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往事 >第四十二章 周瑜之死
    周瑜應該算是三國時期東吳軍界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了。

    周瑜自小與孫策交好。與孫權的哥哥孫策,一起聯手征戰多年,平定江東。建立了東吳的基業,功名蓋世。

    後來,周瑜又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

    周瑜爲東吳政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而就是這樣一個風度翩翩的浪子。卻三十多歲就死了。實在是讓人嘆息。

    那周瑜是怎樣死的呢?正史和《演義》又有什麼區別呢?

    關於周瑜之死。正史上和《演義》是有不同說法的。

    大家都應該知道,《演義》上說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而正史上卻不一樣。正史上說周瑜是自然病死的。

    那周瑜到底是怎樣死的呢?

    我們先從正史上來看看這個問題。

    周瑜死的時候,年僅三十六歲。死在哪裏?答案是巴丘。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呢?

    我們還要一點一點說起。

    劉璋在擔任益州牧的時候,被張魯侵犯。

    周瑜自赤壁大戰以後,一直爲孫權獻策。這次周瑜看準了時機。又準備向孫權獻策。

    這次周瑜專程去見孫權。請求下令討伐巴蜀地區。就可以從襄陽出兵攻打曹操,也許還可以得到北方的地區。孫權覺得可行,就同意了他的策略。

    孫權勸說劉備一起出兵攻打巴蜀地區,劉備聽從部下的進言。對孫權這樣答覆:“我很贊同一起討伐巴蜀之地的策略。可是我的屬地剛剛建立,現在還沒有兵力可以出啊!”

    這時周瑜趕回江陵,去部署攻打巴蜀的相差事宜,中途的病死在了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死後,孫權知道後,聽聞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於是孫權又親自穿上喪服爲周瑜舉哀,感動左右。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的時候,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孫權稱帝后,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之前,孫權任命周瑜爲偏將軍。併兼任南郡太守。並讓他屯兵於江陵。

    赤壁大戰後,周瑜曾向孫權獻計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孫權則認爲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又認爲劉備恐怕難以控制,所以沒有采納。

    作者個人認爲,周瑜的死與他的心情有關。再加上之前討伐曹仁的時候中了毒箭(流矢)。這樣一來,周瑜在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打擊。使周瑜得了重病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那周瑜的心情是什麼樣子呢?作者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點,周瑜在赤壁大戰應該立首功的。這一點在正史上是得到承認的。或許是因爲《演義》的渲染。說諸葛亮什麼什麼功勞大之類的。那都是瞎編亂造的。正史上,周瑜確實是立功最大的一個功臣。可是,後來,可能是因爲赤壁大戰。周瑜操勞心思。身疲力竭的。爲他後來的病死埋下了伏筆。

    第二點,這一點我覺得是東吳在赤壁大戰勝利後沒有撈到什麼便宜。反而讓劉備等人佔了很大的便宜。這使周瑜也是心情沉重。再加上南郡這邊防禦壓力很大。使周瑜心思疲憊。

    第三點。周瑜後來給孫權提出了很多對東吳有利的建議。而孫權都沒有采納。

    周瑜是恨劉備的,而孫權則是在觀望。這使周瑜更加焦慮不安。最後只能病死在巴丘。

    這是作者分析的幾點心情上的原因。身體上就是周瑜肩上中了流矢,就大病不已,成天躺在牀上養病。

    據說三國時期的流矢都含有一些劇毒,一中流矢,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這更何況是周瑜大都督呢?

    這就是正史上記載的周瑜之死。

    那周瑜之死在《演義》上又有什麼說法呢?

    在《演義》中,諸葛亮曾經多次對周瑜下手。像我們都知道的。諸葛亮智激周瑜,三次氣周公瑾什麼的。

    那諸葛亮也夠壞的了。誰讓他智商那麼高呢?

    在《演義》中,周瑜因嫉妒諸葛亮的個人才能而要殺掉他,最終諸葛亮安然離去。整個一個貓捉耗子的歷史劇本。

    這樣更是激怒了周瑜。後來就是周瑜之死了。

    那“周瑜之死”的《演義》上的劇本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讓作者慢慢道來。

    自從上次《演義》上講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之後,周瑜被當場氣昏倒地了。

    周瑜後來醒後,上書孫權,要起兵攻取荊州。而張昭等謀臣卻勸諫說,不僅不能與劉備交戰,還要上表皇帝,表奏劉備爲荊州牧,這樣可使曹操和劉備互相攻擊,東吳等着坐收漁翁之利。孫權則是以爲此計大善,便派華歆去了許都。

    曹操看罷華歆呈上的表章,便識破了東吳的計策,便與謀士商定,決定用計使孫,劉相互殘殺。於是曹操表周瑜爲南郡太守,程普爲江夏太守,華歆爲大理寺少卿。

    周瑜在就職南郡太守之後,就愈發想要討回荊州,於是又派魯肅前去討要。魯肅來見劉備,說明來意,不料劉備放聲大哭,說還了荊州便無安身。魯肅見劉備哭得如此傷心,便心軟了,只得回去稟告周瑜,暫緩討回荊州。

    周瑜後來不甘心,想了個假道伐虢之計,對魯肅說:“你再去見劉備,說東吳將取西川送給他,以換回荊州。到時我以取西川爲由借道荊州,劉備肯定不會防備,我們便可趁機奪下荊州。”

    魯肅再次來到荊州,說周瑜將率兵攻取西川來換荊州,軍士路過荊州的時候,還望劉皇叔能資助糧草。劉備聽了,連忙拱手謝道:“感激吳侯的好心!雄師到時,一定遠迎犒勞。”魯肅暗喜,辭別而去。

    而此時周瑜的箭傷已經接近痊癒,於是就親率水陸大軍五萬往荊州進發。快到荊州的時候。周瑜他們望見城上插着兩面白旗,並無一人。周瑜便命令將船靠岸,率領三千騎兵來到城下,見依然沒有什麼動靜,便命士兵叫門。

    這時,忽然一陣梆子響,只見趙雲在城樓上喊道:“軍師已知都督計謀,留我在此守候。”探馬又來報,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引四路兵馬,從四面殺來。周瑜大叫一聲,舊瘡復裂,摔於馬下。

    於是,部下把周瑜就回船上,又報說劉備,諸葛亮在前面的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更加氣憤,咬牙切齒地說:“我定要取下西川給你們看看!”於是令船隊上行,到巴丘時,探子來報:劉封,關平兩人領軍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戰,卻報諸葛亮有信來,其曰:若都督去取西川,曹操乘虛來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讀了信,口吐鮮血,昏厥過去,醒來後寫下一封遺書,仰天長嘆道:“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從這裏可以看出,不管正史和《演義》都敘述了,周瑜在返回途中,病死在了巴丘。可是原因卻不相同。正史上說,周瑜是因爲去攻打巴蜀的相關事宜病死在了途中。

    《演義》上則說,是因爲諸葛亮氣周瑜。導致周瑜之死。

    兩種說法各不同。

    甚至,有評論說《演義》中,周瑜一直就是作爲諸葛亮的陪襯出現的。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去讀讀《演義》第57回。周瑜之死。這一章回。

    後來《演義》上說。孫權在得知周瑜病故的消息之後。孫權放聲大哭,隨後按周瑜的遺囑,讓魯肅接替都督一職。

    這點確實是,正史上也說,周瑜和魯肅的關係很好,情同手足。周瑜也是看中了魯肅能說會道,懂人情事故的才能。

    再者,就是東吳這邊的人才儲備確實不多。一個東吳大都督,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要不孫策臨死前怎麼會給孫權說,“外事問周瑜,內事問張昭。”呢?

    這一切只能說明兩點。

    第一點,魯肅適合當東吳的大都督一職。以他的資質和經驗,完全可以勝任這一職。

    第二點,東吳的人才儲備實在不多了。

    爲什麼說東吳的人才儲備不多呢?在這裏就不費什麼筆墨了。下面的內容會提到。

    《演義》上還說了。周瑜死後。諸葛亮親自到江東給周瑜弔喪。並在周瑜靈前跪誦祭文,伏地大哭。這時,魯肅在一邊看着。見諸葛亮如此動情,倒是覺得周瑜度量太小,容不得諸葛亮。

    諸葛亮來江東給周瑜弔喪這件事,在正史上確實沒有記載。作者個人認爲是《演義》在渲染情節。錦上添花的一筆。

    周瑜就這樣死了。那東吳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劉備的計劃又增加了什麼新的內容呢?

    周瑜死了,東吳那邊並不可惜。劉備又開始了新的計劃。看更多! 威信公號:hhxs665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