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
    對於柏貴能說服黃宗漢對觀音山發動一次總共來配合自己,朱敬倫感到相當欣慰,因爲如果鄉勇們真的一點戰鬥力都不表現出來的話,他真的很難說服法國人合作,不但很難將法軍這隻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置身戰場之外,更不可能將英法聯軍分化瓦解。

    朱敬倫不知道柏貴其實也很難,說服黃宗漢發動進攻觀音山的行動,可真的費了老大的勁了。

    來到報國寺之後,柏貴也沒有閒着,黃宗漢不見他,但是華庭傑那些人卻不好不見他,南海知縣華庭傑和番禺知縣李福泰卻不好不見他,這兩人過去都是柏貴的手下,不但大家都住在一座城中,衙門距離都不算遠,不見太不近人情了,很容易讓人認爲他們勢力。

    在籍的戶部侍郎羅惇衍、前太常寺少卿龍元僖和前工科給事中蘇廷魁這三個鄉紳也不好不見柏貴,畢竟他們都是廣東人,柏貴在廣東做官久已,從道光十五年起,柏貴先後擔任廣東普寧縣知縣、廣東龍門縣知縣、東莞縣知縣、廣東南雄直隸州知州、廣東督糧道、廣東按察使、廣東布政使、廣東巡撫等職,他三十年官宦生涯中,有二十四年是在廣東做官,跟廣東鄉紳關係不錯,而且這麼大的人情在裏面,三大鄉紳也不好得罪。

    柏貴費盡力氣向這些過去的部下和朋友解釋自己的苦衷,並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在洋人哪裏不過是潛伏,而且在洋人內部安插了相當多的密探,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在忍辱負重的報效朝廷,報效皇帝的。

    解釋多了倒也能騙的一些同情,畢竟都是同朝爲官,華庭傑等人過去也沒什麼衝突,此時也不想趕盡殺絕,尤其是當柏貴給他們一封封城南英法聯軍的情報後,他們也認爲柏貴說的有些東西在理。

    當柏貴費勁心機說服這些練兵的文官向黃宗漢進言說先打觀音山,拔出背後的威脅,然後再圖謀南城後,黃宗漢也沒什麼道理拒絕。

    所以將手裏能拿出來的那些炮全拿了出來,那些炮哪裏來的,一部分是鄉勇自己鑄的,一部分是英國人送的,是那些沉在波羅廟附近的英軍軍艦上的艦炮。

    林福祥上次炮戰後就喜歡上了大炮,乃至他都沒有參加這次圍城的戰鬥,一直帶人將那些大炮統統撈了上來,打磨乾淨之後,才帶到了這裏,此時恰好派上了用場。

    中國人自己鑄的大炮其實只能嚇唬一下法國人,真正發揮力量的還是英軍的艦炮,用這些大炮最後嚇到了法軍,這才逼的法國人撤出了觀音山,也算是一個小勝利。

    收復觀音山之後,整個北城纔算真正被鄉勇控制,他們在不用擔心在城裏走着,突然就有炮彈從山上打下來了。

    但是英國人對法國人的不滿卻更嚴重的,一開會總要以吵架收場,而且法國人根本不服,巴夏禮等英國高級軍官都不在的情況下,馬蒂內上尉覺得自己的地位最高,因此也不時的擺擺譜,英國人卻根本不認賬。

    這些都是小事情,雞毛蒜皮一般的小事,能爲這些小事雙方都不滿的時候,證明關係已經到了破裂的邊緣。

    面向老城的文明門旁邊一段城牆上,有一些頭戴小斗笠,身穿深色棉布衣服,配白色挎肩斜帶,上面用中英兩文書寫着一些編號的士兵,這些士兵正式苦力營的苦力。人數不過百人的樣子,這段時間也就只有這一百來人還繼續配合英軍了,其他苦力被大煙癮折磨的死去活來,沒有造反算他們意志堅定了。

    這一百多人爲什麼不鬧事,因爲的頭目總能拿出一些大煙給他們解饞,英軍軍官很好奇他們的大煙是哪裏來的,但這些人就是不說,只說他們有一些存貨,英軍希望能夠高價購買,他們表示這不是錢的事,沒煙連命都沒了,這時候誰會賣。

    英國人也不好逼迫,能有這一百多個聽話的就不錯了,逼急了一個人都沒的用了。

    英法聯軍佔領的南城,也有十二座城門,城門往往都是跟主要街道連接的,因此都是防守的要地,僅僅是十二座城門,英法聯軍防守起來都很費力,平均下來他們的兵力也只能在一座城門上放置一百來個士兵罷了。

    因此這一百多個苦力也被分配上了城牆,只是並不完全信任他們,所以直接面對城外的小東門、永興門這些城門還是英軍自己把守,面對老城番禺直街的小南門都不讓他

    們過去,只把他們分配在文明門一帶,對面不是什麼大街道,而是廣州府的學宮。

    深夜,一隊士兵巡邏到此,無人注意的時候,一個苦力士兵摘下背後的弓箭,箭頭上綁着一封信,小心的向廣府學宮射過去,然後立馬收起弓箭,繼續去巡邏。

    消息就是這麼傳遞過去的,很快就有人影從廣府學宮的圍牆上爬了出去,一封信一刻鐘之後就擺在了黃宗漢的案頭,信裏有一份城南夷人佈防圖。

    並且詳細說明了城內的情況,告訴黃宗漢英軍中的印度兵人心惶惶,缺乏戰心,如果主攻英軍把守的小南門一帶,應該很容易得手,信中探子表示,他已經穩住了法國人,只要不去打法國人把守的歸德門,大南門,法國兵就不會去增援英國人。

    黃宗漢沉默的看完信,如果是一個人能做決定的話,他根本就不會考慮,反而會說這是敵人的陰謀,但是這封信是華庭傑他們一起送來的,請他定奪。黃宗漢就很難做決定了,如果他一意孤行不採納,這些帶兵的傢伙會怎麼看他。到時候有人蔘他的時候,他怎麼解釋,反正仗到現在已經是必須打了,信中的信息如果是真的,那麼從小南門一帶發起進攻,確實是有利的。

    不得不說上次在觀音山問題上的妥協是一個巨大的失敗,這讓華庭傑等人開始相信柏貴在城中的密探在洋人中相當有能力,不但能不斷的送出情報,甚至還能左右洋人的決定,跟法國人達成的協議就是證明。

    所以這次密探再次把信送到柏貴手裏,柏貴輕易就說服了華庭傑等人,華庭傑等人不疑有他,立刻拿着信來找黃宗漢。其實華庭傑等人完全沒有想到,他們間接的幫助了柏貴給黃宗漢施壓。也不知不覺間,更加坐實了黃宗漢以爲他們是柏貴的人的猜想。

    馬蒂內也在看一封信,他看了好幾遍,這次他終於沒有拿給英國人看,而是直接燒掉,這封信告訴他,中國士兵將主攻英軍陣地,如果法軍不幫忙,他們就不會攻打法軍把守的地方,如果法軍參戰,他們將把法軍當作敵人,將會不留情面的消滅。

    信中透露出一種中國人目前並不把法國人看作敵人的態度,儘管這種態度馬蒂內根本不信,但是他得留一條後路。城裏就只有一千多軍隊,怎麼可能跟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對抗,根據目前的情況,中國人手裏不但有西式步槍,連大炮都比他們多,這仗根本就打不贏。

    法國人天性浪漫,鼓起勇氣就能橫掃歐洲,一旦泄氣了,也容易妥協,甚至投降。這是他們的天性,而英國人則比較倔強,性情頑強。所以法國人擅長搞藝術,英國人擅長冒險。所以二戰英國人堅持了四年,法國人只堅持了四十天。

    馬蒂內心中顧慮,如果法軍堅持作戰,那麼中國人將法軍當作敵人,他們留在城裏的還好說,城外北校場那兩百個只有輕武器,且沒有城牆陣地掩護的法軍怎麼辦,那些法軍從觀音山上撤走後,目前根據與中國人的協議,他們暫時離開了這場戰爭,但是他們的性命依然在中國人手裏捏着。

    馬蒂內覺得他有必要爲那些同胞的姓名安全考慮,所以在這時候不去主動觸怒中國人,是一種高尚的行爲,至於英國人哪裏,只要馬蒂內帶領的法軍還在城內,就算履行着跟英國人的同盟義務,也不算背信。

    他是這樣想着的,所以第二天當中國鄉勇發起攻擊的時候,馬蒂內命令法軍堅守自己的陣地,一步都不得離開。

    這場戰鬥有總共的味道,中國人在番禺直街上擺開了十幾門大口徑大炮,不斷的轟擊小南門。從城外還向小東門發起進攻,東炮臺炮轟永興門,海珠炮臺炮轟殘破的五仙門,攻勢很猛烈,但是所有的攻擊,都集中在南城的東半部,西邊法國人把守的地方一顆炮彈多沒有打過去。

    南城北牆上,法國人防守歸德門,南牆上則防守靖海門,沒有受到任何攻擊,英軍在北牆上的小南門、文明門和大南門,南牆上的小東門、永興門和五仙門都收到了攻擊,英國人又不是傻子,很快就回過味來,結合城中始終不散的法國人跟中國人有密約的謠言,英國人很快就找上了法軍。

    他們希望法軍支援他們。

    但是馬蒂內表示,他們的防守任務也很重,根本就抽不開兵力。

    最後又是一次無謂的爭吵,雙方關係更加惡化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