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膳食娘子 >182.第182章 性格的偏差
    正在往陳佩兒懷裏拱着得楊樂賢忽然就覺得自己身側有些發涼,慢慢偏過頭去,見自家阿姐正看着自己。他忙露出一個自認“乖巧”的笑容,甜甜的笑容差點就沒把楊涵瑤給膩死。

    “阿姐,這少年說寫得太好了”楊樂賢小朋友毫不吝嗇地送上自己的讚歎,“就是好多字我都不認識,阿姐讀給我聽好嗎”

    楊涵瑤勾起脣,也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好啊,當然好了。”她頓了頓又問道:“只是賢哥兒,你既然字都認不全,怎麼又知道這文寫得好”

    “噗”聽到楊涵瑤這樣問着自家的弟弟,邊上的胡淑修等人都忍不住輕笑了起來。

    佩兒把臉繃得緊緊地,可看看向楊樂賢的目光裏卻充滿了溺愛。她是爹孃的獨生女,打小就希望能有個弟弟或妹妹給她帶着,當把做大姐的癮。

    可惜天不遂人願,她這個希望始終沒能實現。而楊樂賢長得十分可愛,脣紅齒白,幾個月來飲食的改善,使得他原本一張蠟黃的小臉變得粉嫩無比,讓人看了就心生喜歡。

    佩兒自然也無法抵擋這個小傢伙的萌勁,雖說把少爺當成自己的弟弟看有些大不敬。

    可佩兒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這不,纔來幾天呢,就徹底拜服在楊樂賢小朋友的萌勁下了。

    方襲陽走到佩兒跟前,伸手捏了捏楊樂賢的小臉蛋,笑眯眯地說道:“怎麼樣賢哥兒,這下沒話說了吧你家阿姐可不像我和淑修妹妹那樣好糊弄呢”

    聽到方襲陽這樣說,楊涵瑤只覺得頭更痛了。這楊樂賢小朋友自從喫到三顆益智丸後,彷彿突然開了竅似得,一下子聰明得都不像個五歲孩子。

    惹得他那先生李德輝欣慰不已,大讚有其姐之風,教導之事上又賣力了幾分。不斷給楊樂賢開小竈,誓要將楊樂賢小同學打造成小李村第一。

    好在楊樂賢經過陸成那件事後,說話警惕了許多。至今沒有把拼音的事情再泄露給第二個人。

    他認字的速度能這麼快,一是託了拼音的福;二麼則是那益智丸了。而昨天,楊涵瑤又給了楊樂賢兩顆益智丸,全部算起來,楊樂賢也吃了五顆益智丸了。

    有系統神藥的輔助再加上科學的學習方法,楊樂賢想學得差一點都沒辦法。但他自經歷過泄露拼音之事給陸成後,便警惕了起來。

    心中時常告誡自己,拼音是阿姐從天上帶來得。自己千萬不能再多嘴壞事了。上回還好是陸成哥,若換成先生

    那阿姐身上的祕密保不齊就會被先生看出來。楊樂賢雖小,但心裏也有了一定的是非輕重的觀念。

    雖然還想不出如果先生知道了阿姐是仙人的弟子後會是個什麼反應。但心裏卻是很清楚,不管先生到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總之這事不能再讓其他人知道了。

    扯遠了。再說楊樂賢小朋友,自從喫下了第三顆益智丸後,不但學業猶如坐了火箭般,飛速上升;就連這心思也越發靈活了起來。

    原本性子就有些腹黑的他,這下便得更腹黑了。自從發現家裏每天都會有兩個漂亮姐姐來跟自家阿姐學習後,這傢伙下學後在陸成家溫習功課的時間顯然是縮短了。

    當然楊樂賢小朋友絕不會告訴別人他是因爲家裏有兩個漂亮姐姐才早早回來得,他是爲了學習姐姐的學問才早回家得

    而他也曾聽陸成哥哥唸書時念到過:世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他聽到這裏覺得有些不解,便問了陸成哥這話的意思。陸成哥告訴他,這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孔夫子認爲普天之下就數女人和小人最難伺候了和她他太親近,她他就放肆;若是疏遠些,便又覺得你不尊敬她他。

    楊樂賢小朋友聽了頓覺眼前敞開了一條光明大道。原來和姐姐們相處有這麼多門道啊難怪夫子被人稱爲聖人了,居然連怎麼和姐姐們相處都有心得,看來自己得多花些工夫好好鑽研鑽研夫子的學問。

    很顯然,楊樂賢小朋友對於這句話的理解與陸成的解說有着明顯的不同,於是就在這天起,楊樂賢小朋友在心裏給自己起草了一份與姐姐們相處論的規劃書。

    除了親孃和阿姐外,和其他的姐姐們相處時,一定要面上和氣,但心裏要敬而遠之,不然聖人的苦心就白花了

    自作聰明的楊樂賢小朋友居然還跟胡淑修與方襲陽玩起了“若即若離”的小把戲來,時而熱情,時而冷漠,時常把方襲陽與胡淑修弄得莫名其妙。

    很快地楊涵瑤就發現了楊樂賢的異常,當她私下詢問清楚理由後,真

    是哭笑不得。

    這小屁孩腦子裏裝得都是些啥啊這些想法咋這麼奇葩呢心中也越發擔憂了起來,甚至在想,以後再從系統取到益智丸後,是不是暫時先不要給這小傢伙吃了

    這小傢伙益智丸喫得越多,怎麼越發麻煩了這思維逆天得,讓她覺得壓力好大。

    聰明的孩子的確能舉一反三,在很小的時候便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可也正是這種能力會使得這些小孩變得特有個性,有得甚至會變得我行我素,思想價值觀一旦成型便很難再改變,而楊樂賢現在貌似就有些向這個方向在發展了。

    因爲那次在楊涵瑤問清楚緣由後,楊涵瑤立馬就給弟弟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

    楊樂賢當時很乖巧地承認了錯誤,可從他後面的行爲來看,顯然是沒有把楊涵瑤的話聽進去,依舊秉持着自己心中的理念我行我素。

    甚至就連楊樂賢自己都沒有發現,他對他自家的阿姐也在不知不覺中用上了這套行爲模式。

    楊涵瑤作爲一個內子裏二十五歲的人自然是瞧得出弟弟根本沒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只是在應付自己罷了。

    其實今天楊涵瑤聽見楊樂賢在旁唸叨自己說得少年論後,忽然心中一動。

    她覺得若是自己把這篇文寫出來給楊樂賢后,是不是多少能糾正一點小屁孩的價值觀

    畢竟楊樂賢才五歲嘛,雖說吃了益智丸聰明瞭不少。可若從這個時候抓思想教育,應該還是來得及得。

    畢竟那啥,楊大姑娘覺得弟弟行爲的偏失自己有着很大的責任。自己每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忙得不亦樂乎,卻忘記了楊樂賢這個年紀,這樣的家庭經歷背景下的孩子稍有一些偏差,價值觀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性格的成型往往便是在這個時候。

    後世說:性格決定命運。可預見地是,如果楊涵瑤再放任楊樂賢不管得話,那這孩子將來必定會成爲一個偏執之人。

    這樣性格的人若走仕途,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百姓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而古往今來,有着偏執性子的人往往都沒什麼好下場。

    比如此刻正在常州府衙坐着得知州王安石。這個拗相公就是太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一點點的反駁纔會對於到地方上當官而顯得那麼積極。

    原因很簡單,不是王安石故作清高,有着京官不要做,非到地方上來折騰。

    而是在京城做官上頭一大堆人,外加一個天子,這讓王安石覺得很麻煩。而到地方上就不同了,他可以把自己管轄的地方當成一個個實驗田,除了定期的奏報,他不用向誰交代。

    因爲地方事務的變動是一個地方官必須做得事,沒人可拿這個指摘他什麼。

    沒錯了,王安石王大人這麼熱衷於一線戰鬥和什麼道德大義扯不上任何關係,他只是喜歡當一把手罷了。

    而這些在一線的戰鬥經驗雖然爲他的變法提供了不少數據,可也正因爲如此使得王大人變得盲目了起來,他心中無比堅定地相信,只要按照他的法子變革下去,大宋必定會遠邁漢唐。

    然而當那鄭俠頂着欺君的罪名,把流民圖假冒成邊關急報交給銀臺司,直接呈現神宗皇帝后,王安石見到那圖雖然心中震撼,一度精神上受到了極大打擊。

    可打擊過後,王安石仍沒有放下心中的偏執,並且毅然決絕而往,變法失敗了

    王安石的偏執使得他迷失了方向,他完全忽視了官員品德高下的現實,也完全忽視了現實,只爲了心中一個執念而勇往直前,直到粉身碎骨才恍然大悟。

    可惜,當他明白時,一切都晚了

    這就是一個偏執之人的下場。宋代優待文人,王安石只是離開了朝堂,並無性命之憂。

    可就算這樣,朝廷不追究他的過失,他自己卻無法原諒自己。偏執之人的信念一旦被打破,便會墮入另一深淵,連爬上來的勇氣都沒有了。

    王安石是被自己殺死得,他死在了自己的偏執中。

    楊樂賢現在看着還只是個小孩子的任性而已,可俗話說得好,從小看到老,誰又能保證如果再任由楊樂賢這樣任性下去,會不會變成另一個悲劇者

    楊涵瑤不敢去冒這個險。不僅是心裏把楊樂賢當成了自己這世的親人,更因爲她借了別人姐姐的身體還魂,把楊樂賢培育成才,是她唯一真正能回報給這個家庭的東西。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