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策行三國 >第601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
    張昭說,儒門不反對技術,只是反對奇技淫巧。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儒門的確不反對技術,但讀書的目的是學而優則仕,佐君王致堯舜,沒幾個讀書人願意在具體技術上花費時間,所以整個漢代的技術雖然一直在進步,對文化要求較高,需要讀書人蔘與的技術卻乏善可呈,甚至有所倒退。

    地圖繪製技術就是如此。地圖尤其是軍事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戰國時連年征戰,地圖繪製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到西漢時已經相當成熟,馬王堆出土的地圖與實際地形基本吻合,讓人非常好奇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可是這一切到此爲止,從此就再也沒有什麼進步,甚至出現了後退,三國時已經沒人能繪製那樣的地圖了,以至於裴秀以爲漢代地圖繪製技術一貫如此,視之如敝履。

    如此他看過西漢早期的地圖,他肯定會抽自己兩個耳光。

    地圖繪製不是像生活中常有的技術,有一定的專業要求,傳播範圍較窄,師徒相傳,一旦出現斷檔,就可能造成失真甚至失傳,而且地名變更,追根溯源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需要讀書人的參與,否則過了一段時間,地名變動,連原有的地圖都認不全,更談不上創新。

    可是東漢以來,崇尚儒學,讀經入仕,能讀書的人都去讀儒書了,誰還願意畫地圖啊。

    地圖都繪製不好,製作立體模型就更無從說起。孫策早就想過這樣的事,但他手裏也沒有詳細準確的地圖,地形更是無從談起。陸議提出這樣的建議,換作幾個月前,他的確做不了,可是現在,他卻有初步的條件。郭嘉主持的斥候已經將豫州周邊的情況打探得比較說細,地形、水系分佈也有一定的瞭解,結合的手頭郡縣地圖,完全可以做出一副簡易的立體地形圖。

    孫策說幹就幹,讓人找來輜重營的工匠,先拼一塊長三丈,寬兩丈的木板,四面圍起,在上面畫出平面圖,再找來負責各片地區的斥候,讓他們用泥土在木板上相應位置堆出山形,標出河流。豫州境內山不多,邊境倒是不少,汝南的南部和西南部,潁川的西北部,沛國的東北部,都有一些規模不等的山,重要的倒是水,汝南境內有好幾條大河,方向易定,位置卻多少有些不準,只能粗具規模。

    矛盾很快出現,因此某個地標的具體方位,斥候們爭執不下,吵成一團。

    陸議看呆了,有些懊悔。孫策原本就很忙,他想幫忙,結果幫了倒忙。

    孫策倒是有心理準備。“你們看,山川河流,都是擺在眼前,而且在幾十年、上百年內都不會有什麼改變的東西,在每個人的眼中都不一樣,更何況那些看不見的東西?他們都是最好的斥候,也不會胡攪蠻纏,可是如果不做這個模型,他們一輩子都以爲自己說的是對的,而且別人的看法也和他們一樣。山川河流還好辦,在哪裏就是在哪裏,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派人測量一番就能分清對錯。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道理呢,又有誰來判斷誰對誰錯?”

    孫權和陸議深受啓發。

    孫策暫時將孫權、陸議留在身邊。雖然他對孫權有些先入爲主的排斥,但這畢竟是偏見,他是長子,又有先發優勢,只要自己不大意,孫權根本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如果自家兄弟都不能信任,刻意排斥,他也沒什麼人可用了。既然遲早要用,不如早點讓他們接觸。

    孫權、陸議跟着呂蒙一起了解情況,孫策看在眼中,忽然心動。東吳四都督,周瑜已經獨當一面,呂蒙、陸議也在帳下,只剩下一個魯肅還沒露面,他在哪兒?

    張紘在大營中騰出一個大營的位置,佈置了兩百頂帳篷,孫策隨即發佈命令,全軍將士有家眷在附近的,可以申請讓家眷探親,屆時可以安排一個帳篷讓他們一家團聚三到五日不等,有功勞者、訓練刻苦者優先。命令一下,整個大營都轟動了,很多人提出申請,遠遠超出了兩百之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