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末達人秀 >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
    “對了,孫承宗,轉告一下袁可立,根據山東的錦衣衛報的消息,萊陽縣城一帶有白蓮教的教衆出沒,這個邪教有擡頭的趨勢,一旦他任登、萊巡撫,不僅要配合遼東的官軍抵禦後金,還要清除邪教教徒。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什麼?白蓮教這等邪教再次出現了,還是在山東萊陽?”

    聞聽此言,孫承宗心裏是一驚,驚呼過後,進而難以相信的說道:“天啓二年的時候,白蓮教不是被山東總兵楊肇基剿滅了嗎?邪教頭目悉數伏法。”

    “孫大人,難道你沒聽說過,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話嗎?”

    反問了這麼一句之時,賈亦韜明顯楞了一下,更多的是驚訝,孫承宗會有如此天真的一面,會問出如此沒有營養的問題?

    賈亦韜當然知道天啓二年的白蓮教的造反,表面來看,是邪教蠱惑人心,帶頭鬧事,實則卻是山東的土地兼併已經非常嚴重,失去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造反乃是必然結果,白蓮教只是一個引子,頭目徐鴻儒不過是帶個頭而已。

    在這個時候,土地兼併的問題愈發的嚴重,再次出現白蓮教,賈亦韜一點都不怪。

    相於白蓮教的擡頭,再次出現在萊陽縣,隱隱有禍亂之勢,賈亦韜關心的卻是其所蘊含的問題,也是大明王朝亟待解決的問題,土地兼併加重,越來越多的百姓流離失所,加入起義的大軍之。

    畢竟,相於白蓮教的小打小鬧,猶如疥癬之疾,隨後的陝西民亂,起義軍四起,層出不窮,波及數省,更加的讓人頭疼,而土地兼併是其很大的誘因。

    當然,還有一點不可否認,還有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和加劇,天災不斷,使得流離失所的百姓大幅度增加,雙重作用之下,陝西民亂的嚴重也不足爲了。

    孫承宗當然也知道民亂的深層次原因,當然也明白流民是滋生邪教的土壤,張了張嘴,結果一句話也沒有說出。

    這時,賈亦韜笑了笑,沒有繼續再在白蓮教這件事糾葛,忽然拋出了一句話,讓孫承宗驚喜莫名,而又意外不已。

    “對了,孫愛卿,此去遼東之後,除了總兵之職,需要向朝廷報備、批准,自總兵以下,你可以任意任免武將。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不可超出軍的編制。”

    “而且,赴任之前,朕賜你尚方寶劍,以及蟒袍加身,帶朕巡視遼東。”

    孫承宗激動了,興奮了,佈滿褶子的面容顫動了起來,整個人像吃了藥一般,全身充滿了幹勁兒,當即再次磕頭謝恩,同時也完全相信了賈亦韜之言,這位年輕的皇帝真的是給予十二分的支持。

    “老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於明朝的武將而言,最大的憋屈之處,莫過於身邊有一個監軍之職,還都是以宦官充當,這些人閹人根本不懂兵事,還好瞎指揮,嚴重影響了武將的作戰。

    此刻,得到皇這樣的允諾,不再派出監軍,孫承宗說不完的高興,同時心裏愈發的自信,對於經略遼東更有把握。

    新皇的年紀尚青,智謀或許尚顯不足,無法與老狐狸般的黃豬皮正面交鋒,但孫承宗相信,只要這樣下去,予以足夠的信任,他孫承宗當得住後金騎兵的鐵騎,並在數年之後,收復整個遼東,兵鋒直指建奴的老巢,建州。

    適當的放權,一定的信任,不管是奸佞之臣,還是名將幹吏,都是他們最想從皇那裏獲得的東西。

    這時,似乎想到了什麼,賈亦韜露出古怪之色,淡淡一笑,意味深長的看着已經站起的孫承宗,詢問道:“孫大人,朕聽聞你有一幕僚,武雙全,精通兵事,既有研究,年紀輕輕,著有兵書《武備志》,自天啓元年開始,名聲大振,對於遼東的局勢更是極有了解。”

    聽着賈亦韜的徐徐講述,孫承宗已經知道說的是誰,但還是不確定地問道:“皇,您說得莫非是茅元儀?”

    “不錯,正是此人!”賈亦韜輕輕點頭,爽朗地脫口而出,迴應了一句,進而又說道:“孫愛卿,雖然茅元儀對遼東的戰事很是熟悉,對你督師遼東大有裨益,但朕還是想將其留在身邊,以作大用。”

    “皇,這是爲何?”

    孫承宗着急了,忍不住地問了這麼一句,除了袁崇煥、袁可立,茅元儀和孫元化是他最想用之人,督師遼東的左膀右臂,剛想爲他們某一個總兵之職。

    很顯然,賈亦韜並認爲孫承宗的置問是一種冒犯,反而很能理解對方的感受,對於一個主帥而言,武兼備的部將將會大有助益,太難找了,尤其是對遼東戰事。

    因此,賈亦韜表現的極有耐心,緩緩講述了其的原因。

    “孫大人,天啓年間,你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之職,那麼應該知道,兵備鬆弛,不僅是邊軍,原的駐軍也是一樣,其以京師的三大營和禁衛軍尤爲嚴重。”

    剎那間,孫承宗心領神會,有一絲明悟,皇之所以要茅元儀,是想幹什麼了,賈亦韜接下來之言,正好驗證了心的猜測。

    “據朕所知,由於常年缺少真正戰爭的洗禮,沒有打過仗,更是幾乎沒有演練過,京師的三大營和禁衛軍都快變成一羣草包,莫說戰鬥力底下,連一些火器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談何禦敵?談何拱衛京師?”

    “所以,再過段時間,朕準備整頓一下京師的防務,整頓三大營與禁衛軍的軍紀,將那些不合格的兵卒剔除出去,而這需要一個懂得兵事之人,而不是兵部的那些年紀一大把之人,精於世故,礙於人情,只會阻礙改革,不利於整肅軍紀。”

    孫承宗已經沒有了一開始的着急,聽得是頻頻點頭,深以爲然的樣子,對於禁衛軍和三大營的戰鬥力,堪草包,尤其是武將,這已經不算什麼祕密了。

    否則,不管是誰督師遼東,卻鮮有人要三大營陪同,前去遼東助戰,與建奴廝殺。

    當然,相於孫承宗對三大營和禁衛軍的直觀認識,深有體會,賈亦韜之所以知道這些,要簡單得多。

    己巳之變,是每個明史專家必知的事件,對於禁衛軍與三大營的表現,抵禦建奴兵圍京師之時,居然不會使用火器,倉促現學之下,反而傷了自己人。

    越是到了後期,三大營與禁衛軍越是不堪,只能用作剿匪,鎮壓起義軍。

    尤其是李自成攻打京城之後,更是將三大營與禁衛軍的無能暴露無遺,讓後世之人嗤笑。

    /50/5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