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膳食娘子 >493.第493章 無題
    其實鋼筆這東西若不講究的話,其實很容易造。早在10世紀的時候,歐洲就有了這樣的書寫工具。

    只是那時候的鋼筆還不能叫鋼筆,只能算沾水筆,是鋼筆的前身。這沾水筆很簡陋,僅具筆頭。在書寫時必須沾水使用,而不能連續供墨。

    另外這種筆即使在歐洲也非常稀少昂貴,大部分的人還是用鵝毛筆。

    而作爲後世來的楊大姑娘對於這種沾水筆那自然是看不上得。與其用這樣的筆,還不如用鵝毛筆呢

    所以早在四年前,她就有想造鋼筆的想法。畢竟用鋼筆書寫比較快捷,簡便。當然,鉛筆也具有這功能。而若想使字跡保存時間長一點的話,顯然用鋼筆要比鉛筆合適多了。

    可這想法雖好,但要造出鋼筆卻不是容易的事兒。楊涵瑤雖用過鋼筆,且還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但具體要怎麼造鋼筆可就有些爲難她了。

    因此她也是設計了許多方案,可最後都被她否定了。後來與常州商會的一干工匠們也商量過,也嘗試製造過,可最後的結果卻很糟糕。

    成本貴得嚇人,可書寫效果卻很爛。面對這樣的結果,楊涵瑤自然是無法滿意得。她可造鋼筆出來可不是爲了當奢侈品賣得。

    鋼筆書寫快捷簡便,特別是對於工匠們來說,用鋼筆畫圖紙那是又快又好。雖使用鉛筆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與鋼筆相比的話,顯然還是用鋼筆來畫圖紙比較好。

    畢竟圖紙這玩意可不能有半點馬虎,若用鉛筆的話,字跡一旦模糊或者毀損得話,那坑得可不光光就是一個人了

    這樣不負責的事情,作爲一個有節操的愛國女青年楊大姑娘那是絕對不會幹得作爲常州商會的會長,楊涵瑤對於自家出產的產品有着極高的要求。

    但凡不達標的東西那是絕對不能投入市場得免得砸了招牌

    要知道,在這時代口碑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商人們來說,良好的信譽度是在這個時代生存的根本之道。

    一旦毀損,呵呵,恐怕這輩子想爬起來都難了古人對於信用可是看得非常重得在交通不便,信息較爲堵塞的年代,口碑便是商家最好的招牌。

    沒有了口碑,那就等於自絕於世了大多數的商家都是十分注重自己所售貨物品質得。特別是常州商會在這時空橫空出世後,在其所賣商品上一一打上圖案花紋字樣的做法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這種給自己商品打上標記的做法最初在宋人眼裏,那絕對是一件看起來匪夷所思又新鮮的事兒。

    許多人甚至都覺得這常州商會的人是不是閒着沒事幹,錢多人特傻的那種這在每一個物件上,且還不分大小,都不厭其煩地刻上字樣圖案,這怎麼看都有些顯得傻呢

    這每一個物件都刻上標記字樣得,也就圖個好看而已。可就這小小的一個舉動卻要花去工匠們不少的時間與精力,這簡直就是喫飽了撐着沒事找事啊

    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深入人心,商標已成了這時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現在的商家若不給自己家的東西打上個標記,那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生意人了

    絕對會被人說成是鼠目寸光,連商標都不設計,這生意怕是不會做久

    常州商會作爲全大宋第一家率先使用商標的商會,其售賣之物皆以創新,奇特,優質而聞名於世。經過四年的發展,其樸實的品牌名已徹底打響了名頭,成爲了大宋家喻戶曉的商會品牌。

    但凡說要買些好東西的話,大宋以及周邊國家的人們,第一個就會想到常州商會。雖然東西貴些,可那賣得可都是名牌啊

    絕對的身份象徵不管是自己用還是送人,只要是常州商會出品的物件,那絕對可以讓每一個顧客都感到臉上有光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涵瑤敢把那不成熟的鋼筆放到商會去賣嗎這稍微寫寫就筆頭開花啥得

    這玩意拿出去,那不是給商會抹黑麼這年頭攢點名聲可不容易,可千萬不能輕易損壞咯

    而當時圍繞在楊涵瑤身邊的事也非常地多,所以這造鋼筆一事就這麼地就拖了下來,算是半黃了。

    可如今這楊涵瑤怎能又把鋼筆也製出來了呢難道她真如史志聰說得那樣,看看擠擠奶就靈光乍現,忽然就悟到了鋼筆的製作

    很顯然,楊大姑娘這回又撒謊了。而且騙得對象還居然還是來着雖然她也不是有意的

    實在是這鋼筆的製作難了一些,總是不合心意。最後,楊涵瑤也沒法子了,只能從系統內買了一堆鋼筆出來,,

    打算給這皇家的工匠們研究,研究

    當然,她拿出來的鋼筆那絕對只有一支,其他都存在空間內,等着以後當高檔鋼筆脫手呢

    至於那支給工匠們的嘛

    那自然是不能送出去咯這可是她那“師尊”送她的筆吶

    也趕着這貨運氣好,在縣主府被禁足了好幾日後,閒得發黴的楊大姑娘正巧趕上了一個節假日。於是乎,靈感一閃的她一下子找到了解悶的樂趣。

    製作鋼筆

    想着之前製作鋼筆的失敗,這回楊大姑娘總算是不小氣了,從系統裏把鋼筆買了出來,跟趙禎要了一些皇家的工匠,又讓商會在京的技師們也都趕過來

    看這架勢,顯然楊大姑娘這回是胸有成竹了

    當然,琢磨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地簡單。不過好在皇家的工匠們手藝都非常高超,絕對不是什麼樣子貨,鋼筆一拿到手,經過楊涵瑤的一番講述,配合着隨手畫出的簡易圖紙,很快就有人提出了更爲合理的方案來。

    而常州商會在京的工匠們也不甘落後。作爲民間百姓口中的第一商會的頂級工匠,那實力也是相當地強悍。特別面對着那羣皇家工匠時,這羣人早就存下了攀比之心。

    畢竟大家同爲技術人,切磋攀比下技藝那也是免不了的事兒。屬於人之常情呢再者,這些常州商會的工匠們可都是開了金手指得,他們本就是行業的佼佼者,再加上了常州技校的系統學習培訓後,這手藝可不是一個“好”字就能形容得了。

    因此這製作鋼筆一事,楊涵瑤纔開了個頭後,這些工匠們也就隨之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楊涵瑤善於工匠之事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而素來和氣無甚架子的民間縣主顯然要比正牌縣主親切地多所以這些工匠們倒也不怎麼拘束,各抒己見地,十分積極。

    雖說這皇家,民間兩派的工匠們攀比意味很濃,可卻沒有什麼故意針鋒相對的事兒出現。

    畢竟都是這時代頂級的工匠,對於技藝的追求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比歸比,可這雙方比鬥時,卻也正是相互學習的好時機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