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
    大明政府確實出面了,跟越南政府進行了交涉,表達了大明對此的關切態度,但是越南官府表示他們的老百姓非常反對法國人在越南修鐵路,大明政府對此也表示了理解,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大明並不打算真的幫助法國獲得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朱敬倫還等着看法國人一步一步壓迫越南呢,他們不壓迫越南,越南怎麼能倒向大明

    至於大明自己,則對修鐵路投入了極高的熱情。

    大明的廣九鐵路,已經成功的運行了兩年,從1869年6月份,進行試運營開始,到現在正正過去了24個月。

    修鐵路僱傭的是英國人,運營則僱傭的是瑞典人,除了覺得瑞典人更容易控制之外,還因爲派到鐵路上的很多火車司機,都是從兵工廠中的學校畢業,然後在兵工廠中學徒,而他們的老師則是瑞典人,這些人掌握了瑞典語。

    他們將成爲第一批火車操作人員,但讓他們永遠操作火車,實在是浪費人才,他們將作爲種子,之後他們將培養新的學徒,慢慢擴散開來。

    經過兩年的學習,這些人已經掌握了火車操作,調度等一整套知識,現在他們將自行操作,但瑞典人還將當一年顧問。

    相比鐵路運營需要三年時間才能獨立自主,大明的工程師掌握修建鐵路的技能,似乎就進步太多了。

    修建鐵路的過程中,他們也是一步一步跟着英國工程師學過來的,甚至到後期,他們直接就照着英國人的圖紙,自行建設,當時也是被逼的,因爲很多老百姓不允許洋人踏入他們家的祖墳。

    可是他們負責指導修建的鐵路橋質量優良,完全符合圖紙要求,這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施工的要領。

    或許這就是天賦,大字不識一個的中國勞工,到了美國就能成爲最好的鐵路工人,而受過系統教育的大明技術人員,也很快就能掌握修建鐵路的技能,歷史上,晚清民國中國唯一能夠自主的項目,也是鐵路建設,恐怕在建築行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天賦。

    這兩年這些技術工人也沒有閒着,他們跟英國工程師緊密對接,接受了全套的建築圖紙,並且分析研究整理這些圖紙,下一步他們將自主設計修建大明之後的鐵路。

    第二條鐵路,將是廣州到九江的鐵路,從廣州出發,經過韶關、贛州、南昌到九江等戰略要地,顯然這條鐵路將不止擔負經濟任務,軍事用途將佔很大比例。而這正是這條鐵路第一個修建的法律依據。

    因爲之前朱敬倫讓刑部廣泛徵求各個法律專家的意見,甚至參考了大量西方國家法律,最後制定出來的徵地法規定,在對國傢俱有重大利益的地方,政府有權徵用包括土地在內的私人資產。

    很顯然大明需要運兵到江西,防備湘軍的威脅,這是一條足夠充足的理由,因此大明政府馬上宣佈要在沿途爭地,就具有了法律效應。至於說這個法律沒有得到全民的認可,那就不對了,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議會之類的東西,中國的法律被稱作王法,是皇帝制定出來的,不是議會之類的機構代表民衆通過的。所以朱敬倫簽過字,那就是算是法律了。

    至於將來會不會出現議會之類的東西,朱敬倫不打算干涉,如果老百姓自發建立,或者在西方的影響下,他們強烈要求有這麼一個機構,朱敬倫也不打算反對。對朱敬倫來說,給民衆權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趨勢,平權運動遲早是要發生的,只不過不應該由政府推動,否則就成了政府賜予人民權力,而不是人民爭取權力了。這個主動和被動是很重要的,往往只有自己爭取到的,尤其是付出很重代價爭取到的權力,人才懂得珍惜。

    歷史上,蘇聯解體,俄羅斯通過休克療法,將所有的國有資產通過證券形式,發放給了每個公民,可是一回頭,大批俄羅斯百姓就將這些股票和證券,一瓶酒就換給了寡頭們。這種白來的東西,他們完全不懂得珍惜。

    中國老百姓的權力,有史以來都是別人賜予的,皇帝打江山的時候,大多數老百姓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被動接受的,改朝換代之後,享受權力的當然也只能是那些付出犧牲的人,或者他們的後代。而當這些權貴,開始侵犯老百姓權力的時候,他們也不太樂意拼命保護,因爲他們的權力得來的時候就沒多少付出,失去的時候,也就不懂得保護。

    甚至朱敬倫還認爲,在變革時期,這種議會完全就是搗亂的。所以趁着能不受牽制,他能隨心所欲的時候,加快

    推動改革纔是正事,他沒興趣,也沒樂趣去玩什麼民主建設。

    強行徵地,肯定會有矛盾,官府派下去量地的隊伍,在許多地方遭受了圍攻,不得不派警察保護才能繼續工作下去。

    不過政府其實已經很考慮沿線百姓的利益了,做出了以當地四倍地價的價格,徵購這些土地的決定。但還是有人不滿,而且不是因爲錢,還是墳地和祠堂、廟宇等敏感問題。

    以上次的方法解決,遷墳的,以皇帝名義給他們寫祭文,告慰他們的祖宗。精神上的問題用精神上來彌補。

    通過這種方式,基本上還算順利的解決了徵地問題,在廣東境內遇到的麻煩還多一些,在江西境內麻煩就少了很多。這跟這幾年江西不斷的在太平軍和湘軍之間來回拉鋸,一半人口損失,地方上出現了很多無人的荒地有關。跟不斷遭受苦難,早就習慣了逆來順受的人性也有關,畢竟無論是湘軍還是太平軍,都沒有耐心跟百姓商量,他們要的東西就得給,不給就得喫刀子。另一個原因則是,大明政府宣佈免除江西三年賦稅,暫時贏得了鄉下地主們的歡心,這些人不反對,普通下層人民一般也不會反對。

    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測繪、設計和徵地的問題,今年7月馬上就進入了施工階段。

    跟鐵路運營一樣,雖然是自己施工,但是也請了洋人做顧問,他們會幫忙審覈一下大明工程師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大明工程師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確,但具體的問題他們不過問,也沒有權力指手畫腳。

    這條鐵路將比廣九鐵路要難修建的多,不提沿途山地更多,光是長度,就遠超廣九線,直線距離就有九百公里,加上路上的繞道避開峽谷和高山的話,長度超過了一千公里。

    因爲是第一次自主修建鐵路,而且修建的是如此規模長度的鐵路,所以政府給的工期比較寬泛,給定工期三年,允許延長到五年。

    再長的話,政府就不能接受了,因爲政府要修建的可不止這一條鐵路。同時規劃的路線就有三條,廣州到九江,廣州到桂林,廣州到杭州,這三條路都是以軍事名義修建的。

    到九江不用說了,保衛新佔江西國土理由足夠。到廣西桂林,此時的桂林是廣西省會,但更重要的是,這裏是靠近湖南最近的一個重鎮,防備湘軍的名義也足夠。從廣州到杭州的鐵路,則是打着保衛福健的名義,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誰都知道,太平天國也不是那麼可靠的。最關鍵的是,一旦大明決定北伐,不是打清廷,就是打天平天國,二選一。因此都有軍事價值。

    同樣,這三條鐵路,也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廣州到九江的鐵路,縱觀江西全省,將最南邊的贛州直接跟最北邊的港口九江聯繫起來,不但跟贛江一起,成爲江西的交通大動脈,而且還能讓江西的物資直接抵達廣州口岸,是出口也好,進入廣東市場也好,都是對江西經濟最有力的支持。

    到廣西的鐵路,雖然經濟意義無法覆蓋全省,但是在桂林附近,有一條秦始皇時代修建的靈渠,將流經桂林的灕江和湖南的湘江溝通,湘江水系貫通整個湖南,從這點上來說,也等於將湖南的經濟跟廣州口岸連通了。

    論經濟意義,最大的,還是要數廣州到杭州的鐵路。這條路將從廣州出發,連通惠州,然後沿着廣東和福健的沿海平原前行,連接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福健的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福寧,然後進入浙江,跟溫州連接上,之後經過台州、寧波,最後連接到杭州。

    這條鐵路途徑的韓江流域潮汕地區,九龍江流域的漳州、廈門地區,晉江流域的泉州,閩江流域的福州,以及東西溪流經的福寧,無不是從武夷山發源的可通航大河,歷史上就是茶葉出口的口岸,僅此就足以維持這條鐵路的運營。

    更不用說連通到寧波杭州之後,太平天國已經許可大明修建一條從寧波通往天京的鐵路,佔領上海之後,他們也允許將鐵路從杭州延伸到上海,可以說修建這條沿海鐵路,等於直接將上海和廣州兩大口岸聯繫在一起,這對於經濟的促進意義,跟美國修建橫貫全國的太平洋鐵路是一樣的。

    修鐵路能推動經濟發展,這是肯定的,但是效果一般不可能那麼快,只能說是巧合了,從修建廣州九江鐵路開始,大明的經濟突然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期,不但是茶葉,連絲綢的出口額都突然暴漲起來。

    一場持續三年的大繁榮到來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