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宋春歸 >第58章 小人物2
    胡都古也是小人物,可是他不認爲自己是小人物。

    往日他也是遼國大皇子身邊的侍衛首領,大皇子一旦登基,那他可就是宮衛騎軍統領了。手中掌管着上萬的大遼國精銳騎軍,他怎麼可能是小人物?!

    可是隨着噩耗傳來,他一直以來所有的希望:大皇子,竟然被那老皇帝賜死了!

    他的宮衛騎軍統領沒了!他看上的燕京城裏張翰林家的小女兒,也成了泡影了。他原先夢想的更多的奴役也沒了。

    這讓他如何能甘心?

    更何況,他隨時都有可能被別的貴戚吞併爲奴役。這是胡都古這些天最心煩的事了。

    那日他家中一個奴役折八斤告訴他,說是在甘泉坊的鴻雁酒樓見到了蜀國公主,他心裏像有一道光閃過:皇子沒有了,可這蜀國公主還在啊,逃入西面的那位皇帝雖然子女衆多,可有名號、被封的公主就只有這位蜀國公主了。再落魄,可她也是大遼唯一的公主啊;一旦那位皇帝能重整旗鼓,打退金人,還是大遼的皇帝,自己也算是護救公主有功了。

    萬一這金人打了過來,大遼江山易主……

    也不必怕,這蜀國公主的親舅父耶律餘睹可是金主眼裏的功臣,日後也少不得封官受賞,自己護佑他外甥女的功勞,倒也能有個好處。

    胡都古的心裏像吃了定心丹一樣,煩擾他好些天的心事終於煙消雲散了,他似乎又想起了張翰林那位還未出嫁的、像草原上最美的金蓮花一樣的小女兒……

    君子看自己的行動,孔雀看自己的花翎。胡都古倒是位“心動不如行動”這句名言的踐行者,他叫來了自己的兩個心腹,讓其中一個帶上兩個侍衛,到鴻雁酒樓旁邊,找一處宅子住下,守護鴻雁酒樓,有任何事情都先向他報告。等這個心腹領命走了,胡都古這才關上門,對面前站着的這個他的本家侄子,讓他去換一身流民衣衫,去見一個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地勢原因,從地理學上分析,因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就下降0.6攝氏度,故山上的植物因氣溫原因,導致花期延後。在周南現在穿越到的這個年代的七十多年前,當時還沒有做官的沈括就專門跑到廬山去驗證白居易是不是隨便寫的,結果到山上一挨凍,沈括豁然醒悟: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有四月花,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還在他的科學筆記裏記述下來。

    同樣是這句詩,也告訴我們:一年可以賞兩次桃花,山腳一次、山頂一次。前提是順序別錯了。

    現在周南就是這種感覺,山裏明顯比山下平原上要冷很多,雖然是四月了,山上卻剛剛有草的嫩芽冒出,聞到春天氣息的鳥獸也才從山裏露出頭,開始四處尋食。看着這些生機勃勃的田野萬物,周南突然想到了去年在山上遇到的遼國大皇子姐弟,現在遼國的天祚皇帝估計正在內蒙古哪個山溝裏狼狽逃竄,躲避金兵追擊。但願這姐弟倆能聽從他的話,安然無恙。

    這些天來,高遠他們每日裏操練,護家社的老人和前些天加入的新人,這兩隊人現在乾脆合在了一處,一起照着周南要求高遠的那三項來操練了。雖然一開始只有少數人能完成,可是這支已經操練了一個多月的護家社,已經沒有了剛成立時的浮躁和不服管束。而是一百七十多人,除了幾個值守寨門的,都一起踏踏實實的操練,沒一個人叫苦,更沒一個人耍滑。

    箭作李大用、孫寧昨日也已經向他報告了,他二人這幾天試製了些箭支,大概倆人三天可以造出來一百五十支箭。

    李大用他們兩個人的工作間,周南也去看過,也沒有那種批量製作的工具,只是有些輔助性的專門工具,像箭桿刨等,三天造了一百多支箭估計已經是很不錯了。做出了箭桿,還需要鑄造箭簇,然後將箭簇尾部的尖梃插入箭桿頭部,這樣才能算是合格的箭支。奶奶的,看着不起眼的一支箭,真做起來,還挺麻煩。怪不得周瑜讓諸葛亮做出十萬支箭來——聽起來簡單,好像很不起眼的箭,真做起來,估計吳蜀聯軍一起動手,沒半年的時間做不出來。如果周瑜讓諸葛亮做十萬只弓來,先不說諸葛亮能不能也借出來,讓別人覺得周瑜這樣強人所難,周瑜還沒難住諸葛亮,先把自己名聲給搞臭了。

    箭支的問題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畢竟這玩意兒可是傳承了上千年的工藝了,絕不是一兩個人能改進的。現在周南最急切的是兩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他的蒸酒。

    周南那日已經讓沈定將蒸鍋搬運到了老鄭頭早已收拾好了的酒室內。老鄭頭自從在周南那裏領了蒸酒的好事,連夜就將他臥房旁邊的小書房騰空了,書房和臥房混在了一起,把原來小書房內的所有物事都打掃一空,又照着和周南商議的蒸酒方法,在室內正中央壘了一個竈坑,竈基是用整齊的石塊砌成,然後內裏用黃泥塗抹勻實,再在上面安置一口鐵鍋。鐵鍋的大小和沈定做的蒸鍋的粗細大小是一樣的,爲的就是將來好安放沈定做的蒸鍋。

    周南本來想等高遠從操場回來一起去老鄭頭那裏蒸酒的,又擔心高遠去了反而影響做事,就趁午後時間,自己一個人去了老鄭頭那裏。蒸鍋已經搬運過去了,老鄭頭肯定如貓看着魚一般,哪裏都不去。

    果不其然,進了老鄭頭那沒有院牆的院子,就看到老鄭頭和沈定正在酒室內,圍着石竈在忙。

    周南走進酒室,見二人已經將蒸鍋安置在鐵鍋上,細心的沈定還在蒸鍋的底部又做了一個基座,在基座上開了兩個孔,兩個孔的位置高低不同,一個在基座的中間部位,另一個孔在基座的下緣。基座中間部位的孔連着一根竹管,基座下緣部位的孔也連着一根竹管。沈定解釋後周南才明白,中間部位連着的竹管是向鐵鍋內注水,下緣部位連着的竹管是爲了防止水溢出,向外排水用的。

    三個人現在圍着這個蒸酒臺,老鄭頭表情莊重的樣子,再加上酒室內唯一的佈置,整齊古樸的石竈,圓潤、細緻的原木色蒸桶,還有老鄭頭在石竈前點燃的香爐,讓這一切都充滿了儀式感和神聖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