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
    按照劉危的建議,鄧世纔將支持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獨立人士建國的報告回報了回去。

    朱敬倫看到這些報告,才知道原來美國也有分離主義啊,不過想想就能明白,這幾個南方州,過去都曾作爲美國南方聯盟國的成員,跟美國北方作戰過,也許不是所有當地人都想要獨立建國,但總是有一部分對現狀或者歷史不滿的人物存在,總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中國的林子是這樣,美國的林子也概莫能外。

    於是他立刻就批准了,尤其支持鄧世才提到的組織黑人民團,向美國南方腹地滲透的計劃,他建議鄧世才優先支持這種滲透,在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爲這種計劃提供軍事上的配合行動。

    比如美軍如果在集中兵力鎮壓當地黑人,明軍可以趁機發動大規模攻擊,支援這些起義的黑人,如果黑人逃入明軍控制區,則給與大力支持,幫助他們恢復力量,給他們提供軍事裝備,進行軍事訓練,甚至派遣軍官作爲他們的顧問,幫助他們進入美國腹地招募兵員,佔領地盤。

    朱敬倫聯想到中國後世打土豪分田地的威力,他十分期待這種方式運用到美國的時候,能激發出多麼強烈的社會力量,爲此他一改始終不幹澀鄧世才軍事行動的態度,破例提供了大量的意見。甚至告訴鄧世才,也不要光顧着照顧黑人,那些美國底層白人也值得爭取,有些白人也欠下了大筆的債務,日子過的未必比黑人好多少,總之凡是對之前的美國社會有怨氣的,明軍都應該支持。

    朱敬倫相信,在美國工業高速發展的鍍金時代,也是流氓大亨崛起的時代,社會財富集中,貧富分化等等社會問題肯定積壓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將這些矛盾都引爆,足夠美國人喝一壺的。

    如果能引發後世越戰時期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那這場仗就好打了。

    發完這些意見之後,朱敬倫開始不再幹涉鄧世才的行動了,依然告訴他他擁有全權,這場仗所需的一切,政府都會盡可能滿足他。

    然後朱敬倫就去關心另一件事了,這是一件讓他十分矛盾的事情,因爲有歷史經驗,朱敬倫很少遇到讓自己矛盾的問題,在相當多時候,他都是遊刃有餘,可在這件事上,他確實矛盾重重,始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這就是朝鮮的東學道起義。

    今年1月份的時候,數千東學道徒在全羅道參禮驛集會,展開了“教祖伸冤”運動。

    所謂教祖伸冤,其實就要求給他們東學道的教祖崔濟愚進行平反,崔濟愚在1860年,爲了對抗傳播入朝鮮的西方宗教,也就是所謂西學,創立了融合儒釋道以及朝鮮民間信仰的東學,與西學對立,俗稱東學道。

    崔濟愚周遊各地,宣傳東學思想,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朝鮮王國擔心此人藉機興風作浪,形成類似白蓮教一樣的反政府力量,1863年將他逮捕,次年以傳播邪教的罪名處決。

    崔濟愚雖然死了,但是他創立的學說反而影響力更大了,這就是歷史上常見的悖論,往往某種宗教領袖活着的時候影響力未必很大,一旦死了,反而越傳越邪乎,活着只是人,死了反而成了神。

    主要原因就是,這種人物的死,容易將各種反政府的力量集中起來,大量對政府不滿的力量都希望打着這種人的旗號,所以影響力反而會變大。

    崔濟愚死後三十年,朝鮮的東學道已經發展出了幾十萬信徒,這些年東學道不時的對抗政府,抗捐抗稅之類的時間從未斷絕,但大都是在鄉下幫助普通百姓主持公道性質的,尚未發展成全面對抗政府的行爲。

    直到去年年底到今年初,積累了三十年的東學道和積累了三十多年的朝鮮社會矛盾結合起來,終於到了爆發的邊緣。

    1893年3月,東學道信徒集中在首都漢城,在王宮景福宮光化門前“伏閣上訴”,並不斷舉行威示活動,要求政府爲其教祖崔濟愚平反並承認東學道合法地位,以及驅逐在朝鮮的外國人除中國人以外。

    1893年4月,上萬名東學道信徒在忠清道報恩郡舉行大規模集會,公開揭起“斥倭洋倡義”的大旗,後來被朝鮮政府以軟硬兼施的方式強制解散。

    雖然朝鮮暫時壓制住了這種對日本和洋人入侵不滿的民間組織行動,但一場大規模的反政府行動正在醞釀,東學黨起義的大局已經無法改變了。

    朱敬倫知道,就是這場起義引發了滿清和日本的戰爭,當然日本蓄意找藉口,跟滿清的戰爭遲早要爆發,這只是一個機會,如果沒有這個引子,日本遲早還是會找藉口開戰,但又能推遲幾年。

    因爲根據大明的情報,日本人的備戰還在進行中,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今年纔剛

    剛掀起了第二輪省錢造艦運動,顯然日本覺得自己的準備還是不夠充足,要知道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看着還是很唬人的。

    李鴻章在這個歷史上,依然打造了一隻規模相當的北洋水師,跟歷史上的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概是受到大明的刺激,北洋水師的主力艦是四艘,兩艘德國建造的定遠、鎮遠,還有李鴻章挪用鐵路借款向英國訂購的兩艘噸位更大的萬噸鐵甲艦安遠和撫遠。

    不得不說國家龐大有國家龐大的好處,隨便擠一擠建造軍艦的資金就有了,儘管滿清的財政比歷史上更困難,但他們沒有打那場成本高昂的新疆之戰,節省了上千萬兩軍費,加上比歷史上遇到的海上威脅更大,但是大明就多次進軍渤海灣,給滿清朝廷上下帶來了巨大的海防壓力,李鴻章藉助這股壓力,就打造了比歷史上規模還要龐大的北洋水師。

    相對北洋水師,日本的艦隊則變化不大,依然是以巡洋艦爲主,速度比較快,火炮比較新。因爲一艘鐵甲艦動輒上百萬的成本,讓日本有些消受不起,因爲滿清的財政困難,日本的財政其實也很困難,由於受到大明的強勢擠壓,歷史上原本讓日本收穫了大部分外匯來源的茶葉和生絲產業,始終舉步維艱不成氣候。

    在明治維新的大方向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財政比歷史上還要緊張的條件下,日本依然能打造出一隻以裝甲巡洋艦爲主的艦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這樣的日本,真的有勇氣跟滿清開戰嗎

    朱敬倫很懷疑甲午戰爭是否會再次爆發。

    這就是他矛盾的地方,因爲他實在是判斷不出這件事的好壞來,歷史上這一仗,就是打醒滿清士大夫迷夢的一仗,此戰過後,滿清文人士大夫興辦實業的風氣纔開始打開,這個歷史上,由於大明的帶動作用,滿清士大夫比歷史上要開明一些,鼓勵創辦洋務的呼聲更高,但僅限於官辦的洋務運動,即便是山西土財主開辦的煤礦,其實也是加入了大量官股,官府派人監督的官督商辦企業,雖說商辦,其實那些監督在企業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中飽私囊的現象十分普遍,搞的土財主們紛紛撤資,撤不出來的,也基本上不再願意繼續增資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