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帝國的崛起 >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
    唐山,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屬於華北和東北的咽喉要道。

    唐太宗北征高麗時曾在這裏駐蹕。

    而其境內礦產資源極其豐富。鐵礦含量僅次於鞍山,是國家三大鐵礦集中區。同時還擁有大量的煤炭資源。

    所以,張昭當日想要讓國泰商行進入鐵礦冶煉、鋼鐵行業,第一反應就是吩咐國泰商行的總經理董朗來唐山築基、起步。

    這隻要稍微留意點新聞就知道唐山在鋼鐵產業中的地位。張昭的印象是,這地方鋼廠很密集。

    但其實張昭犯了一個錯誤。唐山在明代是不叫這個地名。而是叫北直隸永平府。下轄:五縣,一散州。分別是:盧龍、遷安、撫寧、昌黎、樂亭、灤州。治所在盧龍。

    董朗拿着一個唐山的地名回去一查,一臉懵逼,後來帶着地圖去問張昭,纔算搞明白地方。

    四月初十,國泰商行的總經理董朗視察完礦山,風塵僕僕的回到灤州城中。

    他於三月二十日帶着銀子,人手來到唐山,約二十天的時間過去,他打着新秦伯府的牌子,很快就收購了一座鐵礦,以及和一座煤礦簽訂採購合同,初步將架構搭起來。

    回到城中買下來的院落,幾名隨從紛紛下馬。董朗將馬繮丟給隨從,疲倦的道:“真是累死勞資。大家休息一晚,明天隨我返回京城。老步,你這邊準備採購米麪、鐵鎬,做採礦的準備。”

    老步是董朗帶來的得力下屬。三十多歲的年紀,皮膚很黑,粗手大腳。他是董朗從京西煤窯中招募來的管事。擁有豐富的管人經驗。“董少爺,這採礦的人呢?”

    灤州這裏有平民當礦工討生活,但是國泰商行想要大規模開採鐵礦。這點人手是不夠的。而且,還面臨着各種技術難題。他對挖煤到是挺熟的。對開採鐵礦的事就不瞭解。

    董朗搓着臉,走到花廳中,把外衫脫掉,大口喝着茶水,咕咚咕咚,喘口氣,道:“京中已經來信。天津衛所要廢除,會分流一批青壯過來。”

    老步有點愕然。他一個商行的管事,對這種事向來不關心。提醒道:“董少爺,這人手足夠,還得要會採礦的師傅在。礦開採出來,還有冶煉。”

    董朗灌了一壺茶水,把暑氣稍稍壓下去。擺擺手,道:“這事我省的。我回京就是爲技術人員的事。這交給我。你這邊進度不要拖。宣府互市一開,咱們的鐵鍋就要賣過去。”

    老步收斂笑容,保證道:“董少爺,我保證永平府這邊不會拖進度。”

    董朗哈哈一笑,拍拍老步的手臂,“這我還是信你的。喫飯,喫飯。在礦上累了幾天。”

    四月十一日,董朗把永平府的事情安排妥當,打馬經由天津衛北返京師。

    國泰商行現在下轄三個部門:玻璃製造,水泥製造,西北織布廠。北直隸紡織廠還在籌備中。職員人數早就突破五千人。

    他往天津衛一行,就是要事先安排人手,等着在天津衛招募礦工。這樣不耽擱時間。

    …

    …

    三月底到四月初這段時間,張昭都是在忙着反擊御史呂紀先帶頭製造的反對廢除衛所的輿論。

    等真理報站穩之後,他實際上每天到新軍營中處理事務。

    新軍營的將士們在三月初回京,得到朝廷封賞,然後軍官、士卒都分批休假。現在已經慢慢的收心,逐步恢復嚴格的訓練。

    新軍營這段時間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將賞賜、撫卹都發放到士卒手中。特別是戰死士卒的撫卹一定要送到親屬手中。

    骨灰都是在陵園中集中安放。

    第二,張昭簽署命令,提高新軍營基層士卒的月餉。保證士卒們能活的有尊嚴,能養家餬口。

    新軍營的乙等兵每月餉銀有一兩。可購買兩石大米,可以養活一家三口。

    當然,輔兵的待遇要差一些。這是必然的。職責、軍事素養,輔兵要差一些。他們只有通過艱苦的訓練,才能成爲乙等兵。

    而新軍營的軍餉也不能做到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新軍營士氣的保持,軍法官們的思想教育功不可沒。

    第三,安排傷員復員,並逐漸新軍營的預備役制度。

    這年代,重傷員就必說了。張昭固然是重視士卒的醫療,但整體的水平擺在那裏。重傷員基本很難存活。

    輕傷員,如在真理報社當門房的瘸腿漢子,直接就是復原退役。而其他還能上戰場的輕傷員,以及到年齡的老兵退役,在退出新軍營的頭三年,領取半薪,並保持一定的訓練,隨時響應新軍營的徵召。在五年之後,才每年領取10%的退役金,脫離新軍營。

    這樣養兵,非常耗費錢糧。新軍衛目前只在西北打了兩仗,傷亡近兩千人。暫時還不明顯。日後負擔會更重。

    接下來,新軍營的工作重點就是招募新兵、整訓。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張昭之前回答出使韃靼的梁儲的問題,如果韃靼人在互市時不想公平交易,他是準備把新軍營拉到草原上武裝遊行一陣,震懾某些“強盜”份子。

    四月十四日下午,張昭在京營的總督衙門和鎮遠侯閒聊了一個小時關於廢除京中衛所的事情,返回新軍營中。

    新軍營接下來的工作,張昭是不管具體事務。朝廷已經批覆王承裕的奏章,任命其爲清查衛所大使,他輔助。他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是京師、天津衛廢除衛所的試點工作。

    “少爺,鎮遠侯對廢除京中衛所是什麼態度?”龐泰騎着馬,跟着張昭,好奇的問道。

    張昭穿着青衫直裰,頭戴唐巾,笑道:“朝廷旨意都下來,五軍都督府還能反對不成。鎮遠侯問我建設商行的負責人人選。”

    這幾天,王承裕摸底工作已經結束。大明基礎設施建設商行第一批接收的人員,高達1.3萬人。遠超出張昭估計的8千人。

    張昭其實在組建“國企”爲這次廢除衛所所產生的“失業”軍戶兜底。

    別看張昭、王承裕在奏章裏寫的嚇人,要求建設商行自負盈虧。但是,鎮遠侯和張昭關係比較近,自然清楚建設商行的第一筆業務早就接洽好。

    王武坐在馬背上,扎着腰帶,顯得英武,道:“鎮遠侯府的顧新未必管得來這些人。咱們不可能永遠都管着建設商行有活幹。”

    張昭擺擺手,“不說這個。”

    他廢除衛所,在勳貴中很得罪了一批人。鎮遠侯支持他,想要安排下其嫡子,情有可原。用不用再說,不必說鎮遠侯的怪話。

    張昭帶着親衛一路回到新軍營中,剛到,長隨丁贊就來稟報:“少爺,李子遠相公在營外求見。”

    “李閣老有什麼事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