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新世界 >良將
    三月春忙,關中大地處處春耕,百姓們都牽着耕牛、扶着鐵犁在田間不知疲倦地勞作着。

    李淵對農事最爲上心,在他看來,民以食爲天,食以田爲本,農事當是天下的頭等大事。

    自他建立大唐以來,不斷地招徠四方流民在大唐境內從事生產,他還命工部每年製造大量的鐵犁並修葺大量的水利工程,以確保農業生產的需要。

    正是因爲李淵對於農事的加倍重視,大唐得以從戰爭的創傷中慢慢地康復了,此時已經漸漸地恢復和壯大了國力。

    此際,他又前往渭南視察,工部的匠造們正在那裏修葺秦時的舊渠——鄭國渠,李淵命水工們加以疏通,以待五月莊稼長苗時灌溉之用。

    此渠一通,關中平原至少又可多灌溉良田三萬多頃。

    要知道,當年韓國的水官鄭國修通此渠後,當時的秦國因此灌溉鹽鹼地四萬多頃,一畝田收穫六斛四升,關中一時富甲天下,秦國也因此財力大增。

    一渠修成,萬世之功!現在只需要在舊渠的基礎上加固、貫通和修葺一番就可以了。

    豈料,當此亂世,兵鋒四起,一件開州的急報還是讓他不得不結束視察,急匆匆地趕回了宮中。

    兵部尚書屈突通送來急報——開州酋首冉肇則領五千騎兵在密林中叛亂,他們往來劫掠、飄忽不定。

    趙郡王李孝恭派兵數次彈壓,皆不能取勝,巴蜀的稻田、莊園、魚塘和畜場大面積遭到毀壞和劫掠。長此以往,巴蜀今年恐無可徵之糧。

    李淵得報,臉色氣得通紅,他怒罵道:“這賊子是要斷我軍糧啊!”

    巴蜀於此際是大唐的糧倉,當此亂世,大唐在四方作戰,供養着大量的軍隊,因此對巴蜀的糧食多有依賴。

    鑑於巴蜀地區的重要地位,李淵特派最善民政的內侄李孝恭前往鎮守。

    而眼下的叛亂是李淵始料未及的,巴蜀地區的酋長們爲表衷心,全部將質子送往長安,以確保自己部衆的和平歸順。

    按照常理來說,巴蜀地區應該是最太平、最不該皇帝操心的地區。

    經過屈突通的解釋,李淵才知道,和前次宋金剛攻打晉陽一樣,這次叛亂有突厥的兵力支持。這顯然是新任的處羅可汗有意在爲難李淵。

    國難思良將,李淵於是問計於屈突通,說道:“愛卿以爲派誰前去平叛爲好?”

    略加思索之後,屈突通回答說:“李靖!”

    李淵眼神一閃,追問說:“何以見得?”

    “李靖爲當世名將,又深得前朝韓擒虎的真傳,用兵伐謀,自成一家。況且他在馬邑駐兵,與突厥爭戰二十餘年,未曾敗過一陣……用他去打突厥人,再合適不過。”

    李淵與李靖曾經交惡,不過當此用人之際,他並不因私廢公,即命內侍召喚李靖前來複命。

    李靖得召後,即刻飛馬前來。剛進武德殿,正要行禮,卻被李淵止住,道:“不必拘禮,請李將軍來看看這份急報,不知有何見教?”說着,將急報遞給了李靖。

    李靖仔細讀完軍報,腦海中開始回想起他年輕時隨當時的滅陳大軍在開州一帶練兵的情形。身經百戰、滿腹韜略的他隨口就答道:“陛下,此去平叛,需用奇兵!”

    李淵的精神爲之一振,他高興地問道:“如何用奇兵?”

    李靖自信滿滿地答道:“開州一代多密林山地、地形起伏逼仄。大部隊一旦開進去,首尾不能相顧,反而無法施展。需訓練一支熟悉山地作戰的猛銳健兒,發動奇襲,可一戰成功!”

    李淵也生於將門世家,他聽李靖此說,心中已然明白了八九分。

    當下,李淵就命兵部尚書屈突通拿來調兵用的金魚兵符,親手將兵符交給李靖。

    李淵又詔命李靖爲夔州道行軍總管,全權主持此次南下平叛事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