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帝國的崛起 >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
    閏七月初五時,張昭早已經自西安府三原縣回到韋州城。

    七月二十三日傍晚,張昭就率親衛們連夜啓程。不比來的時候他們花費十天的時間。這次返程時他們一人多騎,不再吝惜馬力,疾速北返。

    衆所周知,騎兵在短時間內的行軍速度是要遠高於步兵的。但是若論長距離行軍,步兵其實是比騎兵快。除非,騎兵一人多騎,不斷換馬行進。

    張昭把林文寧、張泰平等人留在王家,再加上西安府中並不缺馬,他們一行十人每人三騎,取道淳化、長武一線,由慶陽府直趨韋州城。全部行程約700裏。

    這比來的時候行程要短。如果從地圖上看,從三原縣走慶陽府大致是一條直線,沿途經過環縣、清平關、萌城。再往西六十里就是韋州城。

    而來的時候要先去固原鎮找王承葉做中間人,再經蕭關古道過進關中平原,然後往東至西安城。這相當於是走弓弦。

    當然,新軍衛從王家採購的物資肯定得走蕭關古道。因爲,張昭這條返程的直線路程實際是穿梭在黃土高原中,並不適合大規模運輸。

    閏七月初二下午,張昭帶李逍遙、龐泰、劉二狗等親衛返回韋州城。在他離開的這近二十天中,新軍衛的整訓正由龐大郎、王武主持,如火如荼的展開。

    新軍衛主力四個連隊,再加上五百人的秦兵團是從七月三日開始整訓。這五百人的秦兵團全部都補充到主力中。由此,主力擴展爲8個連隊。

    龐大郎和王武各領四個連隊。外加從被救出的近五千百姓中招募的兩百名輔兵,編成一個輔兵連。

    按照張昭的調令,新軍衛百戶吳臣於六月二十二日抵達榆林鎮的新兵一團,在行軍一千多裏後休整數日。再匯同陳康、方貫新招募的六百餘人的秦兵團南下600餘里,於七月五日抵達韋州城。

    至此,新軍衛的三千三百餘人的軍隊全部到位。還有1200餘人的新兵二團正由孫啓棟率領在榆林城外整訓。他們將在整訓三個月後再歸建。

    這主要是出於供給、練兵方面的考慮。榆林鎮獲取軍需供給比韋州城要容易的多。

    韋州城這邊的後勤補給地在紅城堡。京營數萬大軍駐紮在此。固原鎮將軍需運到此處,再由後勤部門下發到各團營、新軍衛。張昭要到100裏外的紅城堡拿補給。

    所以說保國公朱暉很扯淡。他就是在整張昭。張昭新募的輔兵連除開必要的軍事訓練,基本都在運糧的路上。一百里路,縱然有騾馬、大車運輸,走一趟也得三天。

    新兵二團六月中旬才招募成軍,還未合格。

    一個合格的火銃兵訓練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兩個月的新兵訓練,能將一個農民訓練成一分鐘打2-3發的燧發槍兵。當然,這僅僅是合格。

    英國紅衫軍的標準是每分鐘4發。腓特烈大帝麾下的標準是每分鐘5發。

    而要成爲能完成排槍擊斃戰術的合格士兵,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排槍擊斃戰術,不僅是站着不動三段射擊,還要求在鼓點中保持陣型前進,並無視身邊同袍的死亡,抵近敵軍二三十米處再開槍射擊。最後用刺刀衝鋒解決戰鬥。

    這纔是一整套的戰術。新軍衛的初戰,其實只是這套戰術的防禦部分。

    而想要成爲英國紅衫軍那樣,維持一個全球帝國榮耀的精銳戰士,需要三到五年的訓練和廝殺。

    &nbs

    p;所以,張昭令新兵二團繼續在榆林城外訓練,形成戰鬥力,到八月份再歸建。

    …

    …

    七月初六的下午,張昭匯同麾下諸將,在韋州城頭看着大隊的騎兵捲起灰塵如龍,往100裏外的紅城堡撤退。只是這些騎兵偃旗息鼓,如喪家之犬。

    張昭穿着土布軍裝,帶着制式的生鐵笠形盔,其形狀類似於斗笠。這是南宋時軍中制式裝備。從蒙元時流傳下來。蒙古貴族就時常戴着皮製的笠形盔。

    張昭輕輕的拍着韋州城的土牆,譏諷的看着這一幕。

    上午時,大軍的信使就到來韋州城,帶來最新軍情:韃靼騎兵正尾隨搜套主力追擊而來。

    同時還帶來了保國公朱暉、三邊總督史琳、監軍苗逵三人聯署軍令:令四鎮各城守將嚴守城池、府縣,不得撤離。他們三人則是撤到紅城堡駐守。

    這說白了就是敞開門戶,任韃靼騎兵來去自如的鴕鳥戰術。把頭埋在沙子裏,至於境內多少城池被打破、軍民被殺,都當沒看到。

    “真他麼的無恥啊!”

    王武忍不住罵道。這根本就是在避戰,而不顧寧夏鎮、固原鎮的百姓死活。

    李逍遙鄙視的笑着,譏諷道:“小二哥,這叫肉食者鄙。指望他們殺韃子,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呢。”

    他這些天跟在張昭身邊,和張泰平那小黑胖子關係不錯。時常鬥嘴。倒是從小黑胖子那裏學到些文言詞。

    騎兵連百戶韓瓚瞥一眼身旁一臉認可的趙辰,有點受不了這種氛圍。張相公憂國憂民,可以理解。地位在那裏。你們一幫武人都他孃的這麼慷慨激昂幹啥?

    韓瓚抱拳請戰道:“相公,屬下請求率騎兵連去偵查敵情。”

    張昭拍拍城牆,沉聲道:“先不用。等韃靼人打進來再說。老龐,小二,開始全軍整編吧。準備打大仗!”

    吳臣帶來的新兵一團1400餘人,在大同城外整訓一個半月,長途跋涉到韋州城後又訓練近一個月。這已是合格的槍兵。

    張昭說全軍整編的意思是,就是將訓練合格的士兵都補充到龐大郎和王武麾下。之前補充進去的秦兵,訓練不合格的要淘汰下來。

    按照這一個月以來訓練的編制,新軍衛現在是一共22個連。其中主力4個連隊。吳臣所率新兵10個連隊。跟着張昭一路當輔兵的秦兵4個連隊。陳康、方貫率新招募的榆林兵600餘人,編4個連隊。輔兵連不算。

    張昭要整編出兩個團。每團暫時各兩個營,一個營下轄3個連。共計12個連隊。這就是要優中選優,選出能戰的精銳。

    張昭將榆林招募的秦兵都帶到韋州城,自然是爲增加戰力。他們不同於新軍衛沿途在各府縣中招募的青壯,而是世代的職業軍人。這批秦兵經過一個月的訓練,有些士兵已經合格。

    “是!”

    衆將校紛紛高聲應諾。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並無畏懼。

    支撐他們的,不僅僅是自信、勇氣、紀律、榮譽,還有保衛國家的信念。

    …

    …

    七月七日下午,花馬池。

    胡騎如潮水般涌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