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
    所謂帝國,在後世的中國帶有強烈的貶義味道,在全世界也不是什麼好詞。

    這主要是因爲19世紀帝國主義的擴張,在各個國家的語境中都給這個詞賦予了擴張、戰爭等不好的意義。

    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箇中性的政治學術語。

    所謂帝國,必然有幾個特徵。

    一個是大,國土面積廣大,人口數量龐大,政治影響力巨大,這時代的德國民族主義者要求擴張殖民地的理由之一就是認爲這樣可以擴大德意志帝國的影響力。

    除了大之外,另一個特徵,也是必備的特徵,則是多元化,在國土之內至少包含兩個以上的民族,這就是帝國區別於民族國家的最大特徵。英國佔領了印度之後,就是大英帝國,失去了印度之後,就是聯合王國,並不僅僅是一頂王冠的問題。

    中國統一在大明的旗幟之下,頓時就成了一個民族衆多,地域廣大,人口龐大,影響力巨大的國度。儘管西方人在感情上並不認同中國是一個世界性的重要國家,可事實上他們根本無法忽視中國,但凡提到亞洲,必然提到中國,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就代表了亞洲,至少代表了東亞,所以日本精英強烈感覺到日本被中國大陸所遮蔽。

    新的中國政府遷都南京之後,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行政問題,因爲之前準備的極爲充分,有三年的準備期。

    這三年讓南京各種設施都趕上了廣州的水平。

    這裏也具有這種條件,電報早就通了,太平天國時代就通了,曾國藩控制江南之後,也保留了這些設施。新政府只需要接上電話,通上電燈,疏通和新建上下水設施等新技術就可以了,三年時間足夠做這些工作。

    另外太平天國的統治,讓這裏成了一座王府衆多的園林之城,太平天國諸王在這裏營建了大大小小上百座王府,後來曾國藩攻克南京之後,荒廢了相當一部分,破壞了相當一部分,但依然留下了三十多座頗有規模的王府。只可惜洪秀全那座是紫禁城兩倍大的天王府沒能留下來,曾國藩沒有像歷史上一樣燒掉這裏,但是卻持續不斷的拆除這裏的建築材料,修復城裏的府衙、道路,甚至有一部分用來加固殘破的南京城牆了。

    當年洪秀全修建天王府,建築材料不足,聽說拆毀了不少民房,最後連朱元璋時候修建的明故宮都拆了修王府,曾國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將天王府差不多拆毀了。

    殘破不堪的天王府,因爲佔地廣大,最後被曾國藩用作了軍營,在裏面駐紮軍隊,倒也保留了大部分的建築,但是圍牆是沒有了。

    天王府更早的時候,是明朝的漢王府,到了清朝闢爲江寧織造和兩江總督署,曾國藩拆毀了天王府後,重新修建了兩江總督署,現在這裏就成了中國最高政府籍貫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衙門。

    楊秀清的東王府面積同樣廣大,曾經三次改換位置,最後在黃泥崗一帶圈地建造,也大肆拆毀了明故宮用來修建。東王府北至虎賁倉,南至侯家橋、華藏庵、羅廊巷、牌樓巷;西至石

    鼓路西,漢西門大街、堂子街邊口;東至漢中路東端,黃鸝巷,約有六七裏範圍。

    龐大的東王府則成爲六部辦公衙門。

    朱敬倫的皇宮沒有選擇任何一處王府,而是購買了一座私家園林。這座園林最早爲明中山王徐達後裔徐傅的別業。後來賣給了徽州商賈汪氏,再賣給吳用光。乾隆以後,該園逐漸敗落。

    朱敬倫找人從主人手裏重金買下,進行新的裝修建造,成爲一座規模不大,但有山有水的秀麗園林。歷史上,這裏曾被晚清官員買下,建造了愚園,但現在成了大明皇宮了。

    這座只有五十多畝的小皇宮,比廣州的皇宮還下,內閣開始是十分反對的,理由是面積太小防衛工作不好做,這理由不成立,朱敬倫反而認爲面積越小越容易防衛。其實就是一個面子問題,他們認爲作爲中國的皇帝,不應該住這麼小的地方。但朱敬倫不太喜歡龐大的皇宮,皇宮越大,需要維持的人就越多,反而不是什麼居住的地方,更像是一個衙門了。

    內閣也不太喜歡這裏的園林,不是文官們不懂得欣賞,他們自己家這麼搞他們非常喜歡,但是皇宮就不行,他們曾經堅持要將這裏的花草樹木鏟平,理由是濃密的樹木會給刺客隱藏提供機會。

    顯然這點也被朱敬倫否決了。

    新皇宮住的還算舒服,兩百多個人就能維護的過來不說,還顯得到處都是人,很熱鬧。

    皇帝的私事撇開不提,搬遷到南京之後,很快政府的第一個大的行政調整就開始了。

    赫德力主推動一項權力改革計劃,他認爲應該給予地方公局更大的權力,理由是這有助於政府與民間社會更密切的溝通,更好的爲人民服務。

    顯然赫德是將中國的公局當作英國的議會在推動的,公局直達民間底層,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就是賦予人民更多的權力。

    這很好的相應了越來越崇尚憲政、議會的新派人物。

    以議會爲代表的平權,是現代政治的趨勢,是一種很好的官方與地方相互妥協的形式,在這上面朱敬倫一點都不反對,他反對的是那種貿然的崩潰式的革命,始終認爲,除非到了萬不得已,否則革命都是比不要的,因爲革命的成本遠遠大於其他任何改革。

    對美戰爭期間,已經開始有精英批評政府權力過大,只差批評皇帝毒菜了,從那時候起立憲的呼聲就沒有斷絕過,當然像以往的情形一樣,這種新派學習西方的要求,被老派勢力自發的抵制,認爲中國製度源遠流長,不需要東施效顰效仿西方,不管新派說的多好聽,他們就一句話,主明臣賢乃施治良方,堅決不願意建立什麼議會。

    公局是中國廣東鄉間自發形成了一種自治機構,類似俄國的杜馬,早期的城市會議,朱敬倫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種自治傳統,可以加以推廣擴大,形成更適合中國自己的議會制,所以他支持了赫德的方案。

    但是方山堅決反對,他認爲:“陛下,赫德這個洋鬼子,用心不純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