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韓四當官 >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
    外面亂成一團,韓秀峯卻很清閒。

    送走路過海安去各場巡察的郭沛霖,又換上粗布長衫,戴上斗笠,坐在明道書院後面的河邊釣魚。顧院長等士紳輪流作陪,今天正好輪到昨天剛從白米回來的李致庸,見坐了半天沒魚咬鉤,又忍不住說起招兵練兵的事。

    “四爺,那麼多青壯來投奔,您爲何一個也不收?”

    想到吉大吉二他們光宗耀祖回來後,有好多村裏的後生坐不住了,也想建功立業,成羣結隊來投軍,韓秀峯就笑道:“不是不收,而是不敢收。”

    “全是鄉里的子弟,最可靠不過了,爲何不敢收?”李致庸不解地問。

    “因爲收下他們就得管他們飯,別看我們現在有點糧,但那點糧能夠喫幾天?與其收下他們,不如讓各村辦團練,讓陸大明、梁六和吉大吉二他們去各村幫着先操練,等將來真要是有戰事,再招他們入營。”

    想到讓各村辦團練,讓那些青壯在自個兒家門口操練,既不要發餉也不用管飯,李致庸不禁笑道:“寓兵於民,這麼好的辦法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你不是沒想到,你是光想着有郭大人在,我們就不用爲糧餉擔憂。”韓秀峯提了提魚竿,接着道:“我跟你不一樣,我得想長遠點,萬一郭大人調任怎麼辦?所以得未雨綢繆,先存點糧餉,以便不時之需。”

    李致庸點點頭:“這倒是,我們是得想長遠點。”

    韓秀峯笑了笑,又說道:“手裏有糧,心裏纔不慌。現而今不比往年,水路梗阻,安豐、富安等場的鹽運不出去,外面的糧一樣運不過來,鹽場那麼多竈戶鹽丁的存糧一定不夠喫,我們現在多存點,萬一各場鬧饑荒,郭大人還能從我們這兒調糧去解燃眉之急。”

    想到各鹽場自產的糧一直是不夠喫的,那些運商在把鹽賣到湖廣之後不會放空船回來,而是把湖廣的糧再販賣到沿海各鹽場,李致庸這才意識到韓老爺想得更遠。

    他正暗自感慨,突然發現韓老爺好像愣住了,順着韓老爺的目光望去,只見一個身材苗條的妙齡女子,正跟餘三姑一道提水澆河邊的菜地。

    “四爺,四爺……”

    “哦,剛纔說到哪兒了?”韓秀峯緩過神,帶着幾分尷尬地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致庸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邊看邊笑道:“好像是任院長家的女公子,不然也不會跟三姑一起幹活。”

    韓秀峯剛纔之所以走神,是因爲那女子的背影越看越像遠在巴縣老家的琴兒,心不在焉地說:“是嗎?”

    “一定是,沒想到任院長家的千金竟出落的如此標緻。”李致庸笑了笑,又說道:“生在揚州城裏的女子就是不一樣,據說琴棋書畫沒她不會的。別說海安,就是泰州也找不出幾個這樣的才女。”

    韓秀峯笑道:“任院長膝下無子,就這麼一個掌上明珠,自然要悉心教導。”

    “以前膝下無子,以後不見得還是,這不是續絃了嗎,三姑一看就是個能生養的,說不定真能幫任院長生個大胖小子,給任院長傳宗接代。”

    “這倒是,你這麼一說倒給我提了個醒,以後可不能再讓三姑乾重活了。”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蹲在一邊伺候的蘇覺明突然想到他和周興遠在仙女廟時幾乎天天去青樓,而韓老爺卻一直孤身寡人,連個暖牀的丫頭都沒有。再想到海安這地方的那些女子粗手粗腳,別說韓老爺看不上,連他蘇覺明都看不上,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嘴角邊勾起一絲笑意。

    韓秀峯壓根兒沒回頭,自然看不見蘇覺明的表情,就算看見也不曉得他在想啥,正琢磨着這兒沒魚咬鉤,是不是換個地方釣,顧院長、餘青槐和王千里三人竟沿着河邊跑了過來。

    “顧院長,您老怎麼來了,您老慢點,看着點腳下!”

    “韓老爺,有事,有大事,仙女廟來人了!”

    “到底啥事?”

    顧院長一走到他身邊就急切地說:“剛剛來了兩個人,一個姓陸的候補知縣和一個姓楊的候補縣丞,是拿着刑部侍郎雷以誠的公文來的,說雷大人爲了籌餉奏請朝廷在仙女廟設了個什麼厘金局,他們現而今是厘金局的幫辦委員,打算在我們海安收過往商貨的厘金,這會兒全在巡檢司,要方士枚派幾個弓兵跟他們一道去中壩口設卡。”

    “雷以誠不是左副都御史嗎,怎麼成刑部侍郎了?”韓秀峯下意識問。

    “升官了,應該是剛升不久。”

    “來的那兩個人有沒有說這厘金怎麼個收法?”

    “過往的商貨每千文抽取三、四十文不等,”顧院長坐到李致庸讓出的板凳上,苦笑道:“如果只設這麼一個卡,抽取三、四十文也不算多,可雷以誠不只是設一個卡,仙女廟設,宜陵設,泰州設,姜堰設……韓老爺,您說說,一船商貨從江南運到我們這兒要抽多少錢?”

    “也是啊,可人家官大,再說朝廷又準了,我們能怎麼樣,難不成讓那兩個候補官滾蛋,不讓他們在海安設卡?”

    “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讓他們設。”顧院長輕嘆口氣,無奈地說:“方士枚估計是窮瘋了,看他那樣好像挺熱衷。”

    “不管怎麼說他是巡檢,那兩個什麼委員又要他出人出力,收到錢自然要跟他們分肥,他能不熱衷?”餘青槐嘟噥了幾

    句,想想又說道:“韓老爺,聽那兩個候補官說雷以誠請旨設厘金局,是他的一個姓錢名江的幕友獻的計。”

    韓秀峯沉吟道:“我看沒這麼簡單。”

    “韓老爺何出此言?”

    “徵糧加耗,設卡收釐,誰不會啊,誰又不想?只是大清有‘永不加賦’的祖訓,誰也不敢提罷了。”韓秀峯擡頭看着衆人若有所思的樣子,接着道:“前段時候覺明不是從清江浦帶回幾封京信嗎,信裏提到朝廷爲籌餉讓四川等省捐輸廣額,黃御史在信裏說這主意就是雷以誠想出來的。”

    “捐輸廣額,什麼意思?”顧院長好奇地問。

    韓秀峯耐心地解釋道:“賊匪作亂,朝廷不是缺銀子嗎,我還在京城做會館首事時,戶部就曾疏奏推廣捐例,奏請捐納舉人和生員,好像是捐舉人五千兩,附生三百兩。”

    “舉人都能捐,那我們這些讀書人還讀什麼書,還去考什麼功名?”顧院長大喫一驚。

    “顧院長,連您老都覺得這是一個餿主意,萬萬不可行,更不用說京裏那些科舉入仕的科道言官了,反正是掀起了軒然大波,這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不過話又說回來,真要是連舉人都能捐,別說五千兩,就是一萬兩,砸鍋賣鐵我也要捐一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