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
    大明政府對棉紡業的重視程度,跟前些年對茶葉和生絲生產的重視程度一樣,可是棉紡織業就是沒有像茶葉和生絲產業一樣,飛速的發展,始終處在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1868年,朱敬倫從法國博覽會上回來,當時爆發了錦綸堂砸毀繼昌隆繅絲廠事件,最後的處理結果是流放了幾百個地痞流氓,同時錦綸堂行首認罪後自殺。

    但之後錦綸堂這個由絲織作坊、蠶繭商人、生絲和絲織品商人組成的巨大行業商會,開始了帶着一種私人憤怒性質的轉型,他們恨的,當然就是工部尚書陳啓沅家的繼昌隆繅絲和織稠等產業。

    由於跟工部尚書不睦,錦綸堂不需要官府資本的支持,他們本身也不缺乏資本,本身就是積累了多年的商人組成的組織,加上採用了集資方式,短時間內,他們就組建了規模龐大的絲織工廠。

    在生絲產業上,過去一個個下到鄉間收購蠶繭和生絲的商人,開始直接在地頭建廠,生產生絲原料。在織稠行業上,他們在佛山和廣州分別建設了規模龐大的兩座織稠廠,生產各種品類的絲綢產品,印花綢和平紋綢是最大產品。

    短短七年時間,藉助舊行會掌握的商業網絡,他們經過工業化生產提高的效率,進行了完美的釋放,這些效率的提高,最終變成了豐厚的利潤彙報。

    錦綸堂能夠超過陳啓沅的家族企業,這一點讓朱敬倫相當受觸動,他分析了一下這種舊行會擁有的優勢後,又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他們過去一直從事絲綢行業,他們知道哪裏有蠶繭,哪裏有市場,而陳啓沅這種工業家,卻完全是從鄉紳轉變過來的,顯然在鄉紳和商人之間,商人搞工業,比鄉紳更有優勢。

    錦綸堂的例子,讓朱敬倫大受啓發,所以大明政府這五年來,一直在推動一項政策,那就是推動就行會向現代化轉變,在工部的推動下,福健會館轉型成了現代航運集團;佛山的鐵行和炮行分別建立了新式機器製造工廠。

    同樣,也推動了棉紡織行會建立了機器紡紗和織布工廠。

    在推動這些行會轉型的過程中,陳家繼續發揮帶頭作用,繼昌隆企業,除了在繅絲業和絲織業進行擴張之後,組建了繼昌隆棉紡廠和織布廠,就設在進口棉花來源便利的九龍港。

    但是棉紗的生產還算能夠維持,機織布的基本上是賠錢買賣,連本錢都有可能回收不回來。

    這是誰都沒想到過的事情。

    工部對此進行了專門調查,他們認爲紡紗業在洋人棉紗上百年的推廣下,已經形成了一個機器棉紗的開放市場,大明百姓早就學會了使用機制棉紗作爲經線,以手工土紗作爲緯線來生產土布的方法,每年進口英國和印度棉紗達到了千萬兩銀子的規模。

    所以大明棉紗業很容易進入這個已經形成市場的行業。

    但機織布遇到了跟英國人近百年來遇到的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始終無法讓中國老百姓接受機織布。

    英國商務部做過調查,中國老百姓之所以不喜歡洋布,問題是因爲洋布雖然看

    着精美,紋理細緻,可是不耐穿,中國老百姓縫縫補補一身土布衣服能穿三四年,這還是在幹農活的情況下,而如果換成洋布,那些乾重力氣活的農民最多隻能穿一年。

    所以英國細布最終只在少數幾個口岸城市裏的中產人羣中找到了生意,因爲這些人不需要做力氣活,他們穿衣服更講究一個舒服,另外印染的精美的英國細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城裏的中產階級當作昂貴的絲織品的替代品。

    英國人認爲,無論洋布如何降價,也不可能跟耐用程度更高的土布進行競爭,因爲洋布無論如何不可能降低到土布的三分之一價格,而土布耐穿度是洋布的三四倍,所以英國人認定他們的產品市場在城市中,他們十分看好大明隨着經濟發展,正在飛速壯大的城市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

    但英國人沒有中國市場,還可以在印度傾銷,印度人也會生產土布,英國人可以大幅度提升手工織布的稅收,讓用小小的木頭織機紡織的印度工人無法跟採用機器織布的英國工人競爭,但是大明無法使用這種方式,他必須直面大量中國土布的競爭,不打開這個市場,就無法完成棉紡業的工業化。

    經過細緻的調查研究,工部發現,在中國市場上,賣的最好的洋布,是美國的粗布,這種粗布很受西部礦工的喜歡,因爲很厚很耐用,同樣的道理也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喜歡,成爲唯一能夠跟土布競爭的布料。

    大明工部打算鼓勵商人仿製這種粗布,用來跟土布競爭龐大的鄉下市場,他們還不知道,歷史上英國人1887年仿製了美國粗布,結果這一年英國布料出口中國增加了三倍。

    工部在去年成功仿製了美國粗布,並且立刻在繼昌隆紡織廠進行了推廣,生產出了大批粗布,這批粗布在上海、天津的銷量都相當不錯,但因爲是推廣階段,目前還無法形成一個大市場。

    這導致除了並不以經濟利益爲第一目標的陳啓沅家族企業外,其他商人對此不甚感冒,甚至連棉布商會都更願意銷售土布和進口洋布來分別滿足不同類型的消費者,而對工部鼓勵他們進行的機器生產沒什麼興趣。

    因此推廣了五年時間,棉紡工業在大明還是一個只是政府和跟政府關係緊密的政商感興趣的行業,民間資本對此興趣缺缺,沒有形成投資的熱潮。

    在本身都沒有形成資本巨頭的情況下,讓大明資本去江南,去爭奪上海周邊松江府一帶生產的棉花資源,完全沒有條件。

    也只有陳啓沅這樣的以政績和功業爲主要目的的商人,才願意按照朱敬倫的指示,在看不到前景的情況下,盲目的在上海建立棉紡織工廠,分別建立了一個資本20萬兩的大型紡紗廠和紡織廠。

    出人意料的是,這兩家工廠取得了異乎尋常的成功,倒不是上海本地的消費能力強,而是這兩家工廠,從上海這裏迅速進入了東北的市場,是龐大的中國東北市場,挽救了繼昌隆棉紡織業務。

    就在陳啓沅的產業在東北取得成功之後,他的目光也很快就進入了這塊地區,因爲大明即將在東北興建鐵路了,不修建不行了,大明如果再不修建東北的鐵路,俄國人就要在這裏修建鐵路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