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
    對於紡織工業這種西方所有工業國家中,都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產業,連在歐洲中部山區的瑞士都有自己的紡織工業,對西方技術最爲了解的大明工部不可能不重視。

    可是這幾年官府無論怎麼推動,除了陳啓沅這樣不計較收益的政商外,棉紡織工業真的很少有人問津,主要原因是賺不了錢,經濟危機期間,紡織工業的霸主英國,向全世界廉價傾銷棉紗和棉布,導致陳啓沅自己的工廠都在大肆虧損,如何說服別人投資辦廠呢,沒想到今年突然就多了幾家新的投資者。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在香港從事進口棉紗、棉布生意的商人,根據手裏掌握的行情,讓他認爲,投資紡織業已經有利可圖了,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後,引入了全套的英國機器,在交通便利,極有港口又有鐵路,但地價遠沒有九龍那麼高的東莞聯手建立了一家紡織廠。

    這時代英國人的傾銷是商業行爲,可沒有政府在背後支持,也沒什麼高額補貼,只是商人們壓低價格,希望撐過經濟危機罷了,可一旦這種虧損傾銷得不償失,他們是沒有動力持續下去的。

    另外隨着西方國家,尤其是德國人在普法戰爭後發了大財,用法國賠款建立了金本位,國際銀價繼續下跌,以黃金爲衡量標準的英鎊相對於以白銀爲貨幣的大明市場就越來越貴了,貨幣的貶值,讓紡織工業變成了一項有利可圖的產業,度過英國的先發優勢劃出的那條利潤線。

    在東莞的第一家紡織廠永泰棉紗廠,永泰棉紗廠以進口印度棉紗加工,然後通過鐵路,遠銷珠三角地區,通過水路或者廣州進行週轉。投產第一年就一炮打響,獲利頗豐。

    這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

    中國人愛扎堆有時候也是好事,尤其是在工業推廣階段,周姓富商成功經營了第一家紡紗廠後,今年立刻就有三家同時興建投產,大明棉紗業的曙光終於出現了。

    對於這種有帶頭作用的企業,朱敬倫向來很關注,他派人悄悄去打探了一下消息,找行內人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報告,他突然驚喜的發現,氣象不同了。

    這兩年頑固派們的聲音漸漸弱下去,代表的可不僅僅是頑固派本身思想的變化,反應的是整個國家新的風氣。

    不敢說全民都接受了工業化,但已經出現了一大批人,瞭解了西方,知道西方歷史和現狀,知道工業革命的威力和意義。

    但最重要的是,思想本就比較開放,傳統道德觀念比較單薄的商人,對於投資興辦新式產業不但不牴觸,反而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尋找那些可行的項目了。

    而大明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在開放後從國際貿易體系中,積累了一定資本的商人,其中有跟洋人做生意的商行,甚至有直接給洋人做代理的買辦,他們積累了資本,又不牴觸西方工業,當行情好的時候,他們當然會大舉進入工業領域。

    這種現象,讓朱敬倫深受啓發。

    他參觀過丹麥、瑞典等西北歐國家,他知道,那些國家都已經開啓了工業革命。根據他的瞭解,這些國家工業革命的起因,主要還是英國技術的擴散。

    瑞典、丹麥、荷蘭等國,都是不約而同的在1850年代展開了自己的工業革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那就是英國在1830年,開放了本國的機器出口禁令,之前英國機器可是作爲一項國家機密保守的,所以法國、德國纔會想方設法的偷盜英國技術。

    但問題是,機器禁令開放後二十年,這些國家才相繼開始工業革命,爲什麼不是一開始工業化就蓬勃發展呢

    &n

    bsp;朱敬倫之前不太清楚,現在他大概明白了,恐怕這二十年,他們通過英國的機器生產,瞭解,掌握了工業化生產方法,最重要的是讓這些國家在思想上出現了變化,朱敬倫在巴黎世博會之後去了瑞典等國,看到了他們飛速增長的工業生產,但同時也注意到他們保留了大批手工作坊。

    可在幾個手工作坊的採訪中發現,這些作坊主一個個並不是不想搞大工業,而是受限於資本和技術,其實一個個都十分希望改造自己的作坊,建成機器工廠。而之前,這些作坊組成的行會,恐怕是最反對機器化生產的組織。

    可見二十年對工業化的見證,讓他們對工業化的牴觸削減了,反而開始積極擁抱起了工業化。大明何嘗不是這樣,從朱敬倫開辦兵工廠開始,也幾乎過去了二十年了。茶葉和繅絲工廠,在各地開花結果,儘管都不算什麼大規模工廠,可是由於分散在廣大的鄉間,靠近原料產地,也靠近保守的民衆,將工業直接展現在最廣大的農民面前。

    這種眼見爲實的宣傳意義,遠勝過報紙的大肆鼓動,所以大明百姓的思想其實也爲工業革命做好了準備。

    瞭解到這個新現象之後,朱敬倫立刻意識到,似乎政府還沒有爲工業革命的到來做好準備。

    工業革命跟工業化是兩個概念,工業化的範疇更大,只要是用工業的方式在取代傳統生產,就是工業化。但工業革命,專指那種短時間,高密度進展的高速工業化現象。

    之所以有革命一說,就是因爲他的進展是狂飆突進的,另外革命還有激烈改變傳統社會的意義在裏面。當然工業革命這種革命,對傳統社會的改變,還是要遠小於暴力革命的。他畢竟是通過經濟的方式,因此較爲溫和,可是副作用也更小。

    現在工業革命的威風開始吹起,朱敬倫不知道能不能席捲成一場驚濤駭浪,但他必須爲此做好準備,政府能做的,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給低息貸款式的粗放方式了,已經積累了一定資本的新興資本家們需要的,也不再是初始資本,而是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內的市場環境通過正規的法律和高效的行政體系可以保證,但是外界帶來的衝擊,就不是法律能夠保障的了,必須重新更改關稅稅率。

    朱敬倫提出建議,大幅度提高目前大明工業化進展最快,又主要以本國市場爲主的行業稅率,其中包括棉紗、棉布,鋼鐵、機械,肥皂、皮革,造紙,榨糖八大新興產業。

    但最大的阻礙是,這其中的棉紗、棉布,鋼鐵、機械,最大的進口國就是英國,而當年大明爲了從英國人手裏要回海關權力,給予了英國商品最優的稅率,現在要改變,勢必要跟英國起貿易衝突。

    引起戰爭倒不至於,畢竟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當年的大明瞭,雖然打不到倫敦去,但自保有餘。關鍵是貿易衝突爆發後,大明可承受不了英國人的報復。因爲英國不但是大明最大的進口國,同時也是大明最大的出口國。大明最大的出口產品之一,茶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就是英國。

    可以說打算提高關稅保護的這八大行業加起來,都比不上一個茶葉從英國獲取的利益,因此單純利益上來講,完全是得不償失。但在長遠意義上來講,卻必須培育這些新產業,因爲大明不可能靠絲茶喫一輩子,不可能靠絲茶完成工業化。

    所以稅務司毫無猶豫的就宣佈了大明的新稅則,宣佈從明年開始,對八大產業加徵八分之百的關稅。

    果然英國人第一時間就發出了抗議,要求大明履行舊有的通商協議,而大明則以此爲契機,建議英國人坐下來好好談談新的通商條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