山大帝國,到二戰時期的德國,日本無不是這樣,後世有無數的推論,假如德國不進攻蘇聯如何如何,加入日本只佔領滿洲和華北如何如何,都是這種擴張過速導致消化不良的結果。

    這些朱敬倫冷靜下來能夠理解,但墨西哥對這場戰爭有這麼重要

    “墨西哥與戰局如此重要”

    朱敬倫不解道。

    鄧世才道:“關乎勝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