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春歸 >第105章 夾縫求生
    雖然高遠不去細想其中的深意,只覺得能痛痛快快的過上不受人欺負的好日子,可是老鄭頭卻看明白了周南的心思。

    “據有一地,保境安民。”這樣的話說出來,幾乎就是赤裸裸的點明周南的想法了。周南就是想要在南朝、遼國和金人的幾方勢力下,自立一地啊。老鄭頭雖然是讀書人出身,讀的是孔孟文章,學的是忠義禮信,若是說在宋朝境內立一處山頭,自立一地,老鄭頭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可是這是在遼國啊,在本屬於漢人的幽雲之地內,割據一方,更能保護一地百姓太平,他不介意周南的想法,至於周南想圈其來多大一片地方,自然是越多越好了——番人佔的咱們漢人的地方,咱們圈出來,自然是多多益善了。至於將來,若能歸地獻城給南朝,自然少不得封官賜爵,蔭妻恩子了,嘿嘿嘿。

    不過現在想這些有些遠,現在連山寨都快保不住了,還是先爲眼下打算吧。

    見高遠和老鄭頭都願意,而且老鄭頭隱晦的點出“據有一地”這句話,更是表明了老鄭頭支持周南的心思。周南心裏噓了一口氣,他小心翼翼不說出稱霸一方、自立爲王的話,就是擔心高遠和老鄭頭兩人擔憂恐懼,在任何朝代、任何地方,反叛都是滅族重罪,是任何一個政權都最爲敏感的事情。不過遼國馬上就要土崩瓦解了,自己在遼國地界裏佔據一塊地方,又有誰管呢?何況,在這風雨欲來之際,能保護一方百姓,自然也是善事。既然高遠、老鄭頭兩人都能同意,那山寨裏其他人自然也會支持,亂世之中,誰又肯甘心做那待宰的豬羊呢?

    周南按着自己的想法,繼續說道:“那狗官被人救走逃回,不知死活,眼下南朝和官軍大戰在即,是顧不得我們這裏了。可日後必會帶兵圍剿山寨,官府刑法嚴苛,訕詈犯上者都要以厲刑殺死,更不必說我等對抗官兵、反叛朝廷的山寨了。若是以往,我等只有趁早逃離這裏了,或者是就戮等死。只是眼看這遼國被金國奪走半數城池,皇帝聽信讒言,連自己的老婆兒子都殺掉了,現在也不知去向,可見這遼國是氣數將盡。”

    聽周南這樣一解說,老鄭頭和高遠頻頻點頭,老鄭頭熟讀史書,自然知道,每朝每代,都是有建立,也有沒落,從來沒有哪個朝代統治萬代,而沒落之時,最一致的特點就是國君聽信讒言、濫殺忠臣。現在這遼國自然也是行將沒落之際啊。

    周南喝一大口酒,繼續鼓動道:“如今,這遼國已是日薄西山,行將被滅,燕京城這一帶看似防守嚴密,仍能抵抗各方,內裏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不堪一擊了;這南朝雖然大軍壓境,可是遲遲不敢渡河來,可見也只是嘴上功夫;那金軍雖然能搶下遼國半壁江山,可是更在遠處,還未打到這裏。我等雖是身處夾縫之中,也不是沒有機會。何不趁此時機,佔據地利要地,操訓兵馬,修築城池關隘,南依宋朝,北拒蠻夷,在這燕趙之地安度此生?!”說完,周南將手中酒盞向桌子上重重一頓,燈光下,周南修長眉毛凝立,更顯得英氣逼人。

    高遠和老鄭頭被周南最後一句話驚呆了,周南最開始也說出了本意,只是還沒有這樣的直白,現在周南通過一連串的解說和分析,直接說出要割據一方的話來,就顯得順理成章、讓人信服了。這周南,真的有些讓高遠猜不透了,從一開始的立個山寨,發展到割據一方,轉變也太大了吧?不過高遠喜歡這周南這種行事風格。高遠畢竟生長在偏僻山野裏,對這些上下尊卑沒什麼講究,盼望的就是能衣食充足、沒有欺凌,這兩天裏又連着被官軍圍剿山寨,只恨人馬不足,不能抵禦官軍,又苦於沒有辦法,現在周南拋出這種想法,與高遠想法不謀而合,自然是欣喜萬分,深慶大郎和自己想法一致。

    老鄭頭老成持重,但骨子裏也是不甘人下,否則也不會愧對家人鄉里遠走他鄉。又是遠離故土,身在他國,毫無歸屬感,對反叛一事本就不看重,何況周南剛纔的話裏也說了,這次要南依宋國,如若是佔據燕京,對宋國來說,自己可就是恢復幽燕的功臣。想到這裏,也不禁點頭。

    周南見二人都願意,便詳細向二人解釋道:“此番南朝巡邊,實是伐遼,遼國北有金國攻打,南有南朝虎視眈眈。這一次宋遼相戰,若遼國敗了,我等反抗官軍,佔據城池,說不得還是反抗遼國義士,非但不會獲罪,說不得還有一番獎賞;如若遼國未敗,外敵退後,我等與山寨便要被官軍碾作齏粉了。是以,我等唯有趁官軍南北交困之時,從中使計,方能佔有立足之地。”

    高遠一雙大眼泛着興奮,說道:“大郎,從來都是你出計謀,我自是全力助你。”

    老鄭頭也同高遠一般興奮,只是仍有疑惑道:“不知大郎可有計策?寨中百姓不知可願跟從?”

    周南還不想把自己的計劃全部說出來,如果說出詳細計劃,其中許多問題便無法解釋,自己在山寨裏,又未曾下山,哪裏探得許多消息?那樣反倒招致老鄭頭和高遠疑惑,搖搖頭,說道:“事起倉促,被逼如此,哪有現成計策?只是先這般打算罷了,我想過幾日便下山去打探一番,找機會下手。至於寨中百姓,便由大哥和老鄭頭去說吧,現在已有反叛之名,是束手待斃,還是趁機求生,自然會知道何去何從。”

    老鄭頭點點頭,有機會求生,甚至還能立功受賞,任哪個有血性的漢子都不會束手待斃。

    高遠好奇問道:“大郎既然有了長遠打算,準備如何下手呢?你若不說出個道理,慢說寨子裏的百姓,便是芸兒也不會讓你去。”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