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真的不想做賢王啊 >第200章 吳家
    寧夏郡,周口縣。

    吳家莊堡樓。

    吳家莊裏的青壯們都在搬運着一些糧食、鐵器、鹽巴等等東西,把這些東西都給搬到吳家莊的堡樓裏。

    孫老漢年紀不小了,今年已經是五十多歲了,在西北這個地方,大部分人到他這個年紀已經算是老人了,也沒什麼能動的了。

    但是孫老漢不一樣,這個時候還是身體硬朗,幹起活兒來比起年輕漢子也不差多少,因此吳家的家主看在他也是爲吳家勞累了一輩子的份兒上讓他一直留在吳家。

    今天吳家的佃戶們都十分忙碌,吳家值錢的東西幾乎都搬進了吳家莊的堡樓裏。

    吳家在寧夏郡排不上什麼名號,但是在周口縣也算得上是一個頗有實力的小家族了。

    整個周口縣有近兩成的土地都是周家的產業,周家也是和當地的官員交情頗深,在周口縣,吳家說不上呼風喚雨,但是說出去也是響噹噹的存在。

    吳家還有些人在各地做吏員,官職不高,但是手裏的實權卻是不小,吳家在寧夏郡靠西一帶也算是有些面子,消息也算靈通。

    這次吳家算是早早地就在自己家的堡樓裏囤滿了各種物資。

    西北這窮山惡水的地方,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盜匪橫行,官府的實力也不是太強,所以難以遏制住這種形勢。

    在這種趨勢下漸漸地西北的一些豪強慢慢地開始習慣將自己家的莊園建得越來越堅固,直到現在已經幾乎成爲城牆式的堡樓。

    這種堡樓建設的極其堅固,不下於一般的城牆,裏面可以住下數百上千人,並且囤放足夠可以支撐數個月的物資,即便是被一些匪盜給盯上也能抵禦侵害。

    過去的十幾年,寧夏郡邊界外一直都有一些遊牧的部落,經常偷偷摸摸過魏國邊境來,到裏面的郡縣劫掠。

    像是周口縣這種縣城更是被光顧過多次,因此這邊的人的防備心也是很重。

    這次吳家這麼大張旗鼓的準備物資,不少人都是紛紛跟着一起購買,有些居住在縣城外的人也是託關係跑到縣城裏去。

    倒是頗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這個時候吳家的大公子吳翰林正看着家中的佃戶在賣力地搬運糧食,低眉不語。

    吳翰林的父親吳財生當初給他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是想這個兒子能做到翰林,讓自己老吳家也是光宗耀祖。

    吳翰林也是不負衆望,弱冠之齡便已是舉人,要不是上次春闈的時候,吳翰林意外染上了風寒未能成行,也許吳家已經遷到內地甚至洪都去了。

    望着外面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吳翰林的心裏卻是沉甸甸的。

    別人不知道,但是吳家卻是早早就得知了羅馬的消息,畢竟周口縣離邊境實在太近了,吳家對這些消息一直是十分關注。

    其實周口縣也隱隱約約有人說起這些事情,但是很多人都將這些羅馬人當做了是以往的那些馬匪,或是劫掠的草原人一樣。

    但是吳家交際廣泛卻是探得了一部分實情,這些羅馬人的實力很強,不下於當年犯境的匈奴人,也是異常兇殘。

    吳翰林有些憂心,要是一旦這些羅馬人攻進來,單憑自家的堡樓真不見得能抵擋得住敵人。

    吳翰林暗歎一口氣,要是自己能高中,直接帶着自己的家族離開就好了,也用不着在這裏犯難了。

    吳家畢竟也算是1周口縣有名的大戶了,要是真的乾脆地捨棄了這裏,吳家也是有些捨不得。

    要知道等吳翰林在一個地方站穩了腳跟將吳家遷過去,跟吳家自己不得不逃離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如今吳翰林對自己的父親吳財生還是有些埋怨,跟一些身外之物比起來,一家老小的性命還是更要緊的,可惜自己的父親掉進錢眼兒裏了,就是不肯鬆手。

    “兒啊,家裏該屯的東西都屯好了嗎?”

    吳財生的聲音在吳翰林身後響起。

    “都已準備妥帖了。”吳翰林低頭對自己的父親道。

    雖說吳翰林對吳財生有些不滿,但是這個時候還是沒有表露出來,態度依舊恭敬。

    吳財生這個時候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只要咱們家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就算是外面天塌了也跟咱們吳家沒關係了。”

    吳財生本就是一個大胖子,說起話來肚子上的贅肉一晃一晃的,眼睛眯成一道縫,帶着些商人特有的精明和狡黠。

    吳財生拍拍吳翰林的肩膀說道:“咱們吳家可就靠你了,翰林,父親名字是財生,果然花了二十幾年就攢下了這麼大的家業,你的名字可是相國寺的高僧起的,一定可以光宗耀祖!”

    聽着吳財生的話,吳翰林也沒去反駁什麼,就是順着說道:“是,父親。”

    一般的豪強和世家最大的區別在於,世家是和朝廷有關聯的,往往都是書香門第或是名門貴胄,只有獲得了朝廷的認可,再傳承幾代才能慢慢成爲世家。

    這也是吳財生一定要兒子考功名的原因。

    ……

    吳家父子的對話對於老孫頭這種賣力氣過活的人來說就太過於遙遠,老孫頭活着的最大的念想就是能安安穩穩混一頓飽飯。

    在吳家呆了將近二十年,吳財生對老孫頭這種老人兒也是漸漸有了感情,即便是他們沒什麼用了,也沒有強行趕出去,而是留在吳家接着過日子。

    老孫頭不知道什麼收買人心之類的道道,但是對於自己的東家,老孫頭還是很滿意的,畢竟能安安穩穩過二十年不出問題,老孫頭也就滿足了。

    不過人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老孫頭就開始爲他唯一的獨苗——小孫,着急了。

    小孫沒有老孫頭的勤勞肯幹,一直都是偷奸耍滑,好逸惡勞,也就是看在老孫頭的份兒上,不然早就被吳家給攆走了。

    但是眼瞅着小孫到了二十七八還在打光棍,老孫頭就是着急上火,但是也沒什麼辦法,誰願意嫁給一個佃戶的兒子呢?

    就是去做丫鬟都比嫁給一個佃戶的兒子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