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帶着空間胎穿六零 >第453章 木匠和鐵匠鋪的火爆
    “姚文遠同志,逸飛同志說的很清楚,這只是權宜之計。

    事後是完全停掉,還是收歸國有,咱們再開會商量,你怎麼能隨便斷章取義,用來攻擊自己的同志呢?

    現在各部門團結協作,一切都是爲了圓滿的完成這次接待工作。

    在盟友面前,在全世界媒體記者面前,來展示國家做好的一面。

    這麼關鍵的時刻,你還不忘搞鬥爭,真是讓人失望。”

    老人家痛心疾首的說道。

    “老人家,我……”

    “好了,我認爲你不適合繼續參加這次會議了,先出去吧,好好想想自己身上的問題。”

    姚文遠正準備爲自己辯解,卻被那一位直接打斷了。

    那一位可是最要臉面的人,姚文遠這麼不合時宜的發言,讓那一位也有些不喜。

    好好當一條狗,自然有你的狗糧喫,但是一條蠢狗,只配待在籠子裏夾起尾巴。

    姚文遠灰頭土臉的離開了會議室,其他的造反派也都噤了聲。

    會議繼續進行,很快統一了意見。

    先營造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等訪問團和媒體記者走了以後,這些小商小販的善後問題,再行商議。

    晚上,陳老紅光滿面的回了家,嘴裏還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舅爺,心情這麼好啊!是不是上面同意了您的提議啊?”

    周宇滿懷期待的問道。

    “是的,通過了,那一位和老人家兩個人親自拍板,紅頭文件很快就要下發到街道辦了。”

    提議能夠獲得通過,陳老也很高興。

    “那真是太好了,我還以爲那一位不會輕易答應呢!

    雖然是做給外賓看的,但畢竟跟目前的政策有些不符。”

    老人家贊同這個建議,在周宇的預料之中,那一位也這麼痛快的答應了,是周宇沒有想到的。

    “建國以後,因爲實施的政策對資產階級不友好,有些心思活泛的人早早的就逃到了國外。

    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說了很多不利於國家的言論,給國家在國際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這次要來很多國外的媒體,是一個扭轉國家形象的好機會。”

    都是聰明人,陳老無需說太多,周宇就全明白了。

    ……

    一個紅頭文件從權力核心發佈出來,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

    原來的小商小販,有些在工廠裏上班,有些回了鄉下務農,有些在社會上游蕩,靠着街道的救濟艱難度日。

    剛剛接到通知的時候,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着街道辦下發的出攤許可證百感交集。

    政府支持他們重新出攤,只要拿着出攤許可證,就可以去供銷社和糧油店進貨,全部按批發價,給他們留出了足夠的利潤。

    “這是不是騙人的?等咱們出攤了,他們再抓我們去勞改。”

    “說不準,有可能是哪個農場又缺人了吧!”

    “誰想出攤誰出攤,我是不敢了,上次想着補貼一下家用,我偷偷賣了兩天包子,直接關了我半年。

    裏邊喫的差,乾的活還重,我都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現在想想都後怕。”

    一些膽小的,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直到街道辦再三保證,那些小攤販纔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之所以街道辦對小商小販如此上心,是因爲大商鋪重開實在是來不及了。

    裝修,招工,進貨都需要時間,外賓訪華的時間卻越來越近,根本就趕不上。

    一些膽大的商販,得到街道辦的保證以後,從家裏的角落裏,翻出了自己曾經賴以生存的傢伙事。

    簡單的做一下清潔,不好用的地方修理一下,進一些原材料,就可以重操舊業了。

    膽小的商販,或者是東西被沒收損毀的商販,心急火燎的涌向了鐵匠鋪和木匠的家裏。

    拿出家裏的積蓄,亦或者是借來的錢,下訂單製作出攤需要的工具。

    木匠以前只是偷偷的打一些傢俱,鐵匠更是早都不開張了,前幾年大鍊鋼鐵時,民間的鐵器都收的差不多了。

    木匠和鐵匠們,看到一下子涌進來這麼多人,製作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一時間被搞得不知所措。

    等到商販們七嘴八舌的解釋清楚,木匠和鐵匠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不行啊!家裏沒有這麼多原材料。”

    這是京城周邊所有木匠和鐵匠的回覆。

    “你們可以去街道辦申請許可證,拿着許可證就可以去木材廠和鋼鐵廠進貨。

    都是成本價,給你們就夠了利潤。”

    “是啊!我們的出攤許可證就是街道辦下發的。”

    小商販們紛紛出謀劃策。

    “那我們就去街道辦試試。”

    對於曾經從事木匠和鐵匠工作的人們,對於能夠重新開業,都是滿懷驚喜的,沒有一個人心生抗拒。

    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孩子們的手藝都不到家,正好藉此機會,讓孩子們也都練練手。

    這是他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技能,不能在他們這一代斷掉。

    木匠和鐵匠找到自己所屬的街道辦,街道辦果然很爽快的給他們辦了開工許可證。

    木匠和鐵匠們拿着開工許可證,興沖沖的回了家,帶着全家老小,去木材廠或者鋼鐵廠進貨。

    到家就開始叮叮噹噹的開起了工,父子兄弟齊上陣,晝夜不停。

    誰也沒想到,小商小販還沒開始,最先火起來的居然是木匠和鐵匠。

    第二天,市民們起了牀,驚奇的聽到了衚衕裏傳來久違的叫賣聲。

    那些一直保存着吃飯家伙的小商販,已經開始出攤了。

    “蜜來哎葫蘆冰糖兒多哎咧。”

    “哎!酸梅湯桂花味,玉泉山的水、東直門的冰,喝到嘴裏頭涼颼颼,給的又多來,湯兒好喝。”

    “磨剪子咧哎!嗆菜刀。”

    “香菜、辣青椒哎、黃瓜、大丕魯來呦,西紅柿呦、蒜來嗨、韭菜、西葫蘆來、洋白菜哎、胡蘿蔔,卞蘿蔔、嫩芽地香椿哎,蒜來、好韭菜,呦嗨,雪裏紅哎、醃疙瘩頭哎!”

    “咧包兒咧咧包兒得了熱地咧,一個勁咧,這包兒熱的咧,發麪的包兒要熱咧。”

    “這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塊來,遠瞧瓤兒啦近瞧塊來,沙着你的口兒甜來,這兩個大來。”

    “玫瑰多,桂花多,玫瑰棗兒給的多,桃浦杏脯、玻璃粉,鬍子糕咧酸梅湯。”

    “賣藥糖哎,誰還買我的藥糖哎,桔子還有香蕉、山藥、人丹,買的買,稍的稍,賣藥糖的又來了,吃了嘛的味兒呀,有了嘛的味兒呀,桔子薄荷冒涼氣兒,吐酸水兒呀,打飽嗝,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小子兒不賣,大子兒一塊。”

    ……

    小商小販們走街串巷的賣力叫賣着,聲音都比以往更加清脆響亮,好像是把這幾年的鬱悶全部一股腦的喊了出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