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鑄天朝 >第258章 轉眼秋末(上)
    已經進入三月,春耕時節到來,雲氏治下三地的老百姓們忙碌的耕種自家的田地,心中期待着秋天的收穫。

    經歷過一場天災和一場戰亂後,澤州的損失過於慘重,唯有休養生息纔是正道,這也是雲逸定下的發展方針:不起戰端,專心“休息”。

    雲氏這邊在休養生息,外界的戰爭卻一直沒有停下來,戰火在大黎帝國境域肆掠。

    宿州

    因爲宿州光明軍的南撤,宿州完全落入到世家手中,宿州九郡一城(宿州城)被刺桐沙氏、泌陽呂氏、郭氏三家瓜分,不過作爲本土勢力的刺桐沙氏和泌陽呂氏兩家對郭氏這個外來者非常不滿,認爲郭氏分薄了兩家的利益,而你郭氏只是一個外來者,佔了一個郡就夠多了,怎麼還佔了更多的地盤,沙、呂兩家可不依。

    要知道當初郭氏被光明軍打得狼狽而逃,損失慘重,要是沒有宿州世家的幫助(也不算是幫助,只是一種聯合,聯合起來對抗宿州光明軍),郭氏恐怕已經步入房陵錢氏後塵。

    於是沙呂兩家一起找上門去,要求郭氏將閼與郡之外的地盤都交出來,郭氏自然是不肯,喫到嘴裏的東西怎麼還能吐出來,大家都是十二氏之一,要是郭氏今天讓步了,那外人會怎麼看,就算是打不過沙呂兩家,郭氏也要硬挺着。

    在郭氏和沙呂兩家多次幾十人最多幾百人的小規模衝突後,小規模衝突終於變成大規模衝突,沙呂兩家大軍壓境,郭氏的軍隊只能嚴守城池,城池外的區域都讓給沙呂兩家,雖然雙方沒有發生大戰,不過郭氏也徹底與宿州世家分道揚鑣。

    就在這時,原本一直在臨州境內“搗亂”的兩路光明軍突然撤離臨州地域,向北前進,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北方的宿州,宿州的三大世家也趕緊停下手中動作,雙方達成和解,調動兵力抵擋準備北上的光明軍。

    兩路光明軍,一路是光明教教主袁昊率領的光明軍主力,兵力多達十五萬五千人,一路是蔣舟率領的宿州光明軍約五萬三千人,兩路光明加一起超過二十萬。

    而宿州,沙呂兩家的兵力各在六萬左右,郭氏的兵力也才四萬多人,總計不到十七萬,要是三家齊心協力,還是能夠抵擋住二十萬光明軍,只是現在三家再怎麼齊心協力也無法恢復到之前對付宿州光明軍的程度。

    三月初八,光明軍進入宿州地域,未受到任何抵抗。

    三大世家自知三家聯合起來的兵力不及光明軍,除了要留守後方的一部分軍隊外,三家只聚集到十二萬軍隊,與二十萬光明軍相比,差距巨大,世家聯軍只能拒城而守,堅守各大郡城,以抵擋二十萬光明軍,與此同時,三大世家還瘋狂的抓壯丁,不管老少,凡是還能夠走的能夠拿動兵器的男丁,都強制招募入伍。

    三大世家還不忘派出人馬,向朝廷和欽州、萊州的世家求援,即便他們出兵的機率比較小,三大世家也要試一試。

    三月初十,光明軍與世家聯軍的第一戰在富平郡城爆發,富平郡城有守軍三萬,被七倍於己的光明軍包圍,守軍堅守三日,城破。

    及至三月末,宿州一半地域已經落入到光明軍手中,世家聯軍艱難的抵擋光明軍,三大世家已經做好裝備,若是最後真的抵擋不了,那他們就退往欽州。

    衡州

    當塗黃氏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在十餘萬的光明軍猛烈進攻下,即使當塗黃氏在自己的地盤中極限募兵,也抵擋不住兇猛的光明軍,新兵到了戰場上也只有被屠殺的份,甚至一些被光明軍俘虜的新兵在光明教的宣傳下反過來加入到光明軍中。

    這兩個月的戰鬥中,在衡州境內的光明軍兵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跡象,黃氏也是非常無奈,當塗黃氏現任家主黃和同也不願意離開衡州這黃氏根基之地,離開了衡州,黃氏的根基就沒了,黃氏還怎麼來爭霸天下,而且現在黃氏只剩下一條逃路——九嶺山脈,這九嶺山脈可是阻隔大黎帝國和大唐帝國的大山脈,其內危險重重,若是沒有其他辦法,黃和同也不願意選擇這條路。

    三月末,雲氏在衡州的“搶人口”計劃暫時告一段落。

    四月初五,黃和同下令放棄剩下的地盤,集結殘兵一萬八千餘人,外加八千家眷,總計約兩萬六千餘人,向東退入九嶺山脈,至此衡州已經完全落入到光明軍手中。

    在光明軍掌控衡州後,留下一支兩萬人馬看守黃氏退入九嶺山脈的地區,又調派一支三萬人馬往衡州北部而去,防備惠州的敵人南下,衡州境內剩下的八萬光明軍迅速向西趕赴賀州。

    在賀州分出五萬人馬支援衡州光明軍這段期間,賀州世家聯軍對光明軍反動強攻,意圖收復被光明軍佔領的地盤。

    好在程英命令賀州光明軍且戰且退,不允許與世家聯軍硬拼,到了衡州被光明軍掌控時,賀州光明軍依舊佔據着賀州四分之一的地域,賀州光明軍的主力仍在,只等衡州光明軍回援,就可對賀州世家聯軍發動反攻。

    信州

    自年後光明教聖子袁暢帶領八萬欽州光明軍撤入信州後,與信州光明軍匯合,一時之間光明軍勢大,原本與光明軍勢均力敵的信州世家聯軍不斷敗退。

    雖然光明軍在信州佔據優勢,但是戰況也非常慘烈,信州與大越帝國接壤,武威關將大越帝國的軍隊牢牢阻擋在關外,武威關的守軍都是信州人,在大黎帝國立國的兩百餘年時間裏,不知道有多少信州人爲守護武威關而戰死,這樣導致信州人尚武的傳統,即使普通人沒錢不能習武,也要學一些招式。

    在這種環境下,信州的戰場中,很少有信州人會投降,無論敵人是誰,他們都會拼死一戰,即使受傷了,也要忍痛與敵人硬拼,可以說在大黎帝國各州的戰場上,除了澤州外,信州和惠州(彰德關)的戰場是最慘烈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