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1911再造中華 >第702章 各懷鬼胎
    日本駐京公使高橋正毅陰沉着臉看着海天交接處,那張臉黑得都能刮下一層炭灰靈了。他聲音陰冷的問英國公使朱爾典:“中國海軍艦隊駛近大沽口,已經違反了了你們此前與中國簽訂的協議了吧?你們就一點都不生氣?”

    丟失南滿鐵路被日本視爲是近二十年來對華外交的一大慘敗,桂太郎內閣因此倒臺,主張將這條鐵路借給中國軍隊讓他們利用鐵路運兵去跟俄國人拼個兩敗俱傷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通通都被擼了,日本駐華公使乾脆就剖腹自盡。那個倒黴蛋自盡之後,高橋正毅取代他成爲新一任的駐華公使,繼續跟李思明打交道。

    巧得很,英國駐京公使也讓李思明那層出不窮的花招給折騰得神經衰弱了,主動請求調回國養老,朱爾典也就順理成章的代替他,成了英國駐華外交官的頭號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朱爾典和高橋正毅是難兄難弟,都是前任被李思明搞殘了才上位的,而且剛上任不久就撞上了大事:

    中國居然從美國鄉巴佬那邊一口氣買回了一支艦隊!

    是的,艦隊!

    不再是一兩艘軍艦,而是一整支包括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在內的艦隊!

    光是戰列艦就有兩艘!

    而此時,日本總共也才四艘戰列艦!

    這支艦隊一旦交付,東亞的形勢勢必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本身就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再加上這支實力不弱的海軍,這他媽簡直就是要翻天的節奏!

    在過去兩年,英國、俄國和日本都向中美施壓,要求他們取消這筆軍火交易,以免破壞東亞地區的平衡。但是很顯然,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拿英日俄三國的話當放屁,該怎麼搞還是怎麼搞,而且因爲日本出言不遜惹毛了美國,美國人還主動給中國打了個折。

    糾纏了兩年,今天終於出結果了:美國如期交付了那支包括兩艘戰列艦在內的艦隊,那支艦隊跨越了半個地球的遙遠距離回到了中國,特意跑到大沽口接受元首閣下的檢閱!

    按照中英的協議,中國軍隊是不能在天津設防的,大沽口炮臺什麼的通通都得拆掉,以免英國大爺要攻打京津地區的時候被擋住。現在卻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大咧咧的開進大沽口,這擺明就是不認賬了,以前籤的協議不算數了,以後要不要在大沽口修築要塞,老子說了算,你們說了不算!

    這擺明就是在打英國的臉,以英國人那高傲的性子,哪裏咽得下這口惡氣!

    如果說英國只是被噁心了一下,那麼日本就是切切實實的要蒙受巨大損失了。

    衆所周知,日本在幹翻了俄國佬子後所收穫的最重要的戰利品除了南滿鐵路就是旅順港,日本將旅順港變成了自己在遼東海島的海軍基地,在這裏駐紮着一支艦隊,隨時可以進入渤海灣,直搗京津。這支規模並不算大的艦隊像一把尖刀,時刻頂着中國的咽喉,讓中國連氣都喘不過來!正因爲在戰略上佔據如此大的優勢,日本纔可以肆無忌憚地對中國發動瘋狂的蠶食,因爲他們知道,京津隨時可能遭到攻擊的中國不到最後關頭根本就不敢抵抗!

    可是,這支艦隊大咧咧的開進大沽口之後,日本搶佔旅順所帶來的戰略優勢便蕩然無存了。除非他們也能把一兩艘戰列艦部署到旅順來,否則他們這支艦隊就得時刻當心中國海軍打上門去揍他們!

    在這個時代,戰列艦在海上是無敵在存在,就日本部署在旅順那幾艘戰艦,面對那兩艘可怕的戰列艦,連當靶子都不大夠格!直搗京津?搗個鬼啊,沒被掏家就謝天謝地了。

    雖然這支艦隊最終駐紮在營口和葫蘆島,不會直接部署在大沽口與旅順日軍針鋒相對,但是也夠日本鬧心的了。

    朱爾典的面色本來就不好看,現在被高橋正毅戳了一下,那張老臉頓時就拉得老長,冷冷的說:“這是英國的事情,還輪不到日本來管吧?”

    高橋正毅說:“日本無意干涉貴國的外交事務,只是見中國如此明目張膽地違反協議,替貴國鳴不平而已。”

    朱爾典說:“謝了,沒必要!”他當然知道高橋正毅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無非就是想挑起英國與中國之間的爭鬥,自己從中獲利嘛!大家都是千年狐妖,玩什麼聊齋!

    換作以前,朱爾典肯定會提議國會給中國一點顏色瞧瞧,來個鴉片戰爭3.0版,讓中國知道得罪英國會是什麼樣的下場!但是中國兩個月之間殲滅近30萬俄軍的可怕戰績讓他忌憚不已,現在的中國軍隊可不是晚清那支一擊即潰的烏合之衆了,真打的話英國就算能夠獲勝,也要負出巨大的代價,搞不好又是一場布爾戰爭式的慘勝!英國可打不起這種仗了!

    早在這支艦隊從美國軍港中緩緩駛出,駛向萬里之外的中國的時候,英國就已經拿出了應對策略:挑動中國與日本的爭鬥,讓日本出手幫英國將中國這支頗具威脅性的海軍解決掉。

    日本想借英國之手幹掉中國海軍,英國同樣想借刀殺人,夠巧吧?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萊茵哈特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軍售這玩意兒,三分生意,七分政治,一個國家選擇從哪個國家進口先進武器裝備,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價錢,而是這樣做會得罪哪些國家。在萊茵哈特看來,李思明一口氣從美國進口這麼多戰艦,並且接受美國的援助,頗有倒向美國的苗頭,對德國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在李思明面前,這種話是不能說出口的,見到李思明之後他有些不滿的說:“李,你爲什麼要選擇從美國引進戰列艦呢?德國明明可以提供比這更加先進的戰列艦的!”

    李思明說:“這話我信。不過基爾造船廠現在已經擠不出產能了吧?真從德國訂貨,我真的能在這個日子接到貨?”

    萊茵哈特呃了一聲,有點無話可說。德國的戰艦一大優點就是皮實扛揍,防禦能力超強,火力也猛,但缺點卻是工期長,同噸位的戰列艦,德國起碼得比英國多花三個月才能搞定。現在德國跟發了狂一樣造艦,德國海軍嗷嗷叫着盼着新的戰列艦下水,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擠不出產能來給中國生產兩艘戰列艦呢。

    但他還是不甘心:“我們也就是這幾年比較忙而已,過了這個造艦高峯期就能擠出產能來了……你非得在今年接收呀?”

    李思明心裏說:“猜對了,必須在今年上半年接收,不然就得再等上四五年才能拿到貨了!”

    當然,這話不能跟他說。他笑着說:“給了你們二十多艘潛艇的訂單還不夠啊?”

    萊茵哈特說:“二十來艘潛艇才值幾個錢……”

    一陣海嘯般的尖叫聲淹沒了他的抱怨:一支艦隊悄然從海天交接處冒了出來,排着森然的隊列朝着大沽口這邊迅速駛來。那支全體中國人省喫儉用湊錢買的艦隊,出現了。

    打頭陣的是那兩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在中國海軍裏,它們分別被命名爲“安西”號和“北庭”號。這艦名,絕大多數外國人一聽就會懵:這什麼意思啊?不過熟悉大唐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大唐在西域的兩個軍區,安史之亂的時候,安西軍和北庭軍精銳跨越萬重關山,從煙沙晦迷的西域回到人煙稠密的中原與安史叛軍血戰,留下了“萬馬救中原”的悲壯事蹟。更加悲壯的是,安史之亂後大唐元氣大傷,吐番趁機崛起,奪取了河西走廊,隔絕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安西北庭軍在孤立無援的絕境下堅守了近五十年,當吐蕃人攻下唐軍在西域最後一個要塞的時候,發現要塞裏最年輕的唐軍將士也是年過六旬的白頭翁。這兩個地名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有着極爲特殊的含義的,它們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地名,而是成了一種圖騰,深深的洛在這個民族的身上了。

    用這兩個地名來命名那兩艘戰列艦,不難看出中國人對它們的期待有多深。

    這兩艘滿排兩萬四千八百噸的戰列艦擁有小山般龐大的身區,五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炮塔森然佈列,那粗大的炮管中蘊藏着毀天滅地的威力,讓每一箇中國人都爲之熱血沸騰!

    在這兩艘戰列艦後面就是八艘巡洋艦。其實在這個年代,排水量四千噸以上就算作是戰列艦了,但李思明要麼不搞,要搞就搞最好的,這八艘巡洋艦的排水量就沒一艘是抵於六千七百噸的。四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和八門127毫米口徑副炮讓它們具備強大的火力,打戰列艦肯定打不動,但揍驅逐艦那簡直是一拳一個小朋友。

    再後面就是十六艘驅逐艦了。這些驅逐艦仍然貫徹着李思明“噸位大就是屌”的思路,滿排達到兩千五百噸,幾乎是現在標準的驅逐艦的三倍了。它們的武器是三門雙聯裝127毫米口徑艦炮和三座雙聯裝37毫米口徑機關炮,設計相當簡潔,不過一點都不好惹。

    尤其是那三門37毫米口徑機關炮,每門每分鐘能傾泄出三百發炮彈,足夠把一艘驅逐艦打成馬蜂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