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許寄的推算,若是北地的冬天沒有那麼長,棉花的產量至少能提升兩倍,品質能翻幾番。

    生長期短,日照時長不夠,導致棉花沒能發揮出應有的特質。

    儘管如此,上至宋清齋,下至普通百姓都是心滿意足的。

    另一方面,許寄也在推行麻葛等物的種植,同樣受地域限制,產量並不算高。

    至於民居方面,情況是十分樂觀的。

    有了許寄幫助屯田,軍中每年都會派將士們輪流出來到田地裏耕作,他們紀律嚴明,許寄用起來便如臂使指,工作效率極高。

    除了給軍中屯田之外,訓練之餘還會幫着百姓們打土坯、建窯廠。

    因着北地建設越來越好,吸引來不少外來戶,其中就包括不少各行各業優質的匠人。

    北地人口驟增的同時,基礎建設也更加完備了。

    燒窯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

    有了窯廠,北地開始出現了磚瓦房,日常使用的餐具也開始豐富並高檔起來。

    宋清齋不擅長營造,便專門分派了人來管理這方面的事,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點興建了新的城鎮,不過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確保這些人忠心本分。

    眼看和談結束快要一年了,北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宋清江和宋清河便有些沉不住氣了,找到宋清齋問他的婚事考慮得怎樣了。

    “王爺,”宋清江道,“郡主過了年都十七歲了,這個年紀在咱們鄉下都已經當娘了……”

    宋清河唯恐宋清齋不愛聽,忙跟着描補:“王爺,大哥沒別的意思,只是覺得你們這樣定不下來,到底對郡主不太好。

    “雖說咱們家都認可了你們的事,但宮裏呢?他們不發話,你們便名不正言不順,時日長了,怕是會有人嚼郡主的舌根子。

    “咱們男子漢倒無所謂,可郡主畢竟是個女孩兒家。”

    “我不在乎這些,”許寄剛好來找宋清齋,一腳門裏一腳門外,把宋家兄弟的話都聽全了,“兩位兄長不必過於擔心。”

    宋家兩兄弟互相看了看,他們明明是來催婚的好吧?

    但此事到底還是提醒了宋清齋,“不如我們近期舉辦一個訂婚儀式吧。”

    宋家兩兄弟互相看了看,連忙點頭:“對對對,這樣更好!”

    許寄倒是無所謂,不過如今這身子還小,成婚的日期可以再往後推推。

    在冬天第一場雪來臨之前,北地迎來了一羣特殊的客人,——宋家人舉家來了北地!

    宋清齋明知此事,卻還是做出了又驚又喜的模樣,帶着自己的親衛和宋家兄弟一起去迎接。

    許寄因爲去兵工廠巡查,並不在許城,錯過了迎接。

    宋清齋原本還想把宋家人都安頓在郡主府,但宋家老夫妻說什麼都不同意。

    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在郡主府附近安排了一所宅院。

    宋父將近七十歲,身子骨尚算硬朗,宋母近年來卻染了咳疾,時好時壞的。

    來了北地有點不適應這裏的氣候,又病倒了。

    呂訥雖是軍醫,但在北地也是醫術最好的郎中,宋清齋第一時間派人去將他請了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