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亂明者皇太子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金融體系的建設
    趁着這波節奏,朱常洛趁熱打鐵和內閣達成多重共識。

    國債可以發,但是具體金額發多少?怎麼發?

    關於這個問題朱常洛和申時行他們討論了好久。

    申時行他們想把發國債的權利全部歸攏到內閣裏去。

    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但是,朱常洛顯然不會同意,畢竟國債最後的託底人是他的西山皇莊,沒有他的西山皇莊做擔保,這國債百分百發不下去,甚至還會鬧出笑話來。

    當然,這也並不是朱常洛危言聳聽。

    而是事實!

    大明朝廷在法統和統治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且,二百多年來不管是士大夫還是販夫走卒,鄉里巴人,他們都已經對大明的皇權統治習以爲常,並且深入人心了。

    所以,只要皇帝不作妖,老天爺再賞飯喫,這樣的朝廷,在沒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再苟延殘喘個百八十年,那也是沒有問題的。

    可惜,接下來大明註定不會有老天爺賞飯吃了,小冰河時代已經來了。而且,各種氣象災害已經開始凸顯威力了。

    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自救,拼命的自救,想盡一切辦法的自救。

    可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皇權至上的時代,朝廷的金融誠信是幾乎爲零的。

    說到這一點就不得不提一提朱元璋了。

    大明初年的時候,朱元璋仗着自己地位穩固且手段酷辣。他居然也創造性的發行了具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大明寶鈔!

    之前雖然也有什麼“交子”之類的銀票流行。

    但是,這些銀票的性質上和大明寶鈔是完全不同的。

    這些銀票是私人錢莊或者是具有一定官方背景的認可機構發行。

    但是,這種銀票在本質上還是一種類似不記名存摺的形式,而且,國家機關並不對它們進行兜底保障。完全就靠它們自己的生命力強撐着。

    所以,它們和朱元璋發行的大明寶鈔是有本質區別的。

    朱元璋利用國家信用和自身的權力爲主導力量,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全國性的紙幣。

    如果,當時朱元璋具有近現代的經濟頭腦,說不定在大明的時候,中國就徹底的進入到了紙幣時代,白銀和金屬製錢說不定就早早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朱元璋泥腿子出身,他能創造出來大明王朝就已經不知道消耗了多少輩子的運氣。

    指望他再有什麼近現代的金融頭腦,除非他和朱常洛一樣也是一個穿越者。

    可惜,從老朱辦的有些事情來看,他顯然不是,甚至他還有一些殘忍和野蠻。

    他居然恢復了已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人殉制度!

    這是何其殘忍的制度?一個現代人根本就幹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由此可見,朱元璋有一些時代的侷限性,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人無完人嘛。

    所以,在發行大明寶鈔這件事情上,朱元璋那才叫任性。

    幾乎都沒有一套像樣的財政計劃和發行計劃,一拍腦袋就開始狂印。

    一開始的時候,大明寶鈔還是具有一定購買力的。

    但是,隨着越發越多,濫發成行。就導致了大明寶鈔的購買力急劇下降,最後在接下來幾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下,大明寶鈔就成了坑自己人的廢紙。

    最後,這種玩意兒也就沒有人再收了,但是朝廷有時候沒錢了,還會死皮賴臉的把大明寶鈔拿出來給宗室發工資。

    頂級的宗室自然不在乎,畢竟他們有地,即便沒有朝廷發的工資,他們照樣逍遙自在。

    但是,底層的宗室就慘了,他們被圈定了身份,不許從事百業,不許科舉,天天的就領這種擦屁股還嫌硌人的大明寶鈔過日子,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有多慘。

    如果不是朱常洛現在搞了一下宗室自力更生的改革措施,這些人就只能是做奴隸的命,他們只能頂着宗室的榮耀光環,去給各個藩王做長工了。

    所以,指望大明朝廷自己發國債,除非是傻子,不然不會有一個人買的。

    內閣也明白這其中的難處,所以,在和朱常洛來回糾結了幾回合後,他們也終於妥協了。

    大明國債由內閣和戶部覈算情況之後,報皇太子批准後定額,具體的發行由西山皇莊主導並承擔國債的回收工作。

    對此,西山皇莊也將相應成立大明皇家銀行作爲國債的發行和回收機構。

    發行國債的利息多少,由慈慶宮和內閣共同議定。

    國債具體面值也由大明皇家銀行確定。

    由此可見,這就是個“假國債真紙幣”計劃。

    不過,這個階段朱常洛也只能遵從銀本位的制度,不能超發太多紙幣,不然的話,辛辛苦苦弄出來的金融體系,轉眼就崩潰了,這會心疼死人的。

    確定完了國債的權責之後,朱常洛的心情是無比愉悅的。

    這也算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插手大明金融制度體系建立了。

    國債。

    這個不過是朱常洛的一個噱頭而已。

    其實,他就是想借國債之名,重建一下大明的金融體系。

    這些國債被髮出去,它們就是一張張具有財富符號的紙幣。

    如果,運作得當,朱常洛就等於是間接的掌控了大明未來的金融體系發展。

    到時候,手上有權,手下有人,兜裏有錢,再想變革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時,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所以,朱常洛對此是無比期待的。

    對於,這些國債,也就是紙幣的面額,朱常洛也早就想好了。

    首先不能發行大額,因爲大額紙幣的如果發行過量,就會直接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而且,大額紙幣還影響流通性。

    所以,要控制面值。

    在朱常洛的設想中,最大的面值就是一兩,最小的就是一文。

    中間在搞一些面值500文,200文,100文,50文,10文的就行了。

    這些面值雖然看着不夠刺激,但是,這個面值絕對是最符合流通性的。

    朱常洛原來也在西山皇莊試驗過一段時間的代金券。

    但是,由於沒有好的統籌和計劃,朱常洛發行出來的代金券,也就一直沒有真正的被排上用場。

    凡是拿到這些代金券的人,在他們的潛意識裏,這種代金券就是優惠券,不是錢。

    所以,代金券的發行對朱常洛來說無疑是一次失敗的金融嘗試。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已經拉上了內閣,並且準備實行銀本位的剛性兌付制度,所以,朱常洛認爲,這次必定成功!

    畢竟,這一次的規模是空前的,而且,還有西山皇莊託底,並且實行銀本位的制度,絕對是可以把這個市場給盤活的。

    所以,對此朱常洛有信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