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
    爲了救災,大明先後多次發行債券,在國內發行了五億兩內債,在國外發行了高達七億美元的外債,一美元相當於0.7兩白銀,因此總計大明的債務接近十億兩銀子。

    這筆錢主要用來爲災區提供糧食,可只買糧食用不了這麼多錢。

    受災波及的老百姓有兩億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淪爲災民的,也不是所有的災民,最後都能夠得到救濟,能夠得到救濟的災民,也不是全部都讓大明救濟。

    因此大明救助的災民,遠遠沒有兩億人,根據統計,目前在接受大明救濟的百姓,只有三千萬人而已,儘管隨着饑荒越來越忠,以及災民流動到大明的救濟站,接收的災民持續增多,根據目前的速度,恐怕今明兩年能增長到五千萬就是一個極限。

    由於大明的高價收購,全世界的糧食都漲價了不少,得益最大的是美國。大明國內的糧價也大幅增長,政府極力控制之下,也比預訂的價格高了很多,平均沒擔大米高達四兩。

    而作爲糧食的主要出口國的美國,出口價格甚至比大明還高,因爲美國本身是一個高收入國家,勞動力價格高昂,出口的糧食也主要是供應歐洲這樣的工業國,更能承擔漲價,因此美國糧食價格翻了幾倍,竟然高達五兩銀子一擔。

    大明養活了三千萬人,有可能最高要養活五千萬人。

    一個人平均一擔糧食的話,直接支出就是兩億多兩。

    而大明準備了十億兩銀子,顯然買糧根本用不完,可大明政府還擔心不夠用,因爲更多的支出,並不是買糧食,而是運輸糧食。

    中美之間,過去並沒有大規模的糧食買賣,主要的貿易品是生絲、棉花等經濟商品,這些商品的單位價格高,因此才能承擔長途運費,根據災荒之前的數據,從上海出口到美國的生絲,海運水腳費用是17.40美元,水險費用5美元,商業利息7.17美元,領事館的收據工本費0.25美元,合計高達29.83美元。

    由於兩國生絲免稅,所以美國政府儘管宣佈免除一切官方費用,其實也只免掉了出入海關的一些領事館手續費而已,根本連個零頭都不如。

    這還是災荒之前的價格,由於災荒的發生,中美之間的國際貨運價格大漲,一擔糧食的運價雖然比生絲這種產品低很多,但過去也有20美元,漲價後甚至達到了30美元,比過去運生絲的價格還高。

    30美元摺合21兩銀子,加上採購價,一擔糧食,從美國輸送到災區,即便不算大明鐵路公司的運費,那也高達26兩銀子。如果給災區提供五千萬擔糧食,就至少需要13億兩白銀的成本。

    這麼龐大的一筆負擔,不是清朝粗陋的財政體系能夠承擔的,因此他們不是不想救災,事實上根本就沒有能力救災。

    大明政府經過十幾年的積累,玩了命,豁出一切,不惜代價,才勉勵支撐起了這個巨大的負擔。

    可是要付出的,可不僅僅是財政支出的十幾億白銀,隱含的代價要比這個大很多。

    由於糧價暴漲,之前基本能維持在一兩一擔的國內米價,漲到了四兩一擔,大明可是八千萬人在喫飯啊,比救濟的災民數量還要龐大的多,因此大明民間付出的代價遠高於大明政府的財政負擔。

    有負擔難道就沒有收益嗎

    當然有

    而且很大。

    數以億計的鉅額資金砸下去,連國際糧價都給擡了起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其中自然要傾向於大明商人。

    大明運輸業這些年發展很快,但始終面臨歐美航運公司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英國資本,大英輪船公司,寶順洋行,太古洋行是三大巨頭,之前壟斷了中國內地航運的大部分市場。

    對於這種商業企業,朱敬倫向來喜歡用商業方式解決,一方面支持本國航運企業競爭,給予稅收優惠和低息貸款,一方面揮舞資本力量,趁機兼併收購。1866年的上海金融危機,給了朱敬倫這個機會。那年寶順洋行因爲擴張太快而破產,歷史上他們求到了死對頭怡和洋行頭上,但因爲寶順洋行和怡和洋行背後的顛地家族和麥迪遜家族之間的私人恩怨,歷史上怡和洋行坐看寶順洋行破產,而沒有救援。

    可是現在怡和洋行本身都被大明資

    本控股,所以他們自己說了都不算,因此寶順洋行的求助得到了呼應,最後以匯豐銀行出面,收購了寶順洋行六成股份,避免了他們的破產。

    但通過各種方式,經歷十幾年的激烈競爭,英資航運依然佔據了中國地區大部分市場,大明資本只能佔領四成以上的份額,尤其是在上海往北公平競爭的滿清領土上,更是隻能佔到三成份額。

    這次災荒大大改變了這種境況,大明政府的救災行動,當然優先接受本國企業的服務,福健會館、同文行甚至是疍民船幫,都得到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業務量。一度在中國海面上被輪船擠壓的近乎消失的風帆沙船,甚至都開始重新活躍了起來。而輪船運輸,更是隻要有運力,就不愁沒貨物可運。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資本第一次壓到了英國資本,佔據了地區運輸的六成份額。

    國際航運方面,之前大明一直是弱項,重點資助潘家的同文行開設國際航線,分別在歐洲、北美、印度開闢了十條航線,在因爲航船數量少,加上英法等國的壟斷地位,這些航線都是賠錢經營。

    這次隨着大量採購美國糧食,讓同文行北美航線的經營首先翻了身,大漲的國際運價,讓他們得到了海量的利潤,在大明的支持下,他們獲得了三分之一的份額,再多他們自己都喫不下了。

    航運業的發展,勢必是造船業最好的利好。

    大明本身的航運業發展就比較早,蒸汽輪船製造業甚至在鴉片戰爭之前就開展了起來,當然開闢者還是英國資本,廣州黃浦、長洲一帶,始終都是造船業中心,赤灣、九龍也有兵工廠投建的造船廠。

    兵工廠甚至能夠打造鐵甲艦,而廣州的造船廠製造蒸汽船也沒什麼困難,但跟航運業一樣,英資之前也是佔據了民用造船最大的份額,他們爲太古等洋行製造輪船,提供維修等業務,利潤空間不小,始終能夠良性滾動發展。

    通過這次救災,大明造船資本的不利局面,也大大的改善了。

    怡和洋行收購寶順洋行之後,寶順洋行旗下的造船業務也被大明資本控制,這次乾脆直接將寶順洋行的造船和航運業務高價賣給了希望介入造船業的同文行,利用寶順造船廠的設備和技術力量,加上潘家雄厚的資本,潘家開始打造遠洋輪船,光是自己打造的遠洋商船,就有二十艘。

    兵工廠也得到了大筆訂單,而且潘家根本喫不下自家飛速擴大的訂單,反倒是兵工廠得到了三十艘訂單,比同文行自家造船廠的業務量還大。

    受到造船業利潤刺激的許多民間企業,也開始投產造船廠,比較有實力的是廣州的陳聯泰造船廠,這家本是一家機械廠,在繅絲工業發展中,通過第一個引進蒸汽繅絲機發展成了一個機械巨頭,早就有造船之意,趁此良機在黃浦建立了自己的造船廠,不但生產木殼蒸汽輪船,而且引入設備,製造鋼鐵輪船,顯然野心不小。

    潘家能夠自己發展,而大量的中小型的航運公司可沒有資本迅速擴張,尤其是上海的沙船業,一直都在洋人和大明輪船企業的競爭下,只能守着內河短途航運爲生,可是他們過去是有從東北到上海的漕運經驗的,這次救災的中轉站就是上海,這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良機,在運力不夠的情況下,他們的沙船也得以再次出海揚帆遠航。

    這時候大明政府提出資助他們進行蒸汽輪船航運的經營,但本小利薄的他們,第一無力擴張,第二也沒有管理輪船運營的經驗,他們的優勢是渠道和航海經驗。

    大明政府提供一條龍服務,不但答應從海軍中派遣船員幫他們訓練水手,而且直接在大明建造大量的中小型輪船,交給他們進行內河和沿海短途航運。

    對大明來說,之所以在跟英國資本的競爭中始終處於劣勢,主要一個原因就是,英國資本將上海作爲大本營,經營的時間太長了,因此在長江這條黃金水道上擁有極強的壟斷性,這些上海的沙船船幫,恰好在地區優勢超過英國人。

    都是中國人,都是中國資本,都是跟英國人競爭,大明樂意支持,其實主要還是朱敬倫想支持,對大明官府來說,這些不能給政府帶來稅收的上海航運企業,跟英國航運企業沒什麼兩樣。

    可朱敬倫覺得,只要支持這些人能將英國人在上海的優勢抵消掉,那麼對其他大明航運企業的競爭是有好處的,只要英國在上海都扎不住腳,那麼整個中國沿海的航運,他們也會漸漸失去的,這是一榮俱榮的事情。


章節報錯(免登陸)