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策行三國 >第1880章 玄學
    送走孫堅後,孫策很快也辭別孫靜及一衆宗族,返回秣陵。

    首相張紘和計相虞翻正在籌建秣陵。虞翻提出了修改意見後,張紘也不敢大意,再次勘察整個擬建都城的整個區域,還請了精通風水的同道來參謀。

    這位同道不是旁人,正是襄陽學院的祭酒蔡邕。蔡邕是個通才,不僅精通儒家經典,還通曉各種祕術,比如圖讖,對地理也有相當的造詣,據說讀過傳自黃石公的《青囊經》殘本,靈不靈不清楚,反正說起來頭頭是道。

    他說那一套玄而又玄的理念,孫策沒聽懂,只聽懂了一個意思:秣陵王氣已經被秦始皇掘斷,不宜作爲王都,否則國祚不久。至於疾疫,秣陵的確有鬱結之氣,可是有秦淮河疏通其間,只要人口控制在一定範圍以內,發生疾疫的可能性不大。

    孫策不相信蔡邕的理論,但是他承認蔡邕的結果有一定的科學性。所謂疾疫,很多時候都和人口有關。人口多了,衛生狀況堪憂,傳染病就容易發作,相互感染,形成所謂的疾疫。如果醫療衛生做得到位,即使是大都市,出現大規模疾疫的可能性也不大。

    參考了蔡邕的建議後,張紘和虞翻統一了意見,建議在金陵邑的舊址營建新城。

    金陵邑是楚國滅越之後營建的軍事要塞,就建在沿江的臺地上。這片臺地是一片本地不多見的石質山地,又稱爲石頭山。石頭山北臨大江,西臨秦淮,水路交通極其便利。正對着石頭山的江心有一片江心洲,將大江一隔爲二,主江可供百姓船隻來往,夾江可停泊水師戰船和官府的船隻,互不干擾。在東側,有玄武湖可供戰船長期停泊、訓練。

    孫策聽取了彙報之後,同意了他們的建議。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地理條件就是如此,這些人又是當世人傑,尤其是有了幾年的實踐經驗,做出的決定必然是最合理的那一個。孫策唯一的意見就是不要急,一來秣陵終究是臨時都城,不會是長久之計,沒必要太花心思。二來三線作戰,財政困難,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在營建城邑上不合時宜。

    畢竟現在的形勢不同,他不需要依賴秣陵對抗中原。

    張紘、虞翻都同意孫策的決定,除了石頭城之外,暫時不考慮其他的建築。即使是石頭城也不打算建得規模太大,有幾座宮殿,符合孫策的吳王身份就行。

    石頭城還在圖紙上,孫策邀蔡邕到湯山別苑小住。

    再次見到孫策,蔡邕心情很好。這些年他在襄陽著史,進展順利,初稿已經完成大半,相關的志書已經全部完成了。只是蔡琰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說他所著的史書與孫策期望的史書有一定的距離,即使寫完了,付刊印行的可能性也不大。這讓他心裏有些不安,藉着這次機會,他想和孫策見個面,交換一下意見。

    孫策看完了蔡邕帶來的目錄和一部分書稿,考慮了很久時間,又和張紘、虞翻等人反覆商量,最後做出決定:蔡邕還按原計劃完成史書,他已經六十六歲了,還有沒有精力重來一遍實在是個問題。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雖然與孫策期望的還有一些距離,卻也無愧於一部良史。既然寫出來了,就應該印行天下。這部書完成之後,如果他還有精力完成改版,到時候再印就是了。如今印書成本大幅度下降,多印一兩部書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新舊兩部史相對照,白紙黑字,也能記載這個時代的變遷,讓後人有更確切的感受。

    蔡邕如釋重負,心情大好。他主動提及了新版的計劃。他雖然在襄陽著史,卻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作爲有名的大儒,各郡縣出版新書都會送一份給他,不少學問爭論還需要他仲裁,因此他對學術界的動向一清二楚,就連楊彪、黃琬還在撰寫中的官制史稿都如數家珍,對孫策的希望早有領會。

    “大王所求者,道也。”蔡邕如是說,自信滿滿。“先天地而生的道,獨立而不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