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末達人秀 >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
    僅僅是過了三天的時間,北京城的這股暗流由暗轉明,變得明朗化起來,呈現在公衆的視野裏,京城的這潭死水徹底沸騰了起來。 .

    尤其是黃立極一家子的狼狽離京,只有兩輛馬車,徹底將這種緊張的氣氛推到了新的頂峯。

    還有是在閹黨一派,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暗議論紛紛,心忐忑的同時,又充滿希冀,懷着一絲希望。

    “嗨...聽說了沒有?黃立極一家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是向皇繳納了贖金,才能夠免以追究,保住一家的老小?”

    “怎麼可能沒有聽說?老百姓或許還不知道,但整個官場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只要主動認罪,能坦白從寬。並且,向朝廷‘捐輸’一定的銀子,能倖免於難,躲過這一次風波,最不濟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周全!”

    “看看田爾耕、孫雲鶴、徐顯純那些人,是死鴨子嘴硬,死到臨頭都不肯鬆口,證據確鑿也不肯認罪,這下到可好,查沒家產,不僅本人被處斬,一家老小也跟着遭殃,全都被髮配到邊疆。”

    ......

    相於北京城的官場沸騰了起來,京師的禁衛軍更是發生了大地震,攪鬧得城裏的百姓人心惶惶,禁衛軍或是被拉到城駐紮外,或是與白杆子兵混編在一起,更有一些將領丟了腦袋。

    一時間,相對而言,除了百姓還能安穩一些,那些勳貴與官員們卻是一個個風聲鶴唳,膽戰心驚,每天都在不安與惶恐度過。

    除了內閣重臣,六部之,屬兵部官員的感受最深,京城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到皇城的錦衣衛,外到禁衛軍,幾乎全都掌握在年輕的皇帝手。

    兵權的轉移是那麼的隱祕,潤物細無聲人,在一些有心人的眼裏,卻還是發現了一些端倪,頭腦的清醒,理性的認識,使得他們膽寒,害怕地身體都在發抖。

    所有細微之處的徵兆,都預示着一場大風暴來臨,而風暴的起始點是京師衛戍部隊的軍權,進而蔓延到整個京城,乃至於天下。

    不管是那些皇親國戚、勳貴,還是京城裏的官員,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即便心裏沒鬼,也是忐忑不已,謹慎行事。最起碼是在短時間之內,做事不敢有絲毫的差池。

    因爲,皇的聲勢太嚇人了!

    從千里之外調來白杆子兵,是讓秦良玉接手京師的禁衛軍!

    當然,這並不包括那些瘋魔一般的部分魏黨官員,彷彿沒有意識到皇的大動作即將來臨,他們依舊在頂風作案,攻擊東林黨的同時,也在無下限的護短,保護自己人。

    隨着李國?的致仕,這位首輔當了還沒有兩個月,使得魏黨一派的危機感愈發的強烈,即便繼任者是來道宗,主持內閣,也無法讓他們心安多少。

    因爲這位新首輔是灰色的,雖然與魏忠賢有一些來往,有一些牽連,但更加偏向於性!

    尤其是崇禎皇帝登基即位之時,這位新首輔立馬倒戈相向,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天啓皇帝駕崩的那一刻起,有了分道揚鑣的苗頭,與魏忠賢成爲了兩路人。

    施府....

    施鳳來與施時升父子二人聚於書房之,都是滿臉的不安之色,交談的話語裏充滿消極的情緒,顯得心情很是低落,略有焦躁之意。

    “父親,我剛剛已經打聽到了消息,這次爲了能夠離京,遠離京城的漩渦,張瑞圖可謂是下了血本,捐出了將近九成的家產,城外的那些田地,更是無償的獻給皇家。”

    “還有楊景辰,由於參與過編撰《三朝要典》,整個人非常的心虛,害怕的要死,皇還未追究,已經主動認罪,並且捐輸了大半的家產,說什麼體恤國堅,事實是繳納的保護費......”

    “時升,不要摻雜你的個人情感,據實說行了。”

    施鳳來打斷了兒子施時升的講話,進而又問道:“對了,三法司會審吳淳夫、李夔龍和田吉結果出來了沒有?皇又是什麼態度?”

    “父親,結果早出來了,三法司的刑部尚書蘇茂相、左都御史曹思誠、大理寺署印少卿姚士慎三人也太大膽了,居然頂風作案,冒然袒護吳淳夫三人,僅僅是罰了他們分別三千兩、一千兩、一千兩紋銀,解助軍餉,皇當即將兵部尚書蘇茂相免職,換了王在晉。”

    “不過,皇也沒有真的要處斬吳淳夫三人的意思,他們的家人捐輸了全部的家產之後,給放了,任由其離京。”

    “怪事兒...不該啊....”

    猶如條件反射一般,施鳳來嘀咕了兩句,滿臉的不解之色,進而自語道:“按照皇如今在京城的這架勢,不該這般雷聲大雨點小啊?放寬對部分魏黨餘孽的處理,還能理解。但是,吳淳夫、李夔龍、田吉等人可是五虎般的存在。”

    “算國庫空虛,皇急需銀子,但以他們這些人的累累罪行,直接查沒家產都沒有問題,皇怎麼這麼輕易地放過來了呢?”

    “不對,其一定有什麼不足爲外人道也的隱祕,皇一定有着更深層次的意圖,事情絕不會這麼簡單!”

    說話之間,施鳳來的語氣越來越篤定,心有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眉頭都快擰成了一個疙瘩。

    乾清宮之,賈亦韜端坐在那裏,雖然繃着一張臉,但眸子閃爍着莫名的光芒,難以掩飾他此時興奮的心情,正在聽着楊景辰的侃侃而談,針對國策、時弊,積極提出興革的意見。

    “啓稟皇,如今之時,國泰日衰,國勢彌堅,天下之所以流民四起,百姓之所以民不聊生,朝廷的財政之所以越來越困頓,等等,究其原因,這一切的根源都在兩個字,黨爭!”

    “歷朝歷代以來,都不缺乏黨爭。然而,前朝之時,黨爭尤爲厲害,使得朝廷的官員多數沉迷於黨爭,而枉顧江山社稷,而無暇於天下蒼生,致使虛耗國力。”

    “何爲黨爭?是分屬不同的派系,代表着兩個不同羣體的利益,爭奪更多的私利。然而,世界之大,天下百姓將近兩萬萬,相於黎民百姓,他們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卻瓜分了絕大多數的利益。”

    “結果是,百姓的流離失所,朝廷的各種賦稅徵收不來。而且,那些參與黨爭的官員,還會使出渾身解數,想出各種辦法,掣肘朝廷的改革,維護他們背後團體的利益。”

    ......

    /50/5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