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策行三國 >第304章 出山第一功
    許劭再次血遁,孫策的計劃未能完美實現,多少有些遺憾。

    不過杜襲和郭嘉的到來彌補了這個遺憾,一個去而復返,一個主動來投,爲孫策帶來的欣喜遠遠大於遺憾。看着衆人將許劭擡下城去,孫策正準備和郭嘉、杜襲好好聊聊,一轉身,卻發現一個孤獨的身影。

    陳到沒走,他站在城牆邊,看着擁着許劭而去的人羣,神情落寞。

    孫策對杜襲、郭嘉拱拱手,請他們稍候,緩步走到陳到身邊,探頭看了看。“別看了,人都走了。”

    陳到一驚,這才注意到孫策,連忙向後退了一步,躬身行禮。

    “還想死嗎?”孫策笑笑。“不想死的話,一起來喝一杯?”

    想起不久前的情景,陳到很窘,臉色通紅。親眼看到許劭的表演,他才知道許劭是這樣的名士,受委屈的根本不是許劭,而是孫策,而自己居然要爲許劭討公道找孫策比武,真是糊塗到家了。

    “到不明事理,誤會將軍,還請將軍海涵。”

    “這又不是你的錯,被騙了的人那麼多呢。”孫策指指遠處的人羣,擺擺手,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推着陳到的背說道:“走吧,一起去喝一杯,然後再談你要不要留下的事。對了,你從哪兒聽說我和張遼比武的事?我敢說,你聽到的肯定不準確,我給你講一講吧。”

    陳到沒有再推辭,跟着孫策下了城,一起來到營房裏。太守橋蕤張羅宴請士人去了,沒有管孫策,孫策就安排人去取些酒肉,和杜襲、郭嘉、陳到共坐。郭嘉剛纔聽孫策說起陳到,但他對陳到並不熟悉,既然坐在一起說話,自然問起了陳到的家世。

    面對出自陽翟郭氏的郭嘉,陳到明顯有些氣短,恭恭敬敬地報上家世。汝南原本屬於古陳國,陳氏是汝南著姓,三君之一的陳蕃就是汝南平輿人,與陳到算是遠房同族。不過陳氏族羣龐大,境遇不同,陳到家就屬於沒落的一類,而且陳到這一支以武功傳家,爲士林不恥,所以名聲不顯。

    郭嘉點點頭,說道:“這就是我認爲袁紹不能成事的原因之一。”

    陳到不解其意,孫策卻心中一動,笑道:“願聞其詳。”

    “諾。”郭嘉欠身致意。“將軍剛剛主政南陽,應該已經見識過南陽帝鄉的民風。汝南不是帝鄉,但汝南水土肥沃,適合耕種,素以殷實著稱。本朝大興儒學,汝南更是領天下風氣之先,名儒輩出,以冶學傳家者數不勝數,漸漸成爲士林重鎮。與他處不同,汝南本是楚地,民風原本激烈好鬥,習染儒學後不改慷慨,好議論,稟性剛烈,黨錮由汝南而起絕非意外。陳蕃、範滂不過是汝南人中的標杆而已,直道而行者不絕如縷,今日不過是匯聚成河,方顯澎湃之勢耳。”

    孫策聽得入神。他知道汝南戶口衆多,在朝野的勢力都不小,也出了不少有名的黨人,卻不知道汝南人在黨錮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紙上得來終覺淺,有些事就算書上有記載,他也未必能注意得到,注意到了感受也不一定,遠遠不如身處其中的人更有體會。

    “治儒學爲汝南人入仕帶來了機會,但也對汝南民風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儒學重禮,辭義繁複,先有今古文之爭,後有師法家法,一字之異而至連年不決,重虛名而輕實利。袁氏雖秉承汝南剛烈之義,起兵於河北,有爭雄天下之志,卻儒生習氣太重,重名士,輕武人,坐養名聲,心思全在朝爭上。董卓入京,袁紹一敗塗地,倉皇出奔,如今據河北,起兵討董,依然未能吸取教訓,隨他到河北的人都是汝潁名士,卻少有通曉軍事之輩,叔至被遺漏並非特例,無須介懷。”

    陳到很客氣地致謝,孫策卻是深有感觸。郭嘉這一趟河北沒有白走,他看到了袁紹的弱點。袁紹從汝潁兩地請去了很多名士,但其中能夠臨陣指揮作戰的人卻一個也沒有,他麾下知名的大將如被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