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
    李鴻章接連收到三封聖諭,是慈禧用光緒的名義發的,這個鍋是一定要光緒背的。聖諭中,慈禧要求李鴻章答應日本的一切條件,只要能保住大清江山,一切都有商量。

    但李鴻章回了一封電報,詢問是否割讓遼東也可以,但慈禧再也沒有回信了。

    因爲北亰城被佔了,慈禧和光緒不知所蹤。

    日本攻城是日本政府授意的嗎,當然是。

    伊藤博文見李鴻章遲遲不肯簽字,非常的交集,戰爭沒拖延一天,軍費就多花幾百萬,而且列強幹涉的機會就多一分,連一直很支持他們的英國,都開始給他們施加壓力了。

    所以伊藤博文希望軍隊能給北京的滿清朝廷施加一點壓力,讓他們對北亰展開威懾性的軍事行動。

    結果這以威懾,日軍就把北亰城威懾成了自己的佔領區,捅了簍子了。

    日軍佔領北亰城是日本政府授意的嗎,當然不是。

    佔領北亰城當然好看,可是伊藤博文要的是結束戰爭,要的是實惠,而不是面子。

    他讓日軍威懾一下,但他高估了自己的約束力。

    前線的日軍已經在極力配合日本政府了,政府讓他們保持軍紀,做好面子工作,他們一直壓制士兵,甚至搞了不少跟當地老百姓的聯誼,請各國記者來拍照,洋人記者喫驚的發現,滿清百姓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的真誠,喫着日本的稻米喝着日本的清酒是那麼的滿足,他們當真以爲日本跟當地百姓關係極好。

    但壓制士兵不劫掠,不殺人,不強殲容易,壓制軍官心中不建功立業的慾望真的很難。

    前線軍官礙於政府的壓力,已經強忍着不攻打北亰的慾望了,從豐臣秀吉那會兒,甚至從更早的唐朝開始,日本怎麼不想攻佔中國京師這種美夢,如果哪一個軍官做到了,那就是死都值了。

    在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的情況下,約束自己的慾望本就很難,結果伊藤博文還給他們開了一個口子,告訴他們可以採取威懾性攻擊。

    幾個高級將領一商量,乾脆把威懾性攻擊,做成實質性攻擊,拿下北亰城。

    爲了不讓政府找麻煩,他們覺得,政府不過是想逼迫滿清投降,而他們只想拿下北亰城,這兩者並不矛盾,只要他們既能打下北亰城,還能擒拿了慈禧和光緒皇帝,這不就行了。

    這不但沒給政府惹麻煩,還是幫了政府的大忙了。

    在強烈的建功立業慾望促使下,軍官真的相信他們是在幫忙。

    於是他們開始給清軍找茬,藉口士兵失蹤,認爲是清軍綁架了日軍士兵,要求進入北亰搜查,清軍哪裏敢讓他們進城,關上了城門,日軍開始用炮口對準北亰城,結果慈禧嚇壞了,一連給李鴻章發電報,讓李鴻章趕緊籤條約,李鴻章還沒回復呢,日本人的大炮就打在了城牆上,慈禧以爲日本人開始攻城了,喬妝打扮一番跑了。

    這又是日軍的一個失誤,他們要的是活捉慈禧和光緒,並不想這麼快攻城,他們打算在北亰城四周要道都埋伏上自己的軍隊後,才正式攻城。這又是底下士兵的自行其是,高級軍官有建功立業的慾望,底層軍官也有立功晉升的慾望,所以負責去挑釁的日本軍官沒忍住下令開炮了,認爲這樣就打起來了,他的部隊將是第一個進城。

    結果這種挑釁性的大炮一發,慈禧就跑了,北亰城亂作一團,老百姓也大批的跑,軍隊都跑了。

    一小隊士兵輕而易舉的攻下了北亰城,而他們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北亰徹底失控。

    李鴻章還跟日本談判呢,這還怎麼談,北亰城被佔,慈禧光緒失蹤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遍了全世界。

    伊藤博文都傻了,直接找李鴻章私下談,說你趕緊簽字,我們再讓讓,昌黎縣不要了,賠款降到八億英鎊,你這算是給清政府立功了。李鴻章此時苦笑,愛誰誰,老子這回是真的做不了主了,主子都不知道是不是被你們打死了。李鴻章還嘲諷伊藤博文,建議日軍攻打中原,沒準天皇能坐一坐北亰的龍椅。

    李鴻章算是看出來了,日本人急着呢,螞蟻吞大象,自己也是個死,他是破罐子破摔了,此時都這樣了,還讓他籤這個條約,除了讓他跟着死,沒任何意義。

    至於慈禧和光緒到底怎樣了,李鴻章其實也很想知道,他明白,消息最廣的肯定是大明,他求見大明駐日公使,但這個公使也不知道。

    慈禧和光緒跑哪裏去了,全世界都想知道

    。

    除了日本人,英國人也很急,這場戰爭一開始,他們是真心中立的,但隨着日本的勝利,他們看到了日本身上的潛力,覺得日本真的有潛力制衡大明,所以開始支持日本,畢竟日本人的軍火基本上都是進口英國的,而且錢是找英國銀行家借的,日本打輸了,找誰要錢去。

    但支持日本,不代表他們願意看到日本吞併滿清,他們也知道日本吞不下,最好的結果是讓日本逼滿清掏一大筆軍費,然後英國的借款就有着落了,日本還能變得更強大一些,幫忙制衡大明,同時制衡俄國。

    英國早就對大明這個不太聽話的國家不滿了,奈何在東方只有大明能制衡俄國,而制衡俄國是英國的外交政策,現在一個更聽話的日本跳了出來,還很能打,很願意打,這樣的打手可不容易找,歷史上普魯士長期扮演這個角色,隨着普魯士變成了德意志帝國,也不願意扮演這個角色了,英國反而要制衡德國。

    日本是個打手,這個定位很清晰,所以可以大力扶持,直到這個打手變成帝國。

    可打手失手了,把滿清這個二貨的首都給端了,中央政府直接崩潰,太后和皇帝不知所蹤,這怎麼辦。

    英國這時候發現,有能力處理這種鉅變的,還是大明一家。

    他們馬上找大明協商東亞大陸的局勢。

    英國表達了他們的態度,只要大明願意出面維持東亞局勢,英國可以對大明在大陸上的擴張做一定的讓步,他們認爲大明和清廷的領土可以進行一些調整,比如大明的領土可以推進到長江流域,將湖南、貴州和江南等地併入大明領土範圍內。

    英國做出這種讓步,他們在怕什麼

    因爲俄國行動了,這種機會沙皇如果抓不住,那就是蠢貨了。

    沙皇看到滿清不堪一擊,連小日本都打不過,他們還客氣什麼,馬上以遠東局勢緊張,影響了俄國利益爲由,增兵十萬,進駐張家口,他們在張家口存在已經很多年了,當年爭葫蘆島的時候,他們就在張家口建設了兵營,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撤走,保留了幾千駐軍,現在突然增兵十萬,鬼知道他們打什麼主意。

    英國找俄國交涉,俄國表示不佔有滿清領土,但英國也要敢信,俄國這種表示多了,尤其是在中亞地區,可現在整個中亞都是俄國的領土了。

    更讓英國擔心的是,德國人也插了一槓子,在得知滿清中央崩潰的消息後,德國一艘巡洋艦開到了南通,佔領了南通縣城,名義是爲了護僑。

    德國直接就侵入了江流域,這可是英國的核心利益,而且南通跟上海就隔着一條長江,怎麼讓英國不擔心。

    法國人看到德國人在行動,他們也派兵佔了海州連雲港。

    英國除了增兵之外,也沒有什麼辦法,最壞的局勢,就是滿清被列強瓜分,英國分一杯羹而已。

    但這不符合英國的利益,英國不想看到任何列強來跟他們爭搶滿清的蛋糕,跟英國一樣的是大明,大明也不願意看到任何列強來爭奪滿清,所以英國認爲這這點上,他們跟大明是天然的盟友。

    必須保證滿清的領土完整,一來作爲俄國南下的緩衝,二來繼續爲英國商業利益服務,讓英國直接統治滿清,這是不可想象的,投入的成本跟產出完全不成正比。

    爲此他可以向大明做一定的讓步,大明提出四川也在南方,也應該歸入大明領土,才能更好的管理,繁榮商業,英國同意了。

    大明跟英國一拍即合,表示保持滿清的領土完整也是大明的國策,大明外交官說這話的時候,英國公使臉上都不太自然,哄鬼去吧,誰不知道大明做夢都想一統全國。

    在英國人的默許下,大明軍隊很快開進江南、湖南和四川,都不用調動軍隊,直接將原來在這裏招募的士兵派回去就行了,幾個省的總督得知慈禧和光緒不知所終,早就慌亂了,大明軍隊一來,表示讓他們繼續當官,基本上都表示了服從。

    幾乎沒有任何震動,長江以南歸屬大明。

    朱敬倫長嘆一口氣,局面還是亂了,果然像他想象的那樣,滿清一旦崩潰,巨大的地緣權力真空,會讓局面難以收拾,蒙古、東北俄國和日本虎視眈眈,德國人也要來分一杯羹,法國人不甘示弱。

    就剩剛剛被大明狠揍一頓的美國沒來了。

    他剛嘆息完,突然有一個消息傳來,連意大利都跑來割肉了,他們派兵佔領了日照,聲稱意大利在中國也應該有一個利益特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