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皇妃升職手冊 >第585章 不要覬覦皇位
    前段時日,禮部尚書廣邀文人,舉辦了一場詩文會,這事兒堯帝是知道的。

    楊懷恩的案子,他們早不提,晚不提,偏在這個時候提出翻案,分明是等不及了,怕楊懷恩一案連累信郡王的名聲,耽誤他備選儲君,所以這些朝臣纔會着急翻案。

    禮部尚書一發話,其他臣子紛紛站出來附和,堯帝掃了一眼,心下大驚,只因殿中支持翻案的臣子居然過半!這當中或許有人是真的敬重楊懷恩,但大部分應該都是藉着此事暗中支持章彥安。

    堯帝驚訝的是,章彥安失蹤了四年,如今纔回來不到兩年,居然會有這麼多的支持者!他到底是怎麼籠絡人心的?

    江開泰默不作聲,並未支持,章彥成看到那麼多人站出來,反倒沒那麼緊張了。

    支持的人越多,皇帝越容易起疑心,認爲這都是章彥安從中教唆,這樣的局面反倒對他有利。

    堯帝沒應腔,禮部尚書再次拱手,“皇上,楊大人雖有過錯,但他在朝期間一直兢兢業業,輔佐先帝,還曾爲皇上您授業傳道,實乃有功之臣。

    當時他是一時疏忽,被奸人矇蔽,纔會錯傳遺詔,並非故意爲之。他在獄中悔恨不已,病逝的前一晚還在寫摺子,爲民生着想,還請皇上開恩,念在他忠君愛國的份兒上,免除他的罪責!”

    “衆愛卿的意願,朕已知曉,彥安,下朝之後來一趟寧心殿,朕有話同你說。”

    堯帝面色淡淡,衆人看不出他的心思,但皇帝說了,要與信郡王私聊,估摸着應是與楊懷恩一案有關吧?

    既如此,朝臣們未再強求,等商議結果出來之後再行定奪。

    下朝之後,衆臣議論紛紛,明兆亦焦慮,卻不便在宮裏說什麼,直至出宮後,上了馬車,他纔對章彥成道:

    “皇上並未公開表態,究竟是應還是不應,怎就不給句準話呢?”

    會抱有這樣希望的人,都把皇帝想得太過高尚了,皇帝不是聖人,他也是有私心的,即使錯了,礙於顏面,皇帝大都不會承認,

    “這種事怎麼翻案?一旦翻案,豈不是等於讓父皇告訴世人,當年我判錯了,楊大人是含冤入獄,白白喪命?讓一個皇帝承認自己錯誤,你覺得可能嗎?”

    “我也覺得不可能,但那麼多朝臣開了口,皇上壓力很大,總得給個交代。”半數的朝臣都站楊懷恩,明兆怎能不心急?

    起初章彥成也着急,後來他一深思,反倒不慌了,“你猜父皇爲何單獨把章彥安叫過去?”

    明兆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皇上該不會真的打算給他母家翻案吧?”

    章彥成微搖首,眸閃精光,“若父皇打算翻案,大可在朝堂之上直接應承,然而父皇卻沒給個答覆,只叫走章彥安,那麼父皇應是打算讓章彥安給那些人一個交代。”

    明兆一時間沒明白堂兄的意思,章彥成並未明言,“且等明日吧!應該會有結果的。”

    寧心殿中,堯帝一回去,便讓人將他的冠服皆換下,換上常服。

    章彥安默立在一側等候,但聽皇帝閒聲道:“這龍袍啊!初穿的時候很新鮮,朕能穿大半晌,時日一久,就覺得冗雜繁重,下了朝就想脫掉,到底還是常服穿着自在啊!”

    皇帝這話似乎是在暗示什麼,難不成他是想說,皇位是人人都夢寐以求的光鮮亮麗,可當擁有之後就會發現,還是做個尋常人更好?

    所以皇帝是想表達什麼?提醒他不要覬覦皇位?

    離開都城四年,再次回到都城,章彥安真的對皇位沒什麼興致,怎奈母親卻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壓在他身上,叮囑他一定要去爭皇位,一定要爲楊家翻案。

    加之瑾嫺被章彥成搶走,他若想奪回瑾嫺,只能贏了章彥成!

    於是他被迫走上這條路,如今的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了泥沼,還如何抽身呢?

    章彥安不確定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他佯裝聽不懂,隨口應道:“父皇所言極是,華美之物大都容易生出束縛,在朝堂之上需循規守禮,回了寢殿,理該尋回自我,舒坦最重要。”

    可是朝堂的規矩,他真的懂嗎?堯帝撩袍坐下,掀眉打量着他,容色淡淡,“你祖父所犯何事,你可知曉?”

    此事章彥安也曾調查過,“宣讀先帝假遺詔,可他不曉得那份遺詔是假的。”

    “他是否知曉,旁人無從判斷,只有他自己清楚。律法擺在那兒,不能因爲一句不知曉,朕就輕饒了他。

    他身爲先帝身邊的重臣,竟連那筆跡是仿的都看不出來,他亦有失察之罪,若非朕追查到底,那這皇位便該是別人的,如何輪得到朕?你又如何成爲皇子?”

    說到後來,堯帝的情緒異常激動,聲音越發高昂,章彥安察覺出不對勁,不敢在繼續說下去,只得改口,

    “是兒臣想得太簡單了,還請父皇見諒。”

    堯帝並未訓責,只反問他,“你認爲你祖父的案子是否應該複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