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
    朱敬倫將自己的擔憂一五一十的跟赫德進行了交代。

    赫德表示他一定會考慮這些不利因素,尤其是會考慮他一個外國人的身份。

    可是反對聲還是掀起來了。

    第一個不滿的就是之前因反戰而對皇帝都有所不滿的兵部尚書羅惇衍,他馬上繼陳芝廷之後上書辭職。

    朱敬倫嘆了一口氣,多少年過去了,這些文臣表達不滿的方式還是這樣,除了不負責任的撂挑子,好像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果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比如孟嘗君,對本國國君不滿,他甚至會促成敵國攻打本國。可是大明的文臣,去只有辭官一途。這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士大夫在清朝時期的奴僕化後遺症。

    因爲跟皇帝的主奴關係,國家是皇帝的,不是士大夫的,所以皇帝想怎麼糟蹋是皇帝的事兒,自己看不慣了,最多就是視而不見。而不是擁有強烈的參與熱情,用各種手段,甚至極端手段扭轉君主的態度。

    看到這種情況,朱敬倫感嘆的同時,擔心卻少了。這意味着赫德組織新政府的過程,阻力不會太大,當年朱敬倫能夠輕鬆割據廣東,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不滿他的文官掛印封金,而不是潛伏下來暗中抗爭,讓他輕鬆的任命了大批新官員,儘管那批新官員經驗不夠豐富,甚至很多人都稱不上合格,但有一點,這些人忠心,讓朱敬倫能夠輕鬆控制廣東的政局。

    假如像羅惇衍這樣的官僚,表達不滿都是辭官,而不是留下來掣肘赫德的話,那赫德的執政反而會輕鬆。

    兵部尚書羅惇衍辭職後,赫德奏請委任時任兵部侍郎梅啓照爲兵部尚書,朱敬倫准奏。

    梅啓照這個人,本是清官,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在吏部任職,花沙納在天津與英法聯軍談判之時,他陪同前往,是較早跟洋人接觸的滿清官員。

    太平天國時期,梅啓照隨花沙納在蘇州、上海交涉洋務後,回家鄉江西辦團練,帶領江西團練在對抗太平天國的過程中,立下過功勞,因功升任浙江道御史。後來大明得到江西,爲了避嫌,辭官回鄉。

    由於大明佔領了半個南中國,因此在清朝任職的大明籍官員極多,雖然有的繼續留任,而且表現出強烈的反明態度,來向滿清主子展現忠誠,也有一部分梅啓照這種清者自清型的官僚選擇了避嫌辭官。

    由於梅啓照早年就跟洋人有接觸,這種淵源讓他比其他人更熟悉洋人,而且性格比較開明,能夠接受西方事務,辭官之前就開始研究洋人事務,精通算術、器械,對西方興造道路、船、機械等方法尤爲關注。

    他的思想與滿清洋務派一致,歷史上他就是洋務派成員,爲李鴻章打造北洋水師,籌建招商局都表示了支持態度。

    梅啓照這種思想,讓他非常附和日益接受西方的大明官場氛圍,經善於舉薦人才,經手舉薦

    過林則徐、駱秉章、周天爵、曾國藩、倭仁、鄭敦瑾、袁甲三、吳廷棟、姚瑩仕、吳昌壽等名臣的羅惇衍舉薦,進入大明兵部任職,之後多次拔擢,成爲兵部侍郎,負責主管海軍事務。

    梅啓照重視海防,也算是附和朱敬倫擴建海軍的主張,只是沒想到赫德舉薦此人。

    因爲梅啓照算是羅惇衍提拔起來的,而羅惇衍剛剛因爲不滿赫德而辭官,赫德卻重用羅惇衍的舊人,不得不讓朱敬倫刮目相看,感嘆赫德已經深得中國政治之三味。

    任用梅啓照這樣的舊人,能夠極大程度上穩定人心,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兵部局面。

    接着雖然禮部沒有人辭官,赫德卻主動找龍元喜交談,說服龍元喜辭職,改任大明官場上的政治巨頭伍崇曜爲禮部尚書,禮部侍郎徐榮村接任洋務司主事一職。伍崇曜雖是一個商人,但一手組織起了大明洋務司,並且最早在洋務司組建專業學校培養外交官員,後來經過培養,然後去外國曆練後的官員,回國後多有調到其他部門任職的,因此伍崇曜在官場上可以說有一羣門生故吏,且伍崇曜本人是廣州舊人,廣州府籍的官員,在大明中高級官吏中,佔絕對優勢。

    因此赫德提拔伍崇曜,能夠更大程度上穩定中高級官員得人心。

    赫德又提議,提拔戶部尚書張敬修爲門下侍中,接替他自己過去的位置。張敬修出身東莞豪門,也是當地文人代表,築造可園這樣的知名園林,品位顯然十分典雅。跟赫德的關係也不錯,算是一個知交,常常在一起吟詩作對。

    但提拔張敬修的目的,並不是爲了照顧知交,而是要讓張敬修騰出戶部的位置。戶部侍郎由九龍人張子良接任,提拔九龍四大家族出身的張子良,顯然能夠平衡陳芝廷新安派勢力,至少將九龍派官僚從新安派中分裂出來。

    由於朱敬倫是從新安起家的,所以最早一批官員,很大一部分都出自新安縣,九龍也屬於新安縣,但隨着九龍港區發展,漸漸自成一系,跟沙井陳家爲首的新安派分成新舊兩派,九龍派顯然屬於新派。

    九龍派之所以是新派,也是以爲九龍港的發展,讓他們更接近西方事務,心態更開放。另一個原因則是九龍港是赫德一手建立的,因此九龍派官僚顯然更加認可赫德,因爲相當多九龍派官僚,都是從赫德主持的稅務司走向其他職位的。張子良就是其一,是從九龍稅務司位置上進入戶部的,甚至可以說張子良就是赫德的嫡系。

    在兵部以穩定大局爲主,在禮部任用官場巨頭,在戶部則用自己的心腹。將主持外交的禮部和掌管財政的戶部拉到自己的戰車上,顯然赫德已經能夠做很多事情了,而且一旦開戰的話,外交和財政的作用會無限放大,會讓赫德做事事半功倍。

    而對於其他部門,則基本上沒動,顯然赫德的內閣,是衝着戰時內閣方向設計的。

    至於兵部文官會不會掣肘他,這個沒必要擔心,因爲一旦戰爭爆發,不管是中西慣例,皇帝都有足夠的理由親掌兵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