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傾風 >第839章 聰明的傻瓜
    又煞風景的人兒,真是叫人好生不歡喜,倚泉更是平白招人恨。

    就算是葉闕和微晞這對恩愛情侶,也沒看見有這種行爲,就喫個早點就能這般黏糊。要說這兩個人是蜜月期的夫妻,倚泉也能夠理解。

    可是他們分開這麼長的時間,就算是久別勝新婚,那也不至於如此的自然。看着葉傾風清澈無比的眼神,他就沒有辦法將這事情跟她套上去。

    “聖尊有什麼教導嗎”倚泉覺得很奇怪,昨天剛剛把婚事敲定,葉銘鋒那都快高興死了。樂得滿世界亂跑,反正就沒有個安靜的時候。

    瘋了那麼老半天,纔跟葉闕把話給說清楚了,原來不是什麼壞事情。而是一件好事情,對葉闕而言是雙喜臨門,畢竟葉傾風出現也算是一件。

    今天葉闕老早早的過來,就是爲了找葉傾風謝恩的,畢竟感情濃淡他固然是看不出來。可家裏頭還有個美麗的妻子,將事情都看的很清楚。

    懷抱着葉傾風的身體,朔流眉宇之間都是濃濃溫情,兩個人很是虐狗的吃了一頓飯。虐的倚泉死去活來,虐的葉闕相思欲絕。

    最虐狗的並不是這兩個人的恩愛,而是他們眉宇之中那種默默流淌的暖流,那種無與倫比的默契和感情。

    對於旁邊的兩個人,兩個人從餐前無視到餐後,葉傾風才軟軟的躺下來。飯飽就不想動,懶洋洋的感覺更重,葉傾風再次開口。“說說吧,現在的法制更改如何”

    以法律來規劃天下,這是法家的思想,葉傾風也不是什麼法家弟子。只是法律確實很必須的事情,只有用法律規範人的行爲,纔能有其他方面的施展空間。

    以禮儀道德來規範少部分人的行爲,這是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是要通過這個規範大多數人的行爲,這是不能夠實現的,總有一些人不太看重這些。

    這無異於天方夜譚,而後日子過的很長時間,法律也不見得有用。規則是否能夠執行,本身就決定這個世界是否保持着秩序,或者已經是一團亂。

    就比如說是從前的風神議會等等,制定的時候自然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一個行之有效的事情。只是到現在爲止,時間已經過去太長,當時制定的規則已經無法執行。

    所以風葉纔會變成一團亂麻,根本沒有任何規則可言,難道是當時制定的規則不好嗎

    聽聞到這樣的問題,倚泉很是迅疾的直接打開聯絡器,將淺墨玉澈給喊過來。“這事情我也不能獨自說,還是請淺墨玉澈過來,大家再好好商量吧。”

    法制的事情可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決定的,葉傾風縱然有這樣的能力,卻是最不能做這樣的事情。因爲她的影響實在是太大,非常容易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當一個人的威信越大的時候,越是一言一行都要考慮的很嚴謹,因爲他的影響很容易驅使身邊的人。也有人利用自己的魅力,去做一些不應該的事情。

    “說的也是,那乾脆把葉銘鋒也喊上,大家都討論一下。好記得從前跟你們討論事情的時候,那叫一個痛快淋漓。”葉傾風覺得羣策羣力,永遠都是個好辦法。

    只要大家的理念相同,只要大家的脾性相投。至於從前那些朝堂上,結黨營私的幫派之間,以各自立場的不同,來反對或者同意一件事。

    那是很沒有意思的,因爲他們考慮的都是自身的利益,真正爲國爲民的人還是很少的。所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

    范仲淹是曾經說過這一句話,而葉傾風則是實施了一句話,從公心的角度上。葉傾風還是很佩服范仲淹的,這是個大公無私的前輩。

    根據一些傳奇故事,和少數實例,葉傾風才明白范仲淹的可貴。他不僅僅是口說而已,實際上對於國人,范仲淹是有相當貢獻的,

    比如說在教育上,不窮教育就是從范仲淹開始的,有這樣一些資料可以說明。

    北宋建國以後,爲了選拔人才,專重科舉,而教育不興。中期以後,面對內憂外患,一批士大夫紛紛提出變法革新,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一生中,有三十多年時間是擔任地方官。他先後到過廣德軍、泰州、睦洲、蘇州、饒州、潤州、延州、邠州、杭州、越州等地,每到一處,他都大力興學。

    在饒州、潤州,邠州、延州都有他親手辦的學校。他一生勤於教育,創建書院,培養了大批經世致用的人才,並開創了北宋一代興學之風。

    說到教書育人這幾個字,恐怕在沒有比他更能夠詮釋的人了。還有這樣的傳說,那是在故稱姑蘇如今乘坐蘇州的地方,根據史料記載。

    姑蘇郡城之東南,有夫子廟,所處隘陋。范文正公以天章閣待制守是邦,欲遷之高顯。相地之勝,莫如南園。南園者,錢氏之所作也,高木清流,交蔭環麗,乃割其隅”。

    范文正公便是范仲淹的稱呼之一,古人那些尊稱太多,葉傾風無法一一追溯,其中的講究多着呢,生前死後都有着太多的稱呼。

    而在傳說之中,爲了慎重起見范仲淹請來風水師。

    風水師看後稱:此地坐落臥龍街上,街北爲北寺塔龍尾,南園正好是龍頭之位,乃姑蘇城風水寶地。

    如能在此興建家宅,子孫後代必將科舉及第,公卿將相,榮華富貴,萬世不竭。

    而范仲淹想到的是:“吾家有其貴,敦若天下之士鹹教育於此。貴將無已焉。”

    景祐二年,時任蘇州郡守的范仲淹,應地方人士朱公綽之請,奏請朝廷,獲准給田5頃辦學。範氏將已購擬作私宅的錢氏南園之地獻出建府學。

    並且把自己所得南園之地建爲“義學”,希望“天下之士鹹教育於此”。

    公曰:“吾恐異時患其隘耳。”此年,范仲淹聘胡瑗爲蘇州教授。

    同時亦給孫複寫信,希望他到蘇州“講貫經籍,教育人材”。

    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

    說:

    “吳郡昔未有學,以文請解者,不過數人。景佑中,范文正公以內閣典藩,而嘆癢序之未立。我先君光祿,率州人請建學,文正公請於朝,奏可,割南園一隅以創焉”。

    范仲淹創立的蘇州府學不僅在蘇州地區爲最早的一所官辦學校,而且在全國範圍內也屬第一所州府級學校。

    在唐以前,蘇州沒有學校,學生主要請私塾老師“傳道授業解惑”

    范仲淹創建蘇州府學後,特別注重府學的人才的培養。興學育人可以說是范仲淹行之終生的事業。他大力提倡改革科舉制度,積極投身於興辦學校的教育實踐之中,從而形成了豐富的教育思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