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帝國的崛起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
    從兵部調撥三百名火器工匠到張昭的新軍千戶所的事拖延了數天才得以完成。

    弘治皇帝有口諭,李東陽李閣老、英國公張懋都贊成。按理說這事應該是一路綠燈。但兵部尚書馬文升這位老大人與衆不同,做事情一板一眼。

    二月二十六日試槍時,馬文升不在場。因而,專門派人到新軍千戶所拿數支燧發槍重新測試射程等技術參數。等結果出來後,發現其有效射程確實可以和弓箭相當,這才悉數將定好的300名工匠並其家屬調撥過來。

    這就是一代名臣做事的風範。這事擱在別人身上,不怕皇帝心裏不舒服麼?但是他確實不怕。

    兵部下轄約兩千餘名工匠,供應着朝廷所有軍隊的武備,特別是京營和邊軍。所打造的武器,並非僅僅只有火銃、火炮。還有各種火器,以及冷兵器。

    憑白的調撥給張昭,若每月上繳的一百支燧發槍不合格怎麼辦?

    張昭對馬文升的做事風格只能說一聲“服”。但耽擱這五六天,他的玻璃都燒製出來了,再加上安置工匠們的時間,十天的時間就過去。他的時間很緊迫啊。

    在張昭忙着接收兵部調撥來的火器工匠和其家屬時,壽齡侯張鶴齡的玻璃也燒製成功。

    玻璃的製造技巧,中國自古就有。相傳是由古埃及人發明,由古羅馬人從印度傳入中國。中國的秦漢時代有典籍記載,還有玻璃實物。而玻璃的製造技藝:吹製法,在明中期時已經頗爲成熟。

    此時,京城宣武門外就設有琉璃廠。這是專門爲皇室燒製建造宮殿的琉璃瓦、玻璃。

    自元朝定都北京後,在宣武門外琉璃廠一帶建造許多琉璃作坊,爲修建皇宮提供材料。至明朝時擴大其規模。直到嘉靖二十三年修建外城後,琉璃廠不便在城中燒窯,而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所以,張鶴齡在拿到張昭的配方之後,蒐羅工匠,購買原材料都不廢什麼力氣,按照新配方去燒製玻璃很快就得以成功。

    三月初七,崇文門外大市場中最頂級的酒樓清江樓中,壽齡侯張鶴齡包下整棟酒樓,召開售賣玻璃的“洽談會”。

    京中裏有幾個繁華之處所在。崇文門這裏一處。這裏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

    沒錯,按照明朝的規矩,人員在通州下船,再來京中。但是進京的貨物可以沿水路再直行至崇文門外。當然,這裏設有朝廷的稅關。且是天下第一稅關。

    所以說,明朝經商不繳稅是一種誤導。稅率不高倒是真的。而且,免稅的羣體較多。

    二樓的雅間中窗欄微微開着。壽齡侯張鶴齡和弟弟建昌伯張延齡一起喝着酒,時而看看樓下“洽談會”的情況。兩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名妓作陪。

    “大哥,真有你的啊!我聽說前幾日張昭的國泰商行在這裏也搞了一次洽談會賣玻璃。”張延齡看着酒樓下滿是商人的盛況,頗爲羨慕。但他知道自己哥哥的稟性,再垂涎也沒有。這事沒他的份。

    張鶴齡哈哈大笑,傲然的道:“那小子做事就是白爲我做的!你看,他賣酒,我賣酒。他賣玻璃,我照着學

    。他能奈我何?”說着,將長隨叫進來,“去問問張二情況如何?”

    那長隨領命而去。

    酒樓一樓的大堂中,京中頗有些實力的商戶掌櫃們各自帶着隨從坐在八仙桌邊喫酒、聽曲。二樓東南角,有十幾名歌姬彈奏着樂器。他們由大夥計們去排隊、打聽消息。

    壽齡侯要賣玻璃,僅僅他府中的幾家店面,在京中能賣出去多少?必須要與人合作。而且要給外地行商一些份額,讓他們販賣到全國各地去。

    雙方各有需求,因而相談甚歡。

    當然,在這一片和諧的氛圍中,未必沒有潛藏着暗潮。

    一樓大廳東北角處,穿着藍袍長衫的盧員外帶着兩名親隨慢慢的品着酒。同桌的還有不久前他在壽齡侯府中結識的平江伯的嫡次子陳泰。

    陳泰約二十歲出頭,請教道:“盧員外,侯府的玻璃鏡價格和國泰商行相比略便宜,而且分爲大鏡子和小鏡子。你這次來,是打算買多少銀子的鏡子去賣?”

    這時節,只要不是從事特殊行業,並沒有經商範圍登記的說法。盧員外盧奉在京中經營着一家錢莊,但同樣有幾間商鋪。上次二鍋頭他便直接訂購了一千兩銀子的貨。壽齡侯府立即對他青眼相待。

    盧員外五十多歲的年紀,來自山西,身家頗爲雄厚。旁人按照銀號的股本預估,他大概有一萬兩銀子的身家。真實是多少卻無人得知。

    當然,這個身家於個人而言很嚇人,但是於一個家族、商會而言,只是個毛毛雨而已。想想以此時明朝海貿的規模,那些沿海大家族有多少資本?

    所以,盧員外一直在京中尋找着“魚躍龍門”的機會。

    盧員外笑笑,低聲道:“陳老弟,你出身名門。我交你這個朋友。此次的玻璃,我一錢銀子都不打算買。”

    陳泰一臉的震驚,“啊…?”

    盧員外笑一笑,解惑道:“我問你,白酒能喝掉,這玻璃是能喫還是能喝呢?”

    陳泰搖頭,若有所思的道:“盧員外的意思…”

    盧員外伸手指指大廳正中被圍着的張二管家,道:“侯府這裏賣玻璃還是採取的賣白酒的辦法,先收錢後供貨。假設這玻璃不好賣,你覺得還會有人再來侯府提貨嗎?

    前幾天國泰商行採取的是按提貨比例收取保證金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和商號們共同承擔銷售的風險。京中最有實力的一批商號都在和國泰商行合作。”

    屆時這幫商號都會是國泰商行最忠實的擁護者。憑着他多年的商海經驗,他預感壽齡侯府的玻璃生意會出事。

    說話點到爲止。盧員外笑呵呵的喝着酒。

    陳泰似懂非懂,但是明白盧員外的意思,拱手謝道:“多謝盧員外提醒。”他得回去和妹妹商議。

    這時,大廳中坐在大案後的張二站起來,笑呵呵的拱手,“在下去更衣,馬上就回來。”說着話,往二樓而去,侯爺叫他呢。

    情況?情況當然是一片大好。他已經賣出五千兩銀子的玻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