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墨守成歸 >第31章 江州成家(一)
    斯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奉化節度使成瑾瑜成大都督,統轄江州刺史,由於柴榮御駕親征,一舉攻陷南唐,南唐國主不敵,不得不退爲周臣,奉柴榮爲君主,割讓了大江以北的十五州爲周地,南唐李氏退至江南稱臣爲江南國主,這其中定然也有清懷先生的出謀劃策之功,江南國主李璟遷怒,將成瑾瑜貶爲江州刺史,只因成瑾瑜便是成清懷的生身父親。

    成清懷出身富貴,但出生不好,他的母親在生他時難產去世了,然而他母親屍骨未寒,父親很快便另娶了新妻進門,那時的他還未滿週歲呢!

    新妻是成瑾瑜上司之女,與成瑾瑜有攜帶之義,女子也很會做人,進門後事事操心,力力親爲,恭上有孝,對下寬和,很快就贏得了成府上下的人心,而且肚子還很爭氣,進門後沒多久就給成府添了新丁,還沒到三歲的成清懷就有了一個弟弟,繼母肚子裏還懷着一個妹妹。

    兩年就抱倆,還是一子一女如此福氣,而當時的成謹瑜的前程更是如日中天,自然便對這位給他帶來福祿的妻子另眼相看,言聽計從。

    那一年,成清懷才三歲,成瑾瑜聽聞術士言道長子清懷的命格特殊,會衝防了他的前程和幼子;彼時有終南山名士太乙觀的無雲子真人,看到清懷頗有慧根,與道有緣,欲要收其爲徒。他也不加思索,便將成清懷送與真人爲徒,當日真人將他帶回了終南山,拜入太乙觀無雲子門下。

    之後的日子,成謹瑜過得順風順水,前程似錦,家裏和睦,兒女雙全,早將終南山上的長子拋到腦後,不聞不問!

    直到後來遇事,成瑾瑜被同僚陷害,全族犯事險些被誅連三族,判秋後問斬,整個成氏一族都踉蹌入獄時,卻是這個被送到終南山學道的長子,下山救父。

    年僅十二歲的成清懷少年老成,跟隨在無雲子身邊學道十年,已經出類拔萃成出色的男兒,他聰穎過人,智慧卓然,小小少年便將那陷害成氏的那位同僚拉倒,替他翻了案,成家無罪釋放,得以重回朝堂。

    看着那青澀卻老成的清暉少年,成謹瑜纔想起這個自小被送到終南山的長子。

    剛開始送走清懷時,他還曾不時問問清懷在山上的情況,得知新妻子因爲長子衝着她腹中孩子,而被送到道觀的愧疚,對他從衣食住行,有一絲風寒,一聲咳嗽都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着,成謹瑜很是欣慰,也越加疼寵這個大體的新妻子,漸漸的對長子的關注就少了,甚至到後面簡直是忘了,所以在看到這個特意下山救父的少年時,他還仿如夢中。

    皇上很是欣賞成清懷,年僅十二歲就有如此智慧謀略,將來定能成就大器,他想招攬成清懷入宮侍讀爲官。

    但成清懷救父後便回了終南山,成謹瑜不得不親自前往終南山想要接兒子回家,他永遠記得長子在終南山對他說的一番話。

    那日天晴明朗,終南山上風景秀麗如畫,成清懷一身樸素的素衣道袍,眉清目秀,青澀嚴肅,卻如是仙風道骨,風雅如斯!他風輕雲淡的朝他施了一禮,微笑道:“清懷自有記憶以來,所見所聞便是終南山太乙觀的師叔伯和衆師兄弟,竟不知我原來還是有家的!成大人的來意,貧道已知之,但貧道無意功名利祿,只願尋仙問道、逍遙自在,辜負了皇上的一片美意,還請成大人代貧道回覆皇上。”

    成謹瑜不悅道:“你姓成,是成家之子,如何自稱貧道?還有,我是你父親,喚我成大人成何體統!”

    雖然他多年來不聞不問虧欠了他,但作爲兒子的怎能如此不敬親父。

    成清懷似笑非笑道:“成大人,此次下山,乃是師父與我說,生身之恩大於人,不管你對我有無養育教導,你終究對我有生恩,我終需要救你,所以你日後有難,我同樣會救你,但也僅此而已!”說着他轉身就走。

    成謹瑜聞言只覺得不悅大怒,看他轉身就走更覺面上無光,急忙一把抓住他的肩膀想要訓斥他不尊父的無禮,但手才碰到他的肩膀,就好像被股大力反彈一般,他沒抓住他的肩膀,反而被震退了一步,他驚愕的看着那清暉的少年,頭也不回的飄然而去!

    當時的成謹瑜並不能理解他這話的意思,只覺得作爲兒子,怎麼能如此衝撞忤逆父親,他就不怕他告他忤逆,要知道兒子忤逆父親,可是大不孝,是要被朝廷治罪和天下人唾棄的。

    直到後來,他才懂得他那番話的意思後,已是後悔莫及!

    成清懷當天就下了山,雲遊四海,求學問道,清懷先生的名號傳入他耳中時,他就知道,他的確並不需要他這個父親的庇護和蔭佑,以前不需要,現在不需要,以後也不需要!反而自己因爲是清懷先生親父的關係,所有人都會對他禮讓三分。

    清懷先生的名聲有多響,別人對他有多禮讓,他的作爲就有多謙卑,就連他成清懷幫助周皇攻打南唐,逼得唐皇割地俯首稱臣,唐皇再恨,不也只是將他貶爲江州刺史,不敢輕易殺他,就是因爲顧忌清懷先生而已,顧忌清懷先生的同時,還想着招攬依靠清懷先生,如今的成謹瑜完全就是活着成清懷的庇護下。

    當年有術士說,成清懷將來會衝防他和幼子,如此也沒有說錯,他今時今日的名聲地位,的確衝防得他們毫無作爲,有了清懷先生珠玉在前,誰還會在意他們父子的碌碌無爲,至於他有沒有後悔送成清懷到終南山,就不是成清懷在意的了。

    ……

    在林中遇到成謹瑜的手下並不是意外,而是張清華自知僅靠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及時找到被江水沖走的兩人的,他在江州靠岸後,便急急找到成謹瑜所率軍下,將事情說明,請成大人派兵搜尋救人。

    成氏父子關係雖不睦,但在外人面前,成謹瑜自然不能見死不救,何況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有聞名的清懷先生爲子,他早已不能立足於朝堂上了。

    找到成清懷後,將他帶回成府中,請了醫者大夫爲他療傷,他的傷主要是後背中的那一箭,因爲沒有及時用藥治療,傷口惡化,後面又經過一場打鬥,傷口裂開大出血,整個人持續高燒不退,不可謂不危險。

    所幸他內功深厚,常年在外奔波,身體的底子好,傷口得到治療,高燒退熱後,人也沒事了,只是傷口太深,他仍需要靜養一段時間。

    墨焉從沒想過,還沒見到他的師父,卻要先見到他的父親,雖然他們父子的關係不睦,但她還沒成親就懷着成家的孩子見成家人,她渾身不自在。

    成瑾瑜已是年至中年,但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長得儀表堂堂,儒雅俊秀,看得出來他年輕時何等的玉樹臨風,意氣風發,成清懷有一半的儀表俊秀遺傳他,還有一半的溫和清秀應該遺傳自他的母親,但他一身婉約的瀟灑,大概是在終南山養成的,墨焉暗暗慶幸他是在終南山成長的,沒有養成如同他父親那般清高傲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