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帝國的崛起 >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
    徐智和張氏兄弟正在聽曲、飲酒,畢竟是閹餘之人就沒叫美姬做陪。張府的管家來彙報,說他乾兒子羅成有要事要見他,就讓人將羅成叫進來。

    這時,見羅成一副惶然的模樣,心裏便有些不喜,坐在八仙桌邊,問道:“什麼事?”

    羅成吞口唾沫,穩住呼吸,跪地回道:“乾爹,上午時小爺派人來,召見張昭。”

    徐智頓時臉色微變。他剛剛壽寧侯面前說“過幾日等着看好戲”,現在你給我說這個?

    張鶴齡神情微沉,他當然意識到計劃破產,插話道:“怎麼回事?太子怎麼會突然召見張昭?”

    羅成看一眼徐智,見他微微點頭,便道:“侯爺,聽說是今日授課時王學士講的興起,勸諫小爺不要接受張昭那套…”

    “哼。”張鶴齡鼻子裏重重的冷哼一聲。也不知道是對翰林侍講學士王華不滿,還是對徐公公不滿。

    徐智自覺有點灰頭灰臉。但這沒辦法,誰想的到竟然會有文官幫張昭呢?都在江湖裏混,他是腦子缺根弦才覺得王華是真在“罵”張昭。很明顯在“提醒”太子。

    徐智徐徐的開口道:“侯爺,這是意料之外的事。就算張昭被小爺召見,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會被小爺看重。只要他在東宮當值,機會多得是。”

    張鶴齡點點頭。徐公公話裏藏着話。太子說直白點,還是個孩子。他對張昭很感興趣。但等見到張昭之後,交談幾次,未必就會繼續看重。

    羅成跪在地上,欲言又止。

    徐智情緒不佳,呵斥道:“你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羅成低着頭,道:“乾爹,我剛出來時聽到宮裏的最新消息。小爺給了張昭隨時可以見他的待遇。”

    啪!

    空氣裏彷彿有一聲脆響。徐智一口氣差點沒上來,頸脖上一陣血往上涌,狠狠的盯着羅成。小兔崽子,你說話不會一次性說完嗎?

    張鶴齡則是心裏堵的慌。他剛準備繼續的,結果聽到這麼個消息。這種待遇,說明太子非常重視張昭。但是,他如何甘心?

    徐智緩了緩,燥得慌,勉強的拱手道:“侯爺,咱家還有事,今日就到這裏。”他哪裏還有臉在張府喫酒?帶着乾兒子迅速的離開。

    …

    …

    中午時分,內閣中的大學士、中書舍人、書吏都紛紛從文淵閣、內閣庫房中出來,往東華門外去喫午飯。

    謝遷剛出內閣重地,就有一名中書舍人告知宮中的情況。謝遷微微皺眉,略微放緩腳步,等到從裏面出來的李東陽。

    內閣大學士事務繁忙,且各有公房,需要有人跑腿、傳話。久而久之,得閣老看重的中書舍人就是其文祕。謝遷吩咐留意張昭的消息,所以其文祕立即來告知。

    “於喬…”李東陽笑呵呵的拱手致意,眯着眼睛看看冬日和熙的太陽,站在文華殿前的廣場中,邀請道:“一起去十里香中小飲數杯?”以他的智商,當然猜的出謝遷專門在等他。

    謝遷比李東陽小兩歲,但看起來身體好太多。而且風度翩翩,頗有人臣威儀

    。和其貌不揚的李東陽站在一起對比太明顯。點頭道:“行啊。”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着話。

    “賓之兄,太子今日召見張昭,他說的那些話,你知道了吧?”

    李東陽微笑道:“嗯。於喬對邊事有新的想法?”他給張昭劃的紅線,張昭並沒過線。

    見李東陽在轉移話題,謝遷搖搖頭,感慨的道:“賓之兄,我總感覺將其調到太子身邊是一個錯誤。唉…,去喝酒吧。”他亦不想和李東陽鬧僵。

    張昭很明顯就是戰爭份子。有他在太子身邊,就算有李賓之劃的那兩條紅線:第一,不準因私慾鼓動大軍出塞。第二,不可鼓動太子親征。但他還是憂心忡忡!

    李東陽笑着說起十里香中的美酒:五糧液。

    他對張昭今天的表現比較滿意的。沒有當着他的面一套,背後又是一套。至於謝於喬擔心的事,這根本不是張昭的問題,而是太子喜好邊事!

    …

    …

    乾清宮。

    弘治皇帝的住所在西暖閣。而喫飯的地點一般都是在乾清宮的東暖閣。根據史料記載,他死前就在西暖閣召重臣,託付後事。

    午飯時分,弘治皇帝剛剛在西暖閣中召見完重臣、吏部尚書馬文升後,到東暖閣中喫飯。

    他和張皇后雖然過的是民間夫妻般的日子,但是皇帝喫飯是無人能同席的。而且,還有各種細節上的規定。

    弘治皇帝比較“老實”。等到後面的皇帝,像萬曆、天啓,這兩位就從來不用御膳房的御膳,而是要宮中的大璫們請客。喫的舒爽又盡興。

    飯後,弘治皇帝照例賜膳,然後在東暖閣中坐着喝茶消食,同司禮太監蕭敬閒聊。

    蕭敬是一名老太監,時年六十二歲,因熟習各種典故,又善於鼓琴,爲人正派,上下敬服。深得弘治皇帝的喜歡,稱之爲“顧問”。

    弘治皇帝是個白胖的中年人,三十一歲的年紀,神情溫和,說道:“蕭敬,太子今日和張昭的對答,你怎麼看?”

    張昭今天和太子談的有點“深”,立即被劉瑾報到弘治皇帝這裏來。

    蕭敬站在御座旁邊,恭敬的道:“皇爺,張昭這個人品行尚可,言論卻充滿暴戾之氣。但非如此,不足以說明兵戈之兇險、殘暴。”這話的意思是在給張昭說好話。

    誰都沒想到,王公公和蕭敬有關係。

    弘治皇帝笑着搖頭,他哪裏是要追究張昭的責任?而是張昭說的“輕重急緩”之法對他頗有些啓發。

    現在北邊的局勢很嚴峻。朝廷大軍在大同和火篩部交戰。而據聞小王子部又要回到河套地區。

    當年,他反思對蒙古作戰連年失敗的原因,有兩點糾正。第一,整頓邊備。第二,啓用名將王越。弘治十一年,據有河套。而如今王越已死,再無良將。他只能用保國公朱暉。

    “你啊…。朕知道他。去把奏章拿來吧。”

    隨着弘治皇帝的表態,張昭進東宮後激起的小小漣漪就此平息下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