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155章 【買買買買】
    林志超攜胡兆煦來到油麻地公衆四方街,這條街後世叫做‘衆坊街’。

    港英政府於1887年興建這條街道時,便根據這個廣場將之名爲“PublicSquareStreet”,取其“公衆廣場”之意,但是中文名稱卻誤譯爲“公衆四方街”。

    到達地點後,林志超詳細端倪着眼前的這幅地,評估這幅17萬餘平方尺的地皮開發前景。

    根據林志超的推測,在1955年的《住宅發展新條例》通過後,這幅地皮的‘地積比’可達6~8倍左右,也就是最低可以修建100萬平方尺的住宅樓面,按照800~1000平方尺一個單元,可以修建約1200個住宅單元。

    一個單元平均售價2.5萬港幣多,便是3000萬銷售價。地皮目前是二十元左右每平方尺,地皮售價約350萬港幣,建築成本加稅收800~1000萬;那麼,僅一個項目的利潤就在1500萬港幣以上,可能還遠不止。

    拿下,可以拿下!

    林志超很快給出判斷,公衆四方街的東邊是大型公園和廣場,離油麻地警署很近,西邊是公衆碼頭。再加上這幅地皮夠大,可以修建真正意義的私人屋邨,就作爲《住宅發展新條例》通過後,炒起香港樓價的第一炮。

    相反,位於銅鑼灣的百德新街那幅地皮,可以作爲1956年‘賣樓花’重點。其中商業部分,自然是留給長江置業收租。

    “這幅地皮的業主是誰?”林志超問道。

    “嘉道理家族”胡兆煦說道。

    林志超有些意外,嘉道理家族的地皮物業還挺多的,畢打街的‘香港大酒店’那幅商業地皮,也是嘉道理家族的。這些老牌家族和洋行,手中的地皮真是讓人羨慕。

    當然,林志超很快也會成爲香港的大地主,因爲他決定今年要大幅抄底地皮。

    最近他計算了一下:當今年七月份的租金收齊後,環球航運理論上不負債;剩下的五個月時間,每月有140~150萬美金的利潤,也就是足足700萬美金的利潤。而環球航運今年的擴張目標,只剩下5萬噸,資金大概需要350萬美金。

    所以,林志超今年要拿出300萬美金抄底地皮,也就是近1700萬港幣。

    早一點買在手裏,他早一點放心。

    “我和嘉道理家族沒有什麼交際,這件事就交給你和律師來進行溝通,總之這幅地皮不錯,買下來開發大型私人屋邨,一定是非常好的。”

    “好的,我馬上聯絡一下。”

    嘉道理家族目前經營中華電力、山頂纜車、大酒店集團,是香港第一猶太家族,財力雄厚,資產上億港幣。

    雖然其財勢雄厚,但林志超卻不擔心不出售,這些老牌家族並不擅長地產開發,旗下土地都是逐漸賣出去的;只有到了七八十年代,他們才幡然醒悟,就算不會開發,也會找人合作開發,至少不會出售地皮。

    而林志超看中的這幅土地,好像便是飛艇泰前世購買的,然後建成了100座五層唐樓,實在有些浪費。

    既然被他看中了,就搶先一步,反正香港地皮多的是。

    先拿下這幅地之後,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總之今年要大力儲存地皮,明年也不能放過。

    “老闆,最近有場官地拍賣會,裏面有幅地皮是雪廠街10號,商業性質的地皮,面積約9800平方尺。”胡兆煦又說道。

    林志超頓時腦海裏浮現一幅地圖,他對香港的地理位置、物業非常熟悉,很快就說道:“是不是周圍是置地的物業?”

    “對,告羅士大廈、皇室大廈都在附近,東亞銀行就在旁邊的德輔道邊上。”胡兆煦準備非常充分。

    主要是林志超和他溝通過,今年要大量購買住宅地皮和商業地皮,住宅地皮則購買較大的面積。

    “那裏啊,我明白了,到時候我去拍賣場,爭取拿下。”

    “嗯”

    這幅地皮較小,估計將來不能興建太高,能有個十七八層,樓面面積也就十來萬平方尺。

    說實話,這種大廈算不上靚廈,但地段卻是不錯,是中環的商業心臟地段,將來前景很不錯。

    重要的,林志超打算五十年代末,修建一幢‘優衣庫’大廈,用於作爲服裝產業的總部,這個倒是足夠了。

    當然了,雖然是某某公司的總部,但大部分寫字樓肯定是要租出去的。

    這麼短的時間,就擁有兩個地皮購買方向,林志超也是感覺很滿足。

    資金不用他擔心,兩幅地皮加起來也就600萬港幣左右,環球航運在本月(4月)就可以拿出一半多的錢;而公衆四方街的住宅地皮,一定是可以分期付款的,就算不分期付款,鱷魚恤賬上有近百萬港幣,長江拉鍊也有三百萬港幣,暫且借用一下也無妨。

    一週後,港府的拍賣會。

    林志超低調的帶着兩名手下參與,他還從未在拍賣會一顯身手。而此時香港賣地收入並不高,一年也就一兩千萬港幣的樣子,這是因爲香港的財政收入目前並不是主要靠地產。與此同時,地皮的行情也不算很好。

    當然,就算如此,港府每年也會拿出幾幅地皮進行拍賣,但幾乎都是洋行、洋行買辦在一顯身手。香港此時的洋行是有很多家的,只不過後世慢慢被自己人吞併,再後來又被華資吞併;至於洋行買辦,幾乎都是富裕的家族,比如太古洋行的買辦‘莫幹生家族’、怡和洋行前買辦‘何東家族’等等,都是身家鉅富,而且一個洋行不止一家買辦。

    一般來說,這些洋行和買辦買下地皮後,一般建造後進行收租。若不是華人開發出‘分層、分期出售’,怕是這些人依舊會統治着香港的地產。

    有了‘分層、分期’,纔有了後世的華商鉅富,否則如何追趕洋行、買辦、老牌家族呢!因爲這些人的思想轉變不過來,又不敢冒險,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後輩成長起來。

    走進拍賣會,林志超一行低調的找了個位置,而裏面的洋人面孔很多,但大家幾乎不認識;就算見過面,也是不熟悉,所以並沒有打招呼。

    很快,就到了雪廠街十號地皮。

    拍賣師:“這是一幅位於雪廠街10號的地皮好,現在低價是170萬港幣,每次加價不低於1萬港幣。開始!”

    林志超並沒有第一時間加入,而是觀察着場內的形式,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僅剩下三四家家競爭。

    咦,居然競價中有個林志超正好認識的人,叫做梁顯利,是怡和洋行的買辦,也是順德商會的人,但存在感不高,似乎不在乎商會。

    見狀,林志超便開始舉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