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膳食娘子 >568.第568章 三茬輪作之法
    “奄摩勒,毗梨勒,訶梨勒,以上並和合用,各三兩,搗如麻豆大滿三十即成,味至甘美,飲之醉人。消食,下氣須是八月成,非此月不佳矣”

    楊涵瑤複述着從四時纂要裏看來的三勒漿酒的釀造方法,心裏暗道:“要早知道三勒漿酒釀造工藝已失傳的話,自己就按照書上記載得釀造出來賣了。現在倒好,失了一條財路了。嗯,看來得對照此書,再打聽打聽,琢磨琢磨,看看還有什麼是失傳了的東西,也好會商會再開闢點新財路。”

    “皇妹,此書可否借朕一覽就如你家阿弟所說,此書有着承前啓後之效,若皇妹手中有此書,那真是大宋之幸,華夏之幸啊”

    趙曙目光灼灼,作爲一個以農爲本的國家,一切有關農事的書籍都是很珍貴得。

    四時纂要在五代十國時期失傳,到現在算來也有百來年了,若是楊涵瑤手中真孤本得話,其帶來的意義可想而知。

    “皇兄,不必着急,待臣妹回了晉陵,立刻組織人手刊印此書。”

    “不可”王安石喊了起來,“殿下可是要將此書公佈於天下”

    楊涵瑤點點頭,面帶困惑地問道:“這書中多爲農事,將其刊印,廣佈天下,使其中記載之法可福澤萬人,這不是好事麼王大人爲何反對”

    “呵呵”曹後輕笑了一下,因着楊涵瑤這一問,剛剛心裏的那些小疙瘩去除了,這孩子還是純粹得,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曹母后爲何發笑難道臣女說得不對嗎皇兄,您也這樣認爲”

    楊涵瑤的表情很到位,似是對衆人的做飯很難理解一般,這姑娘,演技越發了得了。

    心裏其實很清楚,他們是怕技術外傳於他國吧呵呵,說實在得,這本書誠如趙曙所說有着承前啓後的作用,但對於楊涵瑤來說那也僅僅只是學術上的一個過程而已。

    因爲在後世,四時纂要又重現於世了。1960年,人們在日本發現了明萬曆十八年1590朝鮮重刻本,且爲碩果僅存的本子。

    1961年,由日本山本書店影印出版。中國根據這個影印本,由繆啓愉加以校釋,於1981年出版。

    而四時纂要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缺點,即全書共698條,其中占候,擇吉,鑲鎮等迷信的東西佔有348條,將近一半這與唐代密教佛教之一支巫術和道教的流行有關。

    另外,該書文字摘錄過簡,有時含混不清,間有失原意之處。雖然去蕪存精後,仍不失爲一部有相當價值的農書,但在楊涵瑤這個後世之人的眼中,價值已非常低。

    這一切都是靠了系統的福,非農業專業的楊大姑娘依託着系統,手中已有好幾本後世的農業書籍。在有了這些書本後,四時纂要其中的農事價值就不夠看了。

    “殿下容稟”這裏就老王同志最實誠了,雖然這些年情商有所提高,可那也着實有限,自然也看不出這一來一去中帝王與太后已反反覆覆試探了自己未來的家媳好幾回了。

    他還跟個學者似得,很是認真好心地替楊涵瑤解惑,“這四時纂要,臣雖未閱覽過。但誠如楊小哥所說,其書所載之事皆與農事有關。這本書籍若流入他國,豈不是壯大敵國實力故而此書萬萬不可刊行於天下”

    “原來曹母后,皇兄,王大人是擔心這個麼”楊涵瑤假裝愣了會兒,隨即又道,“如是這般,皇兄,曹母后,王大人完全沒必要有此擔憂了”

    “此話何解”趙曙問道。

    楊涵瑤抿嘴一笑,道:“臣妹將此書反覆閱覽過多次,發現裏面關於農事之耕種之法已不試用於我大宋。時代在變,這農耕之法哪有不變的道理啓稟皇兄,曹母后,臣女已發現了一種更好的耕種之法,可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哦”趙曙的眼睛亮了,大小王的眼睛也亮了,愛在宮裏做農活的太后眼睛也亮了

    “快快道來”三人齊聲說道,一旁的楊李氏見此情景,心裏安慰。其實她知道自家孫女下來要說得是什麼話了。老太太之所以知道,無它,概因她也是此事的參與者。

    趙佳柔也抿嘴笑了起來,楊涵瑤在永昭陵兩年多,可不是什麼事兒都沒幹。而且此事她在晉陵就做了,到了永昭陵,除了爲先帝抄經祈福外,她們幾個小姐妹可還做了不少的事呢

    “三茬輪作”楊

    涵瑤不急不慢卻又擲地有聲地扔出了四個字來。

    “何爲三茬輪作”其他幾人忙追問道。

    “皇兄,母后,大人容稟。所謂的三茬輪作之法是指將耕地分成三份。三年之內每份休耕一年的制度,以保存耕地的肥力使其不至於太過透支。”

    “這就叫作三茬輪作”王安石眼中略顯失望,這法子不新鮮啊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這麼幹了,並且大行於天下。只是

    想到這裏,王安石還是忍不住在心裏誇讚了楊涵瑤一番,到底是說出知行合一的人,這話要麼不說,一說就說到點子上了。

    雖然叫法不同,不過道理是一樣得。三茬輪作之法早已無人使用,概因百年前中原大亂所致。

    而國朝問鼎以來,特別是先帝在位的四十二年間,大宋國內人口增長過快,這就導致了土地短缺,所以這三茬輪作之法早已被農人所棄。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大宋的國土實在太小了,人又太多,這麼平均下來,哪還能讓田地做些“生養休息”之事不然大家都得餓死了。

    這些年情況有所好轉,這還是託了楊涵瑤的福,成功地配置了土豆與紅薯,還弄了大規模的網箱養魚之法,這才呈現出一副遠邁漢唐之氣象。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王安石又看到了另一個危機。那就是楊涵瑤從她師尊那兒學來的醫術實在過於高明,她又弄了個這樣的學院,如今天下的大夫若不去常州醫科班深造一番,那絕對都無法坐堂了,會被人罵草菅人命得

    所以大宋現在的醫學那是整體得到了提高。不止在醫學上,藥學上也是。而赤腳醫生一書一出,更是紅遍大江南北,套用業內之人的說法,“只要熟讀此書,那活到七老八十絕不是問題”

    這話雖然聽着有些誇張,可仔細閱讀過此書後,並且做了一番實際調查後,才覺這話絕不是什麼吹噓,一些生活上的習慣改變竟然真得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個人衛生方面。

    不喝生水,不隨地大小便,這就減少了病竈的傳播,僅此一條就可以讓無數人受益。

    醫術的提高,新出藥物的奇效,安定的生活,良好的習慣帶來的後果就是人口呈爆發式的增長。

    有好事者做了一個統計,都是太醫院的人,他們驚奇的發現這四年來,凡是行事做派按照赤腳醫生一書來的人,身體健康狀況有着明顯的提高。

    而小兒的夭折率也在降低,因爲書裏用各種例子說明了早婚早育的各種危害,女子宜十八歲成婚生子,男子更是如此。

    統計出來的結果很是讓這些太醫院的太醫喫驚,在上了各種奏章後,來了一次全國人口統計,最後的結果很嚇人,人口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

    若不是現在開着海貿,又佔據了安南全境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產着可一年三種的占城稻,以及土豆紅薯來打底的話,很可能就要引發暴亂了。

    不過眼下看着不錯,但王安石已隱隱感到,再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離着“亂世”也不遠了。

    其實也不光光是王安石有此擔憂,早在趙禎還活着的時候,他與他的大臣們就已察覺到了危機。所以纔有了想免人頭稅,鼓勵多生育,寡婦再嫁的政策出來。

    無它,這是在爲大移民做準備呢趁着國朝有能力,存糧多的時候,早早將此事提上日程總比這樣幹坐等死的好。

    而且這是一舉兩得之事,澳洲那麼大的地方,既然是無主之地,又劃到了大宋的版圖內,總不能就讓他空在那兒吧每年去一趟弄點礦產回來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楊涵瑤瞄到老王同志以及諸人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她也不着急,繼續慢慢悠悠地說道:“這法子其實也不是我獨創,前人早有此創舉不過我在仔細閱讀了齊民要術等書籍後,又加上這多年的試行,終於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大宋的三茬輪作之法不但能讓土地得到生養休息,還能大大的提高產量”

    “什麼”趙曙一下子站了起來,不可置信地問道:“耕種之地少了,產量卻能提高,這是何道理”

    楊涵瑤被趙曙嚇了一跳,不用這麼激動吧再一看桌上之人,除了家人與自己的幾個小姐妹外,眼裏全都冒綠光了,跟頭狼似得。

    就連邊上伺候着的宦官與宮婢們都不例外,一副要生吞活剝了自己的模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