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膳食娘子 >291.第291章 不一樣的追悼
    有了精心的安排,再加上楊涵瑤上回教了不少的大夫與軍醫縫合術,青黴素也一併留給了軍隊使用,與此同時,一場勞軍運動在常州城裏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對於這夥子地痞流氓,常州的百姓早就恨到骨子裏去了。聽說這回大軍剿匪,結果中了埋伏,受傷慘重。

    若不是桑小聖人醫術高明,施展早已遺失的華佗剖腹療傷法與小聖人自創的傷口縫合術,還不知要死多少人呢

    而由桑小聖人主持的常州商會,在桑小聖人的帶頭下,捐助了大批的藥物與糧食,使得一度低落的大軍士氣再度高昂起來。

    早已經整裝完畢,準備再次出兵,勢要一舉覆滅這夥盤踞在常州地面的惡人們,以還常州一個朗朗晴天。

    所以百姓聽聞後,也紛紛加入勞軍隊伍,還把桑小聖人說得話拿來引用。

    這些是常州的子弟兵,他們流血犧牲是爲了我等安寧的生活。

    小聖人都這樣說了,自己要沒些個表示,那還算人麼一時間,百姓眼中兵痞們的形象一下高大了起來。

    那些兵痞子原本都是百姓眼中的丘八,這可不是唐朝。自宋開始,好男不當兵便成了一個共識。

    哪怕是遊俠兒也與前朝不同。流氓打架,得先喊話,對罵一陣,然後各自派出一人招呼兩下基本就完事了。

    這是一個追求雅緻的年代,一切暴力行爲都被打入了不文明的隊列。因爲當兵不再是榮耀,反而成了賤業。

    楊大姑娘深知這樣的隊伍,別說保家衛國了,不去欺負自己的百姓就不錯了。

    所以必須給他們上點思想課,同時要提高他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用榮譽來套住他們,使得他們會在不自覺中爲了維護士兵的形象,從而改變一些敲詐勒索的行爲。

    楊涵瑤在給這些士兵治傷時,就不斷反覆地讚美別人,還把後世解放軍的軍規軍紀拿來說說。

    比如咱們是人民子弟兵,什麼叫人民就是百姓咱們當兵是爲了保家衛國,咱們的大刀只向敵人砍去。

    咱們的拳頭只能落在敵人身上一切敢於用武力對付手無寸鐵的百姓那是十分可恥得。

    一個軍人保家衛國是爲了什麼那可不就是爲了保護百姓麼你說百姓跟你沒關係那你可有兄弟姐妹可有父母雙親你在保護百姓的同時,也在保護他們。

    所以咱們要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大軍路過,至多喝碗水。百姓日子也不容易,再去拿人的糧食喫,那還算人嗎想想你的父母,要是其他軍隊路過也這樣做,你還能安心地保家衛國麼

    然後又是一陣忽悠,把軍人這職業讚美地無比高尚因爲咱們是軍人,咱們熱血的付出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同胞家人,兄弟姐妹爲了他人而犧牲的人,是世上最高尚偉大的人

    一羣士兵大多是文盲,楊涵瑤講得也很直白。而楊涵瑤的名頭又十分地大,在這羣士兵眼裏,又是施藥,又

    是爲他們治病。

    特別是衣不解帶地照顧兩個傷兵的事蹟早已傳遍軍營。就連韓正軍這個將軍,看着楊涵瑤小小的人兒,拖着小身子,哪怕再疲憊也不離自己病人左右,端屎擦尿地,這,這就是聖人吶

    宋朝的武人大多比較自卑,發展到了仁宗執政晚期,這種自卑就更爲嚴重了。

    文人,哪怕一個沒有功名的文人站在他們面前,哪怕是個將軍,心中也不免自卑。

    以楊涵瑤如今的名望,能夠做到這點,這羣鐵血硬漢們都被生生打動了。

    沒說得,桑先生可是被常州百姓譽爲小聖人來着如今他更是以自己的行爲證明了他所說得知行合一。

    絕不是像其他那些文人那般,嘴裏說着一套,做得又是一套。先生的仁心是有目共睹得。對於他們這樣低賤的人,先生還能以國士待之,就這份心,大家都有種要爲了先生豁出去的感覺。

    先生說咱們可不是低賤的人軍人是這世上最偉大的職業咱們征戰沙場,血不是白流得。咱們的血流着的時候,也是在保護自己的父母雙親,兄弟姐妹。

    於是乎,從這天起,常州軍從這次小戰役開始,一路打到西夏,大遼,乃至更遠的地方,都以仁義之師著稱。

    嚴格遵守當年桑梓遠提出得大軍過境,不擾民,不入戶,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只取白水一碗飲。

    這種情緒隨着常州剿匪的順利結束,一塊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常州南大門外樹立而起被推到了頂峯。

    所有陣亡軍士的名字都被鐫刻在了石碑上,碑的正面上面的字跡乃桑梓遠親寫:紀念爲大宋拋頭顱,灑熱血,保家安民者。石碑的正中間乃是無比端正的宋體字,上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時間,石碑面前圍滿了常州各地趕來的傷亡軍人的家眷,哭聲連成一片。

    而這樣別開生面的事情也把常州的老少爺們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早已是人山人海,不少軍士在維持着秩序,可以前臉上的那種痞色去了不少。

    好像就在一夜之間,一場小小的戰役,使得這羣兵痞徹底脫變了,身上已有了屬於一個軍人還有的氣質。

    緊急選出的一塊地,四周被圍上了柵欄,石門與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是用水泥製造得,早在大軍第二次出征前,楊涵瑤就以常州商會的名義找到王安石,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王安石只是沉思了下,便答應了楊涵瑤的請求。同意修建烈士陵園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以鼓舞士氣。

    消息傳出,一時間士氣大振他們這些長期受到社會不平等待遇的漢子們,個個眼中含淚,熱血沸騰

    因爲桑先生,他們再也不是一羣卑賤的人他們每一個人家眷都會得到常州商會的照顧,使得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

    而他們一旦死去,名字也將被刻上石碑,享受子孫後代的敬仰正如先生的題詞那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