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九州志之諸子百家 >第410章 盜家
    那大鵬倏地撞在封印之上,場中忍不住發出一陣驚呼。

    不過,那撞破封印的場景並未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封印突然消失,天空也不再陰沉。只見大鵬當真扶搖直上,向碧藍的九天衝去。

    這時,中央氤氳氣雲上映出那正在忙碌作畫的畫家之人來,百姓方纔瞭然,頓時對畫家的丹青妙筆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長清道者講到“蜩與學究笑之曰”時,蜩與學究又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衆生面前。蜩與學究雖小,卻也被描繪得活靈活現,令人驚歎不已。

    百姓目光已被眼前之景吸引,此時,若非長清道者道法精深,將一篇《逍遙遊》講得抑揚頓挫,氣場十足,只怕道家的風頭已被那畫家搶了去。

    肖逸望着長清道者挺拔偉岸之姿,心中佩服之至,想道:“當今道家,有如此氣場者,也唯有師父而已。無論道家如何傳承,凡百年能出一個像師父這樣的人物,已然足矣。”

    道聲娓娓動聽,繪畫惟妙惟肖,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在場衆生着實飽了眼福耳福,渾似身臨仙境一般。

    待長清道者最後說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漫天幻影突然消散無蹤。

    百姓愣然不動,猶在夢中。片刻之後,方報以雷鳴掌聲。

    道家之道原本平淡無波,旨在令人清靜無爲。卻不料,被長清道者講得一波三折,扣人心絃。最後聞者不但未達到清靜,反而神情激動,內心澎湃。

    此行雖然大違道家之道,但是收效頗佳,從長靖道者以下,衆道家弟子無不欣喜萬分,與有榮焉。

    肖逸亦面露微笑,不以爲意。此事若放在過去,他必然深惡痛絕,可是真正的想通悟透之後,已然明白,對待世俗之人並不能死搬硬套聖人的道理。

    他看着衆生對道法的一臉嚮往之情,心道:“若是這些百姓都能學一點道法,順應自然行事,師父這一場講道便有莫大的功德。若是其中能出一位得道高人,那就更加功德無量了。”

    道家之後,是一家名爲“隱”的小流派,倡導隱士之風,與道家頗有些相似。只因百姓尚未從道家的大道中回過神來,那講道之人講得也過於平淡,毫無引人之處,不知不覺間便已過去。

    那講道之人見狀,大搖其頭,道:“俗不可耐,俗不可耐。”而後坐回椅子。

    隨後又是幾家名不經傳的小流派,所講之道或淺顯,或偏重某技能,實在缺乏可圈可點之處。

    近午時,旗號爲“盜”的一家弟子所講之道,倒有些意思,令肖逸側目。

    那“盜”家臺子上頗爲熱鬧,竟有十數人之多,不亞於九大門派,頗有些蹊蹺。

    一名“盜”家弟子濃眉怒目,一身勇武之氣,說道:“天下何以有盜?有富必有貧,有貴必有賤。借道家一句話,有聖人,必有大盜。”

    肖逸不禁失笑道:“分明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卻被他說成‘有聖人,必有大盜’,此人說話不修邊幅,倒也有趣。”

    只聽那人突然下結論道:“所以說,大盜所爲全因聖人而起。”

    百姓聽不出這層邏輯來,頓時轟然,雖然百姓喊聲傳不到上面來,但是從百姓神情中便可看出對盜家的不滿來。

    非但如此,諸子百家之中亦有人故意拆臺道:“聖人是****你們這種盜賊的,你竟敢和聖人相提並論?”

    這時,方聽長環道者爲衆弟子解釋道:“盜家橫行天下,侵暴鄉里。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是以,百姓對其破有成見。”

    肖逸見那“盜”家臺上之人個個面露兇相,暗道:“原來是一夥強盜。”頓時興趣大降。他雖未遇到過強盜施暴,但是一看其神態,便知這是一夥不講理的兇徒,不禁奇怪道:“我道家雖將聖人和大盜相提並論,但是大盜畢竟是匪徒,如何能算得上百家之一呢?”

    然而,再聽片刻,肖逸便如同普通百姓一般,突然爲其吸引,看法大有改觀。

    只見那盜家弟子怒道:“聖人怎樣?大盜怎樣?難道不都是父母所生,天地所養?比我們多一個腦袋,還是多一雙手?”

    諸家之人何時見過這樣的無賴道論?但覺其話中並無不妥之處,又不想與粗俗之人多言,徒惹是非,只好閉口不言,暫時隱忍不發。

    相反,百姓聽諸家之人說話文縐縐的,艱澀難懂,早已憋的難耐。忽聽這等粗魯之語,竟心生親切,便也靜了下來。

    肖逸則微笑地看着那人,心道:“此人看似粗魯,實則心思細膩,深通辨理。他那一句粗俗之語,無形中便轉換了焦點,令人防不勝防。”聖人和大盜的區別,原在思想精髓上,如今卻轉換到形體外表上,對方如何能辨?

    只聽那盜家弟子又義憤填膺道:“百姓忙於田間,辛苦勞作,每日起早貪黑,喫得不過是粗茶淡飯。遇到天災**,還要忍飢挨餓,艱辛度日。然而,聖人不種地卻喫得玉食,不織布卻穿得錦衣,僅憑着一張嘴,搖脣鼓舌,就豐衣足食,凌駕於百姓之上,白白剝奪百姓之血汗。試問,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這一次,百姓齊呼,聲震洛龍城。

    百姓能如此合拍,顯然對盜家之言極爲認同。這等狀況,倒把諸家之人給嚇了一跳。

    而且看百姓情況,多有激動之意。了空大師唯恐出了亂子,忙暗中吩咐弟子打起精神,以備不測。

    那盜家弟子道:“聖人有什麼了不起?俗話說,‘門裏出身,自會三分’。若是我等貧苦弟子和聖人出身一樣,也能進私塾,受教育,同樣也能做聖人,過上富足生活。”

    百姓之中,立時紛紛響應。

    肖逸也暗忖道:“不錯,人一出生便分了三六九等,若是出生相同,生長環境相同,便是乞兒也能做聖人。說到底,還是天道不公。”他深有感觸,不知不覺間已跟進了盜家之道中。

    那盜家弟子冷然道:“天道不公,所以纔有我盜家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