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山溝皇帝 >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
    建平城外數裏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尼姑,她的名字叫做

    唉,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廟裏沒有尼姑,也沒有和尚。

    興許之前是有的,但是現在嘛,這地方只有來來往往的明軍將士。

    兩天前,明軍抵達此地,然後就是佔據了這座據傳已經荒廢了半日的寺廟,王以旗的大本營,暫時就設在此地。

    王以旗帶着大軍之所以來這裏,那是以爲僞唐賊軍已經佔據了建平,同時在城內以及城外都是部署了大軍,再往前數裏的話,那基本都能直接到城下了,他的大軍遠道而來,自然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跑到城下,然後派出個大將和僞唐賊軍的大將單挑。

    因爲那樣的話,估計迎接王以旗的是無數的炮彈

    所以王以旗就在此地讓十萬大軍停下,然後紮營休整,大戰將近,他需要讓將士們喫飽喝足了,同時也是需要做好各種的準備。

    於此同時建平城裏,第五步兵師的陳科橋也是在拿着望遠鏡看着城外的明軍。

    明軍的數量極多,駐紮的營地就是蔓延數裏,一圈又一圈,那可是足足十萬大軍啊,比城內的民衆加上第五步兵師的總數都還要多呢。

    但是在南邊,卻還有着另外一支部隊,那就是李春景率領的第二軍主力各部隊,他們抵達的時間要稍微晚一些,乃是昨天才抵達。

    現在,雙方就是圍繞着建平這個小城駐紮佈防。

    至於建平城本身,也是成爲整個戰場的一部分。

    大戰將近,陳科橋自身也是有些緊張的,因爲這一戰雖然說是李春景想要的大決戰,但是雙方的兵力對比卻是略微大了一些。

    第二軍各部,包括第五步兵師在內,只有兩個步兵師,兩個混成團外加一個重炮營,總兵力約四萬人。

    而對面的明軍,則是有江南新軍六萬、邊軍兩萬、衛所兵兩萬,不多不少,剛好十萬。

    雙方的兵力對比是四萬比十萬

    毫無疑問,明軍在兵力上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的。

    在裝備上,則是大唐陸軍佔據了明顯的優勢。

    火槍上,第二軍各部擁有火槍大約一萬六千支,而對面的明軍其實也是差不不多這個數字。

    而火炮上則是各有春秋,大唐陸軍佔據了明顯的野戰炮等長身管的火炮數量優勢,各部的野戰炮加起來達到了一百五十門以上,而對面的明軍,則是大約五十多門。

    而值得注意的是,明軍方面只有少數幾門的九斤火炮,大唐陸軍這邊則是將近四十門九斤火炮。

    散彈炮方面,則是明軍要多一些。

    盔甲上,大唐陸軍第二軍裝備了的大量的板甲以及舊式鐵甲,棉鐵甲等等,兩萬人的長矛、刀盾、弓箭等冷兵器部隊裝備盔甲的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第二軍至少有七千披甲士兵。

    而對面的明軍,則是裝備傳統鐵甲以及棉甲,也有部分棉鐵甲,但是裝備比例上,則是遠遠不如大唐陸軍,十萬大軍,披甲之士不會超過五千人,這些人重要是集中在邊軍上。

    不過明軍除了兵力多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騎兵夠多

    王以旗麾下的十萬大軍,有着足足三千騎兵,這四千騎兵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騎馬步兵,而都是清一色的職業騎兵,絕大部分都是從北方邊軍抽調而來的騎兵,相當多一部分騎兵都是弓馬嫺熟。

    而第二軍這邊,騎兵的數量則是要少的多,全軍加起來所臨時組建的第二騎兵支隊,有騎兵約八百。

    可以說在騎兵這一項上,明軍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的。

    當然了,上述雙方的兵力對比,目前不管是李春景還是王以旗,其實他們都是不太清楚對方的詳細情況,只能猜一個大概。

    總體上來說,此戰雙方都是有着各自的優勢

    大唐陸軍槍炮多,士卒素質更高,披甲率遠超明軍。

    明軍兵力多,騎兵多。

    當這樣的兩支大軍在此地擺開陣勢的時候,誰勝誰負,那還真要打過了才知道了,對此陳科橋雖然抱有信心,但是也不是盲目的自信。

    在城頭觀察了一番後,他又是出城前往第二軍的中軍營帳,見到了李春景以及第二軍的其他將領,並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

    這一次的會議也是沒說什麼詳細的戰略佈置之類的東西,因爲雙方都擺開了陣勢了,一旦打起來就是硬拼,沒啥戰略可言。

    而具體細節上的陣型之類的,那也不是在會議上討論的東西,具體的細節,基本都是得讓他們回去了和團長、營長級別的人討論。

    李春景總不能直接指揮到營啊

    十一月九日,十日,雙方都是在沉默中度過。

    不過雙方是不會永遠都這麼沉默下去的。

    十一日,李春景傳令各部列陣,炮兵出列構築野戰炮位

    李春景率先動了,對面的明軍自然也是動了起來,營地裏的大量將士們開始出列,然後列出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方。

    等到中午時分,雙方已經列陣完畢,而大唐陸軍這邊,甚至都是主動放棄了建平城,全數出城列陣作戰。

    雙方圍繞着幾座低矮的小山頭各自部署,十幾萬的大軍把周圍擁擠的水泄不通

    中午時分,第四混成團率先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當然了自然不是傻乎乎的正面衝過去,而是試圖進行機動迂迴。

    不過明軍的警戒心相當的強烈,看到第四混成團動了後,他們也是跟着動,而且還派出了他們的騎兵部隊試圖繞行到第四混成團的側翼。

    眼看着第四混成團就要陷入危機的時候,李春景卻是又下令了,中軍的第七步兵師直接壓上,把雙方的距離直接縮短得到了三百米。

    於此同時,雙方的火炮也是開始大量密集的開火。

    唐軍、明軍雙方加起來差不多兩百多門野戰炮,相互打起來的聲勢那叫一個龐大,實心炮彈是在整個戰場上胡亂的飛舞着,炮聲隆隆下,人們的吶喊聲都是被直接掩蓋了下來。

    炮擊之中,大唐陸軍的重型榴彈炮也是發揮出來了讓人驚歎的威力,以往攻城的時候,這種火炮就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直接在野戰上使用,說實話這還是頭一回。

    不是大唐陸軍不想這麼幹,而是明軍以往根本就不給他們正面野外決戰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也就讓這種榴彈炮在戰場上得以發揮

    炮聲隆隆之下,雙方的步兵方陣是不斷的你來我往,這種涉及到十幾萬人的大決戰,自然是不可能簡單的一個衝鋒,然後就擊潰對手的。

    因爲雙方都會佈置後縱深,前面的一個步兵方陣完蛋了,這後面還有一個甚至兩個、三個呢。

    在雙方步兵、炮兵們激烈交戰的時候,雙方的騎兵們也是頻繁動作,他們之間倒是沒有發生騎兵的交戰,而是頻繁的穿插在戰場上,主要目的是通過騎兵的機動性,來威脅主力步兵方陣的側翼,從而迫使步兵方陣進行變陣,爲己方的步兵創造更有利的機會。

    目前雙方的交戰,還是集中在步兵和炮兵之間

    但是很明顯,由於大唐陸軍的火炮數量中多,威力龐大,密集的炮火是把明軍的一個方陣接着一個方陣給打崩潰,看的是讓王以旗臉色深沉不已。

    儘管王以旗從來都沒有親自率領上陣廝殺過,但是他依舊是一個知兵的文官,古往今來的衆多兵書基本都是通讀的,對於如今戰場上己方的炮兵幾乎被賊軍的炮兵徹底壓制,從而導致己方的步兵大量傷亡的時候,他也是知道情況有些不太妙。

    但是對此他也是沒有辦法

    誰讓他沒有這麼多的火炮

    當即就是回過頭來,和身邊的幾個將領們商議了一番,然後纔是傳下了最新的命令,讓騎兵敲掉賊軍左翼的炮兵陣地,那裏的賊軍炮兵陣地部署在一個小高地上,而且有數十門之多,居高臨下,對下方的己方步兵方陣殺傷巨大

    如果不把賊軍的炮兵陣地給打掉,恐怕今天自己的十萬大軍都得被這些火炮給轟崩潰了

    當然了,王以旗也是不會傻到讓騎兵直接正面衝鋒,而是讓他們衝擊側翼,同時在騎兵之外,他還足足派遣了上萬江南新軍衝擊敵軍左翼的步兵方陣,用來牽制敵軍的步兵方陣,以掩護騎兵的行動。

    隨着王以旗的命令下達,戰場上的局勢也是瞬間發生了變化。

    第二軍左翼,炮兵陣地上,一個年輕的中校神色輕鬆的指揮着麾下的炮兵營的九斤火炮進行炮擊,在他的指揮下,這十八門九斤火炮的炮擊節奏非常的平穩,不快也不慢,既發揮了最大的火力,同時也是保證了炮管不至於過熱而炸膛。

    指揮炮兵射擊之餘,他還有閒心和旁人閒聊幾句。

    但是很快他卻是神色略微變化,然後拿出了單通望遠鏡,在望遠鏡的視線裏,一羣明軍騎兵在一個低矮的山頭出現,然後朝着他的炮兵陣地緩緩而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