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春歸 >第77章 歷史之箭 2
    那逃走的那兩名騎兵跑的遠了,看不見了,周南等人才從地上起來,向河對岸看,地上橫七豎八的狼藉一片,二十多遼人騎兵都是中箭落地斃命,這對於素來勇敢無敵的遼人騎軍是一件很慚愧的事,連近身一戰的機會都沒有,便全軍覆沒了。

    周南檢視自己這裏,只有兩個隊員受了傷,一個是趴下時被箭射傷肩部,另一個被箭射傷腿部,幸好都是皮肉之傷。早有隊員拿出止血傷藥,按照老鄭頭平時教練的手法,用刀割破傷口,取出箭矢,又用身上帶着的蒸酒清洗了創口,然後敷上止血傷藥,用絲帛包紮好。

    看騎兵遠去,周南心裏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興奮,和他穿越前蹲守抓捕逃犯成功後的心情一樣。更有一種成功的喜悅。這是他和高遠三個月練出的精兵。以遼國騎兵的威猛,竟然一個照面就被他們這二十多步兵收拾掉。這便是對他們這三個月來的苦練的最大肯定了。

    周南向遠處看看,再沒有遼兵過來,便讓幾個鷹衛隊的隊員涉水過河,將那遼人騎兵遺留在河對岸的戰馬都牽回來。立刻便有幾個人跑過河,將散落的戰馬一匹匹圈攏在一起,這遼人騎兵的戰馬都是上好戰馬,溫順的跟着這幾名隊員從幾丈寬的河裏蹚過來。

    看着這二十多匹戰馬,這些隊員個個都興奮不已,他們是獵人,天性就是捕殺獵物,將獵物收入囊中是他們最高興的一刻。

    周南撫摸着一匹兎褐色、四肢堅實有力的戰馬,那戰馬在周南撫摸下,低頭啃食着腳下的草尖。周南也是喜愛非常,高小七不禁問道:“大郎,這馬可是好馬?”

    護家社的隊員們,因爲和周南相伴時間最久,所以還是和當初一樣,習慣稱呼周南爲大郎。

    周南聽高小七問,笑着說道:“遼人戰馬可是最好的戰馬,這種馬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抵禦最冷的暴雪;又最是勇猛,能踢碎狐狼的腦袋。經過調馴,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遼人就是仗着這馬才能傲視整個草原。”

    說笑間,二十五個人一人上了一匹馬,向山寨返回。

    高遠聽說周南在山下龍門溝遭遇了遼人騎兵,還射殺了二十幾名騎兵,只逃走兩個,大呼後悔沒有一起去。高芸在一旁嗔怪道:“刀箭無眼,若傷了可不是耍的。今日虧得大郎福大命大。以後就在這寨子裏罷,哥哥和大郎休要再出去了。”

    高遠和周南都點頭答應,也知道今天是僥倖,若遇到遼人大隊騎兵,可不是耍的。

    高遠又纏着周南問怎生遇到官軍,又怎生對射,周南也就一一作答。忽然周南頓足道:“大哥,我今天還是疏忽了,怕是要給寨子惹來禍事。”

    高遠和高芸都急問道:“大郎哪裏疏忽了?”

    周南指着桌上的弓箭道:“這弓箭乃是南朝軍中之物,當初我等從臥虎山山寨裏繳得,平日裏操練都是用它,今日情急之下與遼人兵士對射,我只顧讓人將戰馬帶回,卻未曾將射死遼人箭支銷燬。遼人今日逃回兩人,必會帶兵來尋,若在,遼人身上發現南朝箭矢,必然視我山寨爲敵,帶兵來攻打山寨,豈不是我給山寨惹來禍事?”

    高遠聞聽也是擔心,濃眉緊鎖。高芸見狀,忙安慰道:“大郎休要自尋煩惱,那官軍即便發現箭矢是宋軍之物,也未必會將此事栽在我山寨上啊,許是南朝小隊軍士與官軍遭遇,將官軍射殺。再說這周圍山寨林立,官軍認得是哪個山寨的人?”

    周南無奈道:“只能小心了,高大哥,這些天我們都打起精神,日夜巡守,不叫官軍鑽空子。將這批戰馬,先帶到後山餵養吧。”

    高遠點點頭,轉而不在乎的說道:“大郎,芸兒說的對,這官軍死了人,那是南朝小隊探子搏殺的,怎會尋到我山寨來?你就是自尋煩惱。哈哈哈。”

    周南苦笑一下,但願是自己自尋煩惱吧。

    遼軍白溝河大營。

    自從宋軍十萬人馬擺在雄州一線,天錫皇帝耶律淳便令知北院樞密事、兼南京都統蕭幹、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二人統兵三萬,在白溝河北岸防禦宋軍。

    遼軍總共就是三萬人馬,蕭幹統兵兩萬,駐紮在西線。耶律大石是秀才初掌兵,所以只給了耶律大石一萬人馬,協助蕭幹,駐紮在東線。二人共同守禦在白溝河北岸。只要宋軍突破這條防線,遼國南京城便在眼前了。

    自從天祚帝耶律延禧無心國事,被金國佔了大半國土,年初時從中京逃往南京,見金軍追來,又匆匆而逃。在逃亡途中還聽信讒言,將大皇子、晉王耶律敖盧斡處死,留守南京的遼國大臣無奈之下,由宰相李處溫、耶律大石等宗室、高官擁立本是燕王的耶律淳即位。

    黃袍加身本是好事,可是耶律淳深知現在的遼國有多麼破敗不堪,誰願意背黑鍋啊?被逼上皇位的耶律淳,無奈之下,只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眼看北面金國如狼似虎,南面又有宋軍氣勢洶洶,耶律淳趕緊向金國獻表稱降;又派使者去宋軍營中動之以情,曉之利益,說遼宋本是兄弟之邦,爲什麼捐棄百年友好,卻去勾引豺狼呢?

    奈何這時候的南朝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又眼看着遼國就完了,哪裏還信遼使的鬼話?就把遼使轟了回去。

    耶律淳一看,只得匆忙招了些流民,每人三十貫,喫糧當兵。就這樣東挪西湊,加上原有的各部私軍,湊了三萬人,由蕭乾和耶律大石統領。

    兵雖然是少了些,可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南面南朝大軍固然要派兵防守,北面更是有金人大軍,由完顏阿骨打親領,直奔燕京而來,那金人只由兩千人起兵,卻能連戰連克,戰無不勝,不能不另派重兵防守啊。好在南朝羸弱,連年來與遼軍交戰,都是輸多贏少,而且南朝非是狼子野心,略有贏處,便止步不前,回朝誇功了。而北面更有雄關難越,加上重兵防守,佔有地勢之利,倒也能讓他心中稍安。

    三萬兵馬雖少,可兩位統兵之人可都是人中翹楚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