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裂國志 >第六十九章 議政司
    科舉舞弊幾乎是大周官場上人人心照不宣的祕密,稍有門路的官員,都會竭盡全力利用這個三年一次的機會,將家中子弟或者門生親信推入朝堂,而今年,得仁宗皇帝首肯,當朝相國裴元厚與監察司一同出手,針對這經年之弊展開了徹底清查。

    這一查,可謂是掀開了大周官場上最黑暗腐朽的一面。

    據統計,在本次科舉考試當中,最終金榜題名的學子裏,大約有將近一半都是官宦子弟或者名門之後當然,這其中肯定不乏才華出衆之人,但更多的都是依靠着家中門路舞弊上榜

    仁宗皇帝大怒,降下旨意,凡牽連舞弊之人一律革去功名,十年之內不得再考,其家族內若有人在朝爲官員則全部去職情節嚴重者發配大理寺候審

    至於禮部與吏部各階官員涉案之深,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禮部尚書莫子健當朝歸老,吏部侍郎齊光遠、其子齊百川、連同其他涉案官員總共三十七人移送法辦此二部經此一事,高層官員幾乎少了一半。

    消息傳出皇宮,百姓紛紛爲之雀躍,稱讚着仁宗英明,裴相威武,同時也唾罵着那些舞弊的官員與士子。

    在這場除弊當中,有兩件事並不會引起一般百姓的注意,但落在有心人眼裏,卻是天大的變革所在。

    一爲議政司的設立,這標誌着大周百姓有了法理上參政的權利,這也是中洲大陸千萬年的歷史上,普通人第一次由“綿羊”的角色上接過了牧鞭,對行政者開始小聲發表自己的意見。

    當然,在大周的官員眼中,現在還無法看的如此長遠,但他們也知道,平民議政一向都是支持嘉元學運一脈的官員最根本的政見之一,而議政司的設立無疑是保皇派對學運派又一次重大的讓步,做出讓步的,正是皇帝陛下本人。

    本次科舉舞弊官員中,禮部與吏部本來就是保皇派的大本營,此事之後,將來在朝堂上壓制學運的聲音將變得更加稀薄,至於裴元厚以宰相之尊,竟然屈尊統領一司,更是表明了議政司未來將要發揮的作用,一定非同小可。

    第二件事,雖然仁宗言明,除弊一事絕不溯及既往,但原本一些已經埋藏在塵埃中的舊事還是被重新翻了出來,這些事情都涉及與白海七十二部落之間的往來,比如走私鹽鐵,暗自通聯一類。

    相比於科舉舞弊,這類事件的調查更讓牽涉其中的官員更感不安,畢竟,若是罪名一旦坐實,就等同於叛國,那可絕對不是辭官就能了事的了。

    關於白海方面的調查,知情者不禁臆測到,看來大周又要對草原有新一輪的動作,十年休兵的這段時間,大多數週人已經模糊了這個一山之隔的強敵曾經與大周之間有過多麼慘烈的戰爭。

    在被調查的陳年往事當中,有一件事並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那就是永樂公主被刺一案。

    在九月中旬一個秋雨初至的日子裏,一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少年,從壽山監察司總部的院子裏打着傘笑眯眯的走了出來,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蟠龍鎮的道路。

    洪秀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大周朝議政司第一處分院在原吏部齊侍郎府邸正式掛牌,這座宅院的原主人現在已經踏上了流放之路。

    百姓對這麼一個自古以來從未出現過的衙門都有些好奇,紛紛聚在門外圍觀,在公差對貼出告示,對衆人講解了議政司的功用之後,所有人立刻開始興奮的討論了起來,紛紛表示朝廷越來越開明瞭,但並無一人真的走進去申冤或論政,畢竟自古以來,禍從口出這個道理深深的紮根在每一箇中洲人心中,在司內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能說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用圍觀老者的話講,朝廷給咱臉了,咱可不能蹬鼻子上臉,不然萬一人家翻臉了可咋辦。

    但儘管如此,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看着這個新衙門,尤其是對學運思想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