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不良人 >第三十二章 三不朽
    “都督,這裏的存糧足夠兩萬大軍三月之用。”

    糧食統計的結果出來,蘇大爲有些意外。

    “沒有想像中多。”

    “不算少了。”

    安文生在一旁安慰道:“能這麼順利攻下買召忽,而且獲得這批糧草,沒被高句麗人一把火燒掉,已經是超出預期,可解燃眉之急。”

    “你說得對。”

    蘇大爲點點頭:“城裏已經控制住了,想必水師的船也快到了。”

    “已經到了。”

    “即刻運糧。”

    買召忽即爲後世仁川市,依着漢江,直通外海。

    仁川港是後世韓國第二大港,第三大城市,與首都漢城極近。

    若走海路,只有十八海里。

    此時從港口處,停靠着數艘唐軍海船。

    其形制高大如樓,皆是半島少見的巨型海船。

    趁着夜色和風速,這兩三天下來,沿路居然無人發現。

    不過百濟大部份地區被義和降而復叛的地方貴族和城主佔據,建制混亂,令行不一,別說他們沒有去防備海上。

    就算有防備,也不知該向何處傳遞消息。

    在買召忽發出信號後,大船已經放下河道小船沿港進來,逆江而上。

    唐軍顧不得休息,一個個賣力的將糧倉裏堆積如山的糧食搬運上船。

    這次蘇大爲準備妥當,船上已經預留了數百架獨輪小車。

    就是當日黑齒常之用的那種。

    雖然有準備,但一時也是供不應求。

    好在唐軍這邊調度得當,總算沒出亂子,平平安安的將糧庫搬空。

    順手又將高句麗人存在買召忽的兵甲箭簇搬光。

    當真是一粒糧食都沒留下。

    等一切弄完,已經過去了數個時辰,天光大亮。

    從高句麗方向,漸漸有煙塵揚起。

    唐軍斥候回報,二十里外,出現大量高句麗鐵騎。

    蘇大爲大笑,長身而起,向黑齒常之和安文生道:“全軍撤出,把買召忽,不,把仁川還給高句麗人。”

    “諾。”

    等到高句麗人趕到買召忽時,除了一座空蕩蕩的城市,空得可以跑老鼠的糧倉還有軍械庫外,只有數千名被斬斷雙手拇指的高句麗人。

    看到這一幕,高句麗援軍的臉色一黑,憤怒的罵道:“唐軍如此歹毒”

    斬去拇指,便無法用弓箭,用兵器,幾乎宣告軍事生涯死亡。

    此舉,既沒有多傷人命,又令高句麗減員數千,還替高句麗人背上數千張喫飯的嘴。

    看到這種情況,高句麗人不破口大罵才奇怪了。

    “將軍,唐人唐人的大船”

    城頭上,有軍士指向遠方海面。

    但見海面波光粼粼,三艘唐軍大船在水面上一字排開。

    雪白的風帆被海風吹得鼓脹。

    船借風勢,去勢如箭。

    想追都追不及了。

    高句麗人氣得在城頭跺腳,破口大罵,卻只能眼睜睜看着唐軍海船遠去。

    隱隱還可聽到,從船上發出巨大的轟笑聲。

    這譏諷的笑聲,令買召忽城頭上的高句麗援軍,臉色漲紅,氣得幾欲吐血。

    援軍大將狠狠一拳砸在拳頭。

    因爲力道太大,拳端皮肉開裂,鮮血迸出。

    “乙支岐何在”

    “將軍,乙支岐他他死了”

    高句麗將軍聞言身子一震,血紅臉色瞬時轉白。

    乙支岐乃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的後人,其人亦是高句麗有名的勇將。

    令他在買召忽城,就是泉蓋蘇文看中其人之勇,準備以他爲先鋒攻略百濟,拓展高句麗的戰略縱深。

    但現在,乙支岐死了。

    死得如此悄無聲息。

    卻意味着高句麗還未開始的戰略,胎死腹中。

    這批糧材器械,不知耗費了高句麗多少人力物力,如果要重新籌集,怕不得兩三個月。

    問題是

    唐軍會給高句麗這個時間嗎

    援軍大將立於城頭,在海風吹拂之下,身形彷彿海草一樣微微搖動,似乎有些站立不穩。

    他出神的看着大海,看着唐人的戰船,心情不斷跌落。

    就在此刻,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大叫:“火”

    他回頭看去,瞳孔瞬時放大。

    不知何時,從買召忽城騰起烈火。

    倏忽間衝上半天。

    熱浪滾滾。

    “唐人,歹毒”

    將領身子一晃,一口熱血從喉頭衝出。

    大唐水軍的海船停在海面上,等候從買召忽順江而出的小船靠攏,將船上唐軍留下的探子接上後,這才揚帆遠去。

    蘇大爲在買召忽不止是擄光了糧草和軍械,還做了兩件事。

    一是命斬斷所有高句麗人的拇指。

    二是四處灑上火油。

    水軍來時,船上已經帶了足夠的鯨油和黑火油。

    待到高句麗人援軍進城,悄然放火。

    不費唐軍一兵一卒,就令高句麗人遭受巨大損失。

    “早就聽蘇定方將軍提起,年輕一輩有個蘇大爲,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一個寬厚略帶沙啞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蘇大爲回頭,看到此次配合自己行動的水軍大將。

    這是一個年約六旬的將軍。

    他一身金甲,膚色黝黑,雙掌骨節粗大,鼻樑隆準,雙眼若豹,眼中閃光熠熠。

    在頷間,生着如燕人張飛那般戟張的濃黑鬍鬚,顯得極爲粗獷有力。

    然而此人說話,卻透着溫文爾雅,語音字正腔圓,顯得極爲沉穩。

    “謝過將軍,將軍不覺得,我砍掉他們的拇指,太過殘忍嗎”

    “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兩軍交戰,何來殘忍一說。軍中可不流行婦人之仁。”

    金甲將哈哈一笑:“我現在是白身,毋用喊我將軍,就叫我的字,正則吧。”

    劉仁軌,字正則,出身汴州尉氏人,漢章帝劉炟之後。

    在太宗時以直言敢諫聞名,累官至給事中。

    李治即位後,任青州刺史。

    “禮不可廢,軍中皆爲袍澤,這次若非將軍接應及時,計劃不會如此完美。”

    “還是阿彌你眼光準,用兵如神,此次高句麗人吃了大虧,而我軍損失微乎其微,當真是後生可畏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