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
    雙方都通過各自提交的談判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法國從越南撤出武裝力量,法國保留在越南的權力問題;越南對南圻的接管問題;大明對塔希提、本地治裏等法國殖民地的佔領問題。

    法國表示願意從越南撤走絕大多數武裝力量,但是他們要求在西貢擁有駐軍的權力,包括陸軍和海軍。駐軍數量根據情況而定,也就是說駐紮多少人由他們說了算,他們的駐軍行動不受限制;他們還要求保留對南圻法國人墾殖地的管轄權,法國人開墾和經營的農場、工廠將由法國進行直接管理,越南政府不得干涉。

    越南人對國際外交很陌生,他們對此的理解就是,以後法國人還是法國政府管理,越南官員甚至對此沒有意見,因爲文官根本不喜歡跟洋人打交道,就好像滿清官員一樣,基本上是主動放棄了對洋人的管理,主動開闢出外國人居留地,要求洋人只能住在哪裏,最後形成了不受控制的租界。

    所以越南人對管理洋人同樣不感興趣,至於說這些法國墾殖地會不會成爲越南的國中之國,他們也不在乎,因爲越北地區的華人都在武裝墾殖的情況他們都能接受,沒道理不能接受法國農民在越南種地。

    他們在乎的是法國人的駐軍規模,他們要求法國軍隊不能超過一千人。

    大明則提出,要求法國割讓所有被大明佔領的殖民地的權利給大明,作爲對大明在這次戰陣中損失的補償,否則就要求法國賠償50億法郎。

    纔剛剛賠了普魯士50億法郎,在賠給大明50億,且不說賠不賠的起,這個數額帶來的恥辱,絕對能摧毀法國政權了,法國政府可不想這麼快就讓第三共和國倒臺,重新建立一個第四共和國或者第三帝國的話,法國還不知道得內戰多久。

    當將所有被大明佔領的殖民地都交出去的話,法國又不甘心,儘管這些殖民地都已經被大明佔領了,但如果被佔領就無法收回的話,他們也就沒有必要談判了。

    法國堅決不同意限制在越南駐軍的規模,不但不能限制陸軍駐軍規模,他們還要求不能限制他們海軍艦隊的規模。

    同時明確表示,法蘭西共和國從來沒考慮過支付賠款的問題,被大明佔領的殖民地,也不會割讓給大明。

    談不攏,那就打。

    大明再次切斷了峴港的補給,同時命令陸軍跨過西貢河,早就厭戰的法軍士兵沒想到大明突然渡河,一時間措手不及,他們的命令還是不能主動進攻的命令,所以眼睜睜看着大明陸軍渡過了西貢河,一部分進入距離西貢五公里的華人聚居區堤岸,將哪裏這段時間防範華人的警察好軍隊全都驅逐。

    通過這次渡河,大明陸軍對西貢法軍形成了夾擊態勢,一旦戰爭再次爆發,就能兩面夾攻西貢。

    同時海軍艦隊也多次出現在西貢河上,向防守西貢的法軍進行武力威懾。

    法國人很生氣,他們知道自己軍事上佔劣勢,可你大明也不用來回提醒啊。

    但他們還是進行了讓步,他們答應將駐軍壓縮在一萬人,而不是越南人提出的一千人,艦隊數量他們願意保持在十艘,但要求繼續控制西貢的炮臺。

    對大明則答應將塔希提和新喀里多尼亞殖民地交給大明,可是大明必須歸還本地治裏,馬達加斯加的港口。

    英國人此時也在調停,他們絕不接受大明佔領本地治裏等法屬印度殖民地,但是他們可以接受大明得到法國太平洋殖民地,要求是大明不能在新喀里多尼亞和塔希提建設軍事基地和駐軍。

    大明則告訴英國,大明無意將自己的軍事力量投放到南太平洋,法屬印度殖民地也可以歸還法國,但是大明要求法國將馬達加斯加的保護權轉交給大明,大明可以承諾,和平利用馬達加斯加的港口,不會將這裏作爲軍事用途,只會作爲一個和平的商業港口使用。

    英國對此表達了讚許,如果大明不將馬達加斯加用作軍事用途的話,英國是願意接受大明控制這裏的。

    可法國很難接受,在他們看來,失去太平上的殖民地不可惜,那裏現在只有罪犯和傳教士,可是馬達加斯加則相對重要,這裏不但是一個大型島嶼,上面還有一百多萬人口,有人口的殖民地纔有價值。

    甚至馬達加斯加在法國看來,開發潛力還在本地治裏等法屬印度殖民地之上,畢竟法屬印度在英國的擠壓下,完全就沒什麼商業利益,只能作爲法國船隻中轉的基地使用,而失去了越南和太平洋殖民地後,他們也就沒有中轉的必要了。

    但馬達加斯加與南非隔海相望,法國佔據這裏,對剛剛提出了雙開計劃

    ,打算在非洲大有作爲的英國是一種威脅,大明承諾不將馬達加斯加用作軍事用途,這很附和英國的利益,所以英國更能接受大明佔有這裏。

    大明在馬達加斯加問題上,堅決不肯讓步,這讓法國看到了大明奪取哪裏的決心,而且法國艦隊被大明封鎖着,重新打造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們已經沒有能力保護馬達加斯加了。

    反正法國在東非也就只有這一塊基地,法國在非洲的主要利益在北非和中非,法國人考慮之後,認爲馬達加斯加也不是不能丟掉,但是他們需要得到足夠的補償,他們要求大明向他們支付一億法郎,摺合九百三十萬大明兩。

    大明表示,錢可以給法國,但要求法國向大明開放法國的非洲殖民地,也就是允許大明商人在法屬剛果、突尼斯、塞內加爾等殖民地進行自由貿易。

    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上,列強之間達成的協議是,維護非洲殖民地之間的自由貿易,也就是說,法國殖民地上,德國商人也可以自由經商,比利時人可以自由經商,那麼多一個大明商人,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卻能得到大明一億法郎,要這一億法郎,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給民衆一個交代,讓他們看到政府在不利的情況下,還能保護國家利益,重要的是讓他們看到政府願意在任何情況下,都爲國家牟取利益的態度。

    但法國也順勢提出其他要求,那就是大明殖民地也必須向法國開放。

    大明要的是一個通往非洲的通行證,爲此願意支付高額門票,當然給錢也是爲了取得馬達加斯加這樣的有價值的殖民地,至於開放本國的殖民地,大明認爲法國在本國殖民地上的存在,能讓殖民地跟世界經濟更緊密的聯繫起來,是有益的。大明對殖民地最大的訴求,還是釋放國內的人口壓力,穩定社會秩序,經濟利益只在其次,因此就答應了法國的要求。

    至此大明和法國在基本態度上達成了一致,基本上做到了利益分享,而不是零和博弈,雙方都給自己開闊了新的利益,也保住了一些舊的利益。

    可另一方面,暹羅跟法國的談判就很不順利,暹羅沒有能力將法軍驅逐出柬埔寨,由於他們之前沒有及早參戰,大明軍隊甚至都沒有進入柬埔寨,在柬埔寨大明完全沒有發言權。

    這讓暹羅不但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招惹了法國這個強敵。

    大明無意參與柬埔寨問題,如果暹羅早點加入戰爭,大明樂意跟暹羅配合,將法國徹底趕出中南半島,但考慮到法國在南圻的存在,就等於是擱在越南脖子上的一把刀,能幫助大明牢牢牽住套在越南脖子上的鎖鏈,所以大明默許法國能在西貢駐軍。

    對於暹羅也是一樣,如果法國在柬埔寨保持影響力,能不斷的對暹羅造成威脅,除了依靠英國之外,暹羅就只能依靠大明瞭,法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暹羅更進一步推向大明懷中。

    另一方面,英國的平衡戰略讓大明認識到,如果保留法國勢力在這裏,未嘗不是一種對英國勢力的制衡。

    所以大明決定不介入柬埔寨問題。

    可大明不介入,暹羅卻要拉攏大明,拉瑪五世向大明領事館提出,希望近期對大明進行一次訪問,並且邀請一定要跟大明皇帝陛下進行直接會談。

    大明很快就答應了。

    拉瑪五世祕密從暹羅西部海岸坐船到達仰光,乘坐英國人的鐵路,經曼德勒、臘戌進入雲南,火車直接開到廣州,這就是英國人修建的大不列顛之橋,明法戰爭爆發那年通車,還有另一條大亞細亞鐵路,也已經在去年通車了。

    朱拉隆功抵達仰光的時候,有人在港口祕密接應他,從新加坡乘船過來的大明新加坡公使張弼士,親自在港口迎接他。

    此人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張裕葡萄酒創始人,不過此時他跟酒還拉不上關係,他的主營業務是墾殖,在荷蘭殖民地開辦了八家橡膠園,僱傭了上萬華人,因爲跟大明殖民南洋的戰略一致,且在當地擁有巨大的人脈網絡,邀請他擔任大明駐新加坡公使,負責管理所有南洋事務。

    “讓公使久等了。”

    拉瑪五世有求於人,非常謙卑。

    張弼士躬身道:“大王客氣了,只比大王早了兩天而已。”

    拉瑪五世嘆道:“新加坡以海爲路確實便捷。”

    張弼士笑道:“鐵路比坐船更便捷呢,如果暹羅通了鐵路,大王也就不用耽擱路程了。要是新加坡有鐵路,在下也能少一些舟車勞頓了。”

    提到暹羅和新加坡的鐵路,拉瑪五世不由得憂心忡忡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