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
    丁日常來到天津,也沒得到好評,因爲他做的比曾國藩更刺激人。

    丁日常的做法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安撫洋人,不惜一切代價的安撫洋人。

    他一到天津,馬上調撥資金幫洋人重修教堂,修繕育嬰堂,嚴刑審訊涉案人員,好言撫慰洋人。結果惹的天津士民人人罵他丁鬼子、丁小人。四處張貼無頭告示,揭發他在蘇撫任上腐敗受賄的不法情事。

    丁日常沒有曾國藩那麼看重名譽,對此根本不在乎,說:“做官的誰不被人罵官越大,罵的人越多。宰相肚裏能撐船,他罵他的,我行我的。”

    朝中言官彈劾他,他還敢大張旗鼓的跟那些清流言官打對臺。

    他上書說,國家大事受迫於清流,才導致國家受無窮之累,將兩次鴉片戰爭都歸罪於清流們毫無理智的一味主戰。

    丁日常的態度倒是贏得了洋人的一些好感,暫時威脅之詞少了一些。

    丁日常出自曾國藩的幕府,跟李鴻章共事過,李鴻章現在發跡,手握大權,時常保舉丁日常,在曾國藩面前也對丁日常讚譽有加,可是丁日常這個人做官不太廉潔,這一點曾國藩之前不太認同。

    但是曾國藩明白,這種樂於同流合污的人中,也有人才,比如李鴻章就是一個,現在看來丁日常也是一個。

    看到丁日常將外人對自己的苛責一下子都吸引了過去,曾國藩慢慢換過一口氣,他慢慢接受了目前的現狀,那就是他只能在外界的責罵和顧全大局之間選擇其一,他選擇寧得罪於清議,不敢貽禍於君父。

    此時在大明,也是民意洶洶,洋教在整個中國都是沒什麼市場的,不然他們也不需要靠辦育嬰堂,從小培養教徒,不用收攏一大幫子地痞無賴,可以說在中國士大夫精英之中,對於洋教是沒什麼好感的。

    哪怕是之前對辦工廠、開港口等新式產業比較支持的新派人士,在面對洋教的問題上,也抱着牴觸的心態,這一次他們集體失聲,沒人爲洋教吶喊,結果報紙上天天刊登着大家對曾國藩的失望評論,顯然都出自那些保守士大夫階層,而之前他們是曾國藩最堅定的擁躉。

    他們之前擁躉曾國藩,也是因爲曾國藩告訴他們,多辦一所學校,將來就少一座教堂,多收一個學生,將來就少一個洋教徒。可以說他們之前支持曾國藩,完全是出於內心深處一種文化排外心態,是出於對洋教的方案,仇視和憎惡。因此曾國藩的鼓動,反而是那些越保守的人,越擁護。

    但是現在他們看到曾國藩面對洋人時候的軟弱、遷就,他們突然覺得之前跟隨曾國藩完全就是一種恥辱,一切都是謊言,曾國藩不敢對抗洋教,那麼曾國藩辦的學堂也就不可能對抗洋教。

    這些人完全不以理性的方式來思考,在他們的教育中,從來就沒有理性的基礎邏輯學的內容,連數學幾何都不學的人,往往也就只能以感性的視角看問題,曾國藩辦的學校,那跟曾國藩反不反洋教沒什麼關係,但他們就是這種態度,因人廢事,竟然開始砸毀一座座他們修建起來的學堂。

    這種事朱敬倫就難以接受了,他並不認可曾國藩修建的那些學堂,因爲出於對保守派的妥協,爲了得到這些人的支持,曾國藩跟這些人建的學堂中,竟然拒絕教授數學。爲了應付科舉,他們的辦法是集中挑選可用之才,請名師教導,這完全是一種精英教育,依然是文化壟斷,跟他們之前排斥普通學生進學堂一樣,相信一般學生也享受不到這種補課的待遇。

    但朱敬倫向來是一個正面看問題的人,儘管曾國藩辦的學堂有千般讓他不滿,可最起碼大大提高了入學率。曾國藩在大明三年來,跑遍了兩廣、福健三省,儘管沒能完成一村一孔廟的大業,可是也建了將近十萬所小學堂,儘管都是私塾性質的小學堂,但是招收的學生,卻讓大明的適齡兒童接近八成進入了學堂,學不到數學知識,至少他們可以識字了。

    可現在一味的砸毀的話,實在是太過可惜不說,對大明國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

    結果砸學堂的風潮一起,朱敬倫立馬行動起來,直接以皇命,曉諭大明各府縣,要求各地知府、縣令務必制止這股風潮,還告訴廣大地方官員,下一次大計考覈就將以各地學童入學情況爲範圍,只考地方教育,無法保證教育的,政績再好也得不到好評,得不到升遷,如果能最大程度保證教育的地方官,哪怕政績稍有差意,也可以優先考慮提拔。

    他親自出面,當然也沒有完全繞過官府,陳芝廷以首相身份、負責教育的禮部,以及禮部下設

    的教育和科舉兩司也分別向地方下達鈞令,皇權、政權同時表態,表示了對教育的最大重視,也調動了所有地方官的動力。

    各縣的警察紛紛下鄉,守護一座座學堂,警力一時不夠,朱敬倫甚至調動了五萬軍隊。

    還好,砸學堂的情況雖然各地都有,但大多還是個案,沒有形成席捲式的運動。主要原因還是學堂都設在孔廟之中,當地士大夫雖然對曾國藩不滿,但是大多數人可不敢對孔子不敬,因此即便是砸學堂的案子中,也沒有砸孔子聖像的,沒有砸毀孔廟的,他們主要的行爲是將孔廟中的課桌板凳扔出去,把學生趕出去,把教師遣散而已。

    大明上下積極努力,用了一年事件,才平息了這次風潮,而且藉此機會,地方政府第一次直接介入了鄉下的教育事業,在之前鄉下老夫子們團結一致的情況下,縣政府還真的無法挑戰幾百年來皇權不下鄉的慣例,而現在在他們精神信仰崩塌的情況下,大多數鄉紳對教育完全失去了熱情,不願意關心,反而給了政府介入的機會。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大明財政這兩年有所改善,中央財政有一定的能力應付全民規模的小學教育了。現在不需要民間自籌經費辦理教育,自然也就不需要讓民間享有辦教育的權力,乾脆直接接過來,完成教育體系的統一規劃。

    這些都是後話。

    就在天津事件鬧得紛紛揚揚的時候,上海方面,李秀成終於發動了總攻。

    十二門1000磅巨炮,開始朝着英美租界開火後,英國人終於抵擋不住,600公斤中的炸彈不斷的爆炸,對這個時代的軍隊來說完全沒有見過,因此精神打擊極大,反倒是實質性傷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普法戰爭中,法國皇帝帶着幾十萬法軍投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在克虜伯大炮的密集轟炸下精神意志崩潰,真正炸死的人其實沒有多少。現在英美聯軍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終於決定不在堅守,他們選擇了出擊,與其白白挨炸,反倒不如反擊。

    他們反擊的目的並不是要打敗李秀成,他們的目的是突圍,保住有生力量從上海突圍,等待國內援軍到來後,在進行反攻。

    但是當他們用機槍來防禦堅固陣地的時候,太平軍拿他們沒辦法,可他們走出了工事,馬上就遭到了優勢兵力的太平軍迎頭痛擊,太平軍的軍事素養不如他們,但是架不住人多,他們不懂得排成軍陣邊打邊裝填,但是他們懂得打一發直接衝鋒,最後英美聯軍的突圍就變成了兩方互相突擊的大混戰,一場白刃戰過後,雙方都死傷慘重,太平軍甚至傷亡更多,但太平軍傷亡的起,而英美聯軍傷亡不起,開始出現了投降情況。

    最先投降的是洋人重金從租界中僱傭的華人士兵,之後是各國流浪漢、冒險家組成的雜牌軍,英美正規軍反倒是看到突圍失敗,返回了租界之中,但是他們此時的兵力,已經不足一萬人了。

    這一萬來人的孤軍,在跟國內聯繫之後,在確認沒有援軍,並且爭得了國內同意之後,他們選擇了跟李秀成談判,他們願意有體面的投降。

    李秀成答應了洋人的所有要求,只要求他們交出武器,老實待在戰俘營中,並且保證給他們提供糧食物資,答應不會虐待或者殺害他們。

    於是英美聯軍殘存的6000正規軍也投降了。

    陸軍投降之後,李秀成的大炮開始對準在吳淞江上游弋的英國炮艇,那些炮艇發現太平軍有威脅到他們的大炮之後,選擇了撤離。

    至此整個上海落入李秀成手中,英法美等國軍隊全部投降或者被殲滅,他們在上海唯一存在的軍事力量,就只有控制長江口的英國艦隊,連吳淞口炮臺都很快被太平軍攻佔。

    此時洋人完全陷入了被動,上海他們無論如何是不願意丟棄的,可是法國已經在7月19日跟普魯士開戰,法國人在結束戰爭之前,不可能抽調力量來東方,英國人實行的募兵制,往往大規模的陸軍都是爲某場戰爭而招募,平時保持的兵力並不多,他們即便是打算爲了跟太平軍開戰而募兵,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好的。

    英法都沒有力量馬上介入長江流域的戰爭,可是在上海的貿易利益,他們一天都不想損失。這時候他們想到了要跟太平軍談判了,之前可一直是強硬的威脅太平軍不能靠近上海,之前上海在他們眼裏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談判的問題,現在他們卻覺得談判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於是他們找上了跟太平軍一直是準同盟關係的大明,希望大明向太平天國轉達他們的誠意。

    大明很痛快的答應願意幫忙從中斡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