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3)
    法國人修建的陣地很堅固,也算是一種天賦,修建馬其諾防線的民族,修建一條臨時防禦陣地當然也不算難,普法戰爭中他們也挖掘了大量的戰壕抵抗德軍。

    因此通過他們的正面陣地真的很難,可繞行山地就沒那麼困難了,因爲明軍中有的是翻山越嶺的好手,客家士兵、廣西士兵、雲南士兵,都有這種天分,別說人過去了,有些幹過馬幫的雲南士兵,連軍中馱運物資的滇馬都牽過去了。

    這就是大明陸軍新的作戰計劃,滲透法軍後方,派遣一小隊一小隊善於翻山越嶺的士兵,從安南山脈中繞過法軍防線,進入法軍後方。

    配合他們行動的,還有一些黑旗軍的士兵,越北鄉紳起義軍的士兵,這些人將成爲明軍跟當地人溝通的橋樑,然後在法軍後方,組織起一隻只起義軍,通過遊擊的方式,讓法國不得不繼續分兵。

    組織起義軍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分散法軍兵力,一方面則是爲了破襲鐵路,法國可以在順化修築一百多公里的戰壕保護鐵路,但他們不可能沿着鐵路線修建八百多公里的戰壕,一直保護到西貢去。

    所以這還是圍繞切斷法軍鐵路線的戰略,至於開闢敵後根據地,此時的軍官們還沒有這種意識,也看不到開闢根據地的意義,因爲佔山爲王對前線能起到什麼作用,真的不好說。

    這些只是配合,真正的進攻,還得是正面進攻。

    在儲備了足夠多的糧食和武器裝備之後,大明的軍隊持續南下,從五十萬人增加到了八十萬,又增加到了一百萬,此時再次發動更迅猛的攻勢。而且是多點開花,集中突破,讓法軍疲於奔命。

    激戰十天後,明軍終於從中斷切斷了法軍防線,不但突破了他們的阻截,而且將法軍一東一西截爲兩段。明軍接着開始向側翼迂迴,作戰方法非常大膽,打算一左一右同時包圍兩隻法軍。

    但不等明軍的包圍圈合攏,法軍主動撤退了,東路軍沿着鐵路線南下,西路軍沿着山脈南下。

    明軍則大膽追擊,一時間越南境內,形成了三支大軍同時向南的奇觀,彷彿三條長龍在競賽。

    東路軍成功逃到了峴港,依託這裏的堅固要塞,重新組建了防禦陣地,但是東路軍卻被明軍包圍在波羅芬高原東北方。

    陷入包圍圈的法軍,人數並不算多,只有三萬人,而包圍他們的明軍,則是十五萬人,他們沒有任何機會突出重圍,而且潰逃的時候,丟失了太多的武器裝備,在明軍重炮部隊增援上來之後,他們選擇了投降。

    另一方面,由於法軍放棄了順化,明軍成功進入這座越南的正式國都。在河內的越南君臣異常興奮,馬上宣佈即刻移駕舊都,傳檄越南,告訴越南人王師收復了都城。

    但順化這座城市已經被法國人破壞一氣,連越南皇宮都給爆破了,顯然法軍不想把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留給明軍。

    當越南君臣艱苦跋涉回到順化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片廢墟,站在舊王宮面前,許多老臣子潸然泣下。但他們很快就恢復了鬥志,馬上就開始着手要修復王宮。

    蘇傑生向越南君臣建議,暫時就不要修復王宮了,把王宮的廢墟保留下來,讓後來人知道法夷的罪孽。他還舉例說,人家滿清至今都不肯修復圓明園,就是因爲這個道理。留下圓明園的廢墟,是在激勵滿清君臣臥薪嚐膽,一雪前恥。

    蘇傑生的一番話,讓越南人打消了修復皇宮的主意,但國王不能沒有地方住,所以他們決定儘快起一座新宮殿。至於規模嗎,他們決定比廣州的大明皇宮稍小一些,這規模可就比原來的越南王宮小多了。

    在新王宮建好之前,越南君臣決定結草廬而居,他們也要臥薪嚐膽。

    明軍則進入了再一次休整階段,一方面舒緩一下戰鬥的疲憊,傷員需要運回國治療,戰損需要進行補充。

    休整的同時,大明即刻開始清理順化廢墟,在國內來的工程師的指揮下,組織越南民夫幫軍隊建設兵營,至於法國人炸燬的要塞,大明就不打算恢復起來了,他們不會給法軍再次攻打順化的機會。

    同時工程師向越南朝廷提出儘快修建鐵路的要求,他們認爲,如果沒有暢通的交通,明軍很難繼續向南進攻了。打到順化就已經是一個極限,戰鬥中多次彈藥斷絕,以後越往南,則法軍越強,法軍兵力

    越多,供給越充足,可明軍兵力卻更少,補給更緊張。

    大明的說法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要說完全符合事實也不對。攻擊順化的過程中,大明確實始終受到武器彈藥補給的影響,靠越南人的獨輪車、馱馬運輸的給養完全跟不上,但如果說沒有鐵路,明軍就沒法南下,那就有些誇大其詞了。

    因爲既然法國人已經把鐵路修到了順化,而明軍從北方打到了順化,法國人能利用順化的鐵路,大明也可以。

    不過在收復王都的喜悅之下,大明提什麼建議,越南人都會覺得有道理的。儘管也有一些對鐵路向來沒什麼好印象的官員提出反對意見,但很快就被尊室說等權臣駁回了,反對者說,鐵路是夷人侵略越南的手段,尊室說表示,法國人修的鐵路是法夷侵略越南的手段,大明修的鐵路,則是大明援師越南的捷徑。

    於是越南朝廷批准了大明在越南修建鐵路的提議,並且接受大明的請求,修建好的鐵路將跟法國人的鐵路對接,等明越聯軍徹底把法國人趕出越南之後,這些鐵路都交給大明來運營。

    這樣大明的穗京廣州將和越南的京師順化連接起來,方便兩國守望相助,若今後越南再有夷狄入侵,大明大軍南下,一天就可達越京城下。

    這樣的理由讓越南人完全不好意思拒絕,現在他們小國的小心眼已經動了起來,眼看着收復了京師,法國人被趕回南圻去了,明軍看來還打算繼續打,利用明軍的力量能夠收復南圻之地當然好,可如果明軍不走了呢

    這些日子,兩國一起合作對抗法夷,倒也沒有齟齬,可是明軍在越南的行爲,越南朝廷是看在眼裏的,明軍不但秋毫無犯大有王師風度不說,還幫老百姓幹活,買東西公平買賣,甚至用高價來買,已經有官員密奏明軍收買人心,提醒阮福明不得不防了。

    如果明軍一直這樣別無所圖,唱着春秋大義的高調,付出傷亡犧牲幫越南人收復失地,那樣越南人反而更擔心,現在明軍想要鐵路,他們反倒放心下來,只要肯要東西,看來那就不是打算吞併越南了。

    所以尊室說這種眼光毒辣的權臣纔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明軍修建鐵路的提議,在他看來這是在滿足大明的胃口,餵飽了大明,好讓他們不再生出其他不該有的心思。

    越南人的小心思大明不知道,也不是很關心,法國的情況纔是大明更關心的,因爲法國人又換總理了。

    接連的敗績,尤其是順化的丟失,讓法國布里松內閣也走上了倒臺的命運,接替他的是老牌政客,第三次組閣的夏爾德弗雷西內。

    弗雷西內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看到戰場失利,也認識到大明的軍事實力比過去認爲的要強的多。他不認爲法軍士兵不如明軍士兵,但他承認無論法國怎麼增兵,也不可能跟明軍比拼兵力。

    於是他識相的找英國人調停,打算終結這場戰爭,英國此時也非常樂意調停。

    因爲通過這場戰爭,英國人該得到的都得到了,就在大明跟法軍激戰期間,英國以僅剩上緬甸半壁江山的緬甸政府向當地的英國公司罰款引起的司法糾紛爲由,向緬甸發起了第三次英緬戰爭,直接吞併了整個緬甸。

    去年年初,1月1日,英國宣佈緬甸爲英國領地,歸併入印度的一個省。

    由於大明跟法國正在開戰,在南中國半島上的兩個最大的勢力,都無法對英國的行爲做出干涉,英國吞併緬甸非常的順利,唯一的障礙只是一些不肯臣服的緬甸人不斷的反抗而已,英國鎮壓他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而與此同時,在中國北方,英國最不想看到的情況發生了。俄軍竟然趁着明法開戰,而大舉南下。一路開進了新疆,讓在中亞地區跟俄國爭霸了幾十年的英國極爲不安,俄國一旦在中亞佔住腳跟,對印度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如果俄國佔領了中國新疆地區,越過帕米爾高原就進入了印度河流域。同時佔領新疆,也就穩定了中亞地區,俄國如果進一步南下,就是進入阿富汗了,歷史上每一次外地征服印度,除了英國這次,都是從阿富汗走興都庫什山口南下。

    如果僅僅是南下新疆,英國人也不至於急於調停明軍跟法國之間的戰爭了,關鍵是俄國人胃口太大,他們不但向新疆進攻,而且還從恰克圖南下,沿着鐵路進兵到了張家口,未必滿清京城。

    在左宗棠死後,滿清的邊塞徹底洞開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